新世纪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叙事*
2014-03-03杨洪涛
■杨洪涛
新世纪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叙事*
■杨洪涛
女性叙事是相对于男性叙事的视角而产生的以性别为体认范畴和经验表达的叙事类型。在新世纪10余年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留下了许多女军人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由于其职业特点、人格特质和行为特征的某些特殊光彩,为受众所铭记。在以武德文化为核心价值的军旅文化当中,女性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国家使命,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女性以“家”为中心的生存空间和思维范畴,也颠覆了现代女性以“职场”为中心的生活逻辑和情感博弈,这为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叙事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军旅电视剧;女性叙事;武德文化;身体审美
以女性作为叙事主角来完成一部电视剧的创作,这在家庭伦理剧等类型剧中较为惯常。而在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却大多以配角出现。在世界范围内,军队中的男性都占绝大多数。而女军人往往来自技术保障单位,与卫生、话务、情报、文艺、工程技术等较为特殊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在充斥着男性文化特点的军队当中,女军人以其有限的力量和独特的魅力来试图实现这一特殊武装集团的性别平衡。对于普通受众来讲,军队、军营和军人是略显神秘和封闭的群体。正是由于普通受众的信息缺失与主观想象的不确定性,让军旅剧的创作者有了足够的创作空间和虚构机会。所以,长期以来军旅题材电视剧能够给观众以陌生化、差异化的审美观感,这也给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叙事提供了艺术想象空间。在新世纪10余年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中有许多女军人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由于其职业特点、人格特质和行为特征的某些特殊光彩,让她们从海量的剧集当中脱颖而出,给予我们难以忘怀的记忆。
一、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叙事的基本范畴
女性叙事是相对于男性叙事的视角而产生的以性别为体认范畴和经验表达的叙事类型。女性叙事往往在肯定、认同或者反思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地位、生活境遇、生命权力和性别待遇的叙事当中完成故事讲述。女性叙事反映了女性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双重主体的价值追求,以及她们不断争取的、与男性对等的社会认同和性别待遇。女性叙事往往存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女性精神家园、情感诉求和生理需要的呼唤。
在影视作品中,女性叙事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表现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女性,以及她们在争取生存权和话语权的过程中的种种际遇。这其中,有对于女性的特殊的人性光辉的颂扬和阐释,也有对于传统伦理观念的反思与批判。第二,表现女性在某个时代、社会或者家庭环境中所遭遇的不公平对待和坎坷人生。这其中,由于女性叙事过多的强调所谓的男女平等,以及对于男性角色的有意贬低,让整个叙事陷入了某种二元对立的状态。女性意识的主观介入,让男性角色经常沦为符号化、概念化和被污名化的负面形象,成为剧中女性悲剧人生的唯一根源。第三,表现女性对于自己灵魂和肉体的自我解放,对容貌姿色的炫耀和对身体的自我放逐,以及对男性的身心掌控。这其中,对男性的反攻倒算,有时候会让叙事手法不自觉的陷入男权崇拜的泥沼。而女性在男性面前的性感表达,其实是想通过女性对自我身体的精巧掌控和充分利用,来试图控制男人的精神和肉体,用献祭的方式来取悦男性,从而换取男性给予女性更多关怀与呵护的筹码,这让所谓的女性叙事转换成了男性对女性的期待视野和能指想象。
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叙事兼有上述三种情况,但同时依据军旅文化特点和主流价值观的需要,在叙事当中有所扬弃和侧重,有时其表现方式也相对间接和含蓄。比如在《女子特战队之火凤凰》(2013)中,编导有意让特战队长雷战对女子特战队的成立抱有成见。在雷战的观念里,战争和军队是男人的事情。他借用莎士比亚的话说:“女人,你天生就是弱者”。在女兵到来之前,雷战对他的兵说:“在战场上,不会因为你是男兵或者女兵,子弹就会慢一秒、偏一分。恰恰相反的是,在战场上因为女性的先天缺陷,伤亡的几率反而是比男性要高出许多。把你们的担心、恻隐之心都收起来”。他要求大家在训练当中对待女兵要一视同仁。雷战等人送给集训女兵的“见面礼”就是把她们赶下泥坑,用高压水龙头浇她们。剧作的前半段稍显夸张地把雷战塑造成一个武断甚至冷酷的人,雷战和他的男兵们几乎把女兵当作嘲讽和折磨的对象,让女兵的身心受到多重打击,女兵们在集训中遭遇的全部磨难和“非人待遇”都来自这个“铁血”教官和他的“帮凶”的冷酷无情。于是,许多坚持不住的女兵纷纷离开了集训大队。剧作的前段形成了这种二元对立模式,矛盾突出而强烈甚至不可调和。这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前面所述关于女性叙事的第二种情况。在剧作的中段,女兵们在训练当中逐渐坚定了意志信念,彼此的军事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她们以女性的力量捍卫了军人的尊严和荣誉,并最终成为合格的特战队员,赢得了所有男教官的尊敬。这其中有对女性意识的颂扬也有对人性光辉的彰显,剧作流露的善意与体谅符合前面所述关于女性叙事的第一种情况。剧作的后段积极又鲜明的诠释了女性叙事的第三种情况。尤其是当女兵们来到情人岛度假,穿上泳装畅游在大海里的时候,那一直被军队制服包裹着的略显特别和神秘的肌肤裸露在了阳光之下,她们释放着身体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用骄傲的躯体和动感的身姿满足了观众尤其是男性观众的窥视欲望与想象空间。
二、军旅题材电视剧以军旅文化为起点诠释女性形象
军旅文化是以武德文化为内核的文化形态,它既有千百年来军队中所传承下来的历史遗存,又有其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特点。“所谓武德,即军人从武、用武之德性,泛指军旅生活中的一切道德现象及其与军旅生活有关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总和。”①武德文化以“贵仁尚义、忠国利民、尚武精艺、和军一心”为其主要精神内涵,是军人应有的行为方式的总体体现。军队依据职业特点而构筑的军旅文化以爱国奉献、严守纪律、坚守气节为主旋律,提倡艰苦奋斗、继承传统,旨在培养官兵的高尚情操,提高部队战斗力。
在以武德文化为核心价值的军旅文化当中,女性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国家使命,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女性以“家”为中心的生存空间和思维范畴,也颠覆了现代女性以“职场”为中心的生活逻辑和情感博弈。在《女子特警队》(2001)中,特警队的强冠杰队长在对女兵的第一次训话时就强调:“成功是荣誉,失败是遗憾,特警队员的职责就是生为祖国而生,死为祖国而死!”军旅文化的全部所指让女军人要把英武、果敢、坚毅、洒脱、严谨、理性的作风与秉性融入到自己的骨血当中。军人都是追求荣誉的,无论是在军事训练、实战演习还是在执行任务时,奋勇争先、不畏艰险的争取胜利是“尚武精艺”的军旅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在几乎所有涉及到女军人的电视剧里都有负重五公里越野、野外生存等军事训练的常规科目,这些都是考验耐力、毅力、体力和团队意识的科目,这些科目也令以班为单位的参训女兵更加团结,并且有力地化解了女生之间习以为常的小心眼和小摩擦。如在《女子特警队》《麻辣女兵》(2012)和《火凤凰》等剧中,女兵们所经历的武装越野和实兵对抗既磨练了意志又拉近了彼此的心灵距离。
在这个具有浓重意识形态特点的武装集团当中,女性的基本生存规则和处事方式被冠以上述男性特点。女性被赋予了与其性别特征相悖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而这些女性往往通过对男性一定程度的模仿和靠拢,来完成军人身份的建构和军人价值的实现。在《火凤凰》的第7集里,叶寸心找教导员谭晓琳谈心时说:“我恨我自己为什么不是一个男生。如果我是一个男生,我早就是一个特种兵了。跑,跑不过男兵,打,打不过男兵。跳,跳也不过男兵,每个月还要来例假,你说我们是不是很可怜”。叶寸心说她来特战大队的理由就是:“因为我听说来到特种兵的女人就是男人了,普通部队的男兵根本比不上。我想成为全中国最优秀的特战队员,像雷战一样”。在叶寸心的观念里,似乎她非常认同亚里士多德那个饱受争议的观点,即:“女人是残缺不全的男人”。于是,剪去长发、洗尽铅华、换上戎装,努力成为一个有点男兵味道的女兵,就成为每个女兵入伍的第一课。在《女子特警队》里,女兵入伍的第一天就要剪发,几乎所有女兵都以哭泣的方式来完成对自己身份转变的最初的纪念。在《DA师》(2003)中,甜美妩媚的演员许晴,第一次剪去长发扮演精明干练的解放军信息大队长。在《火蓝刀锋》(2012)里,女兵乌云其木格以剪去长发、剃成板寸的方式,努力让自己的外部形象更像一个男兵,以此来实现在海军训练场“兽营”的性别突围。在《麻辣女兵》中,汤小米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走中性装扮路线的假小子,她留着男孩一样的发型,在她身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一点女性特征。人们乐见女性的这种对自我性别特征的突破与重塑,所谓的“麻辣女兵”或者“野蛮女友”也能给观众尤其是男观众带来某种另类快感。
毛泽东曾在《为女民兵题照》中写到:“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在主流意识形态语境里,让女兵勇于突破某些性别局限,在力量、胆识、判断力等方面赶上甚至超越男兵,彰显女兵的独立人格和军人荣誉,让她们在军队这一男人世界当中争取到生存权和话语权,讴歌女军人“巾帼不让须眉”的人性光辉和伟大情操是女性叙事最重要的表现。同时,挑战男兵的体能优势、心理素质和作战能力是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叙事的关键步骤。在《陆军特战队》(2005)里,女兵白凌云在格斗训练时屡屡被男兵击败,队长劝她放弃训练,而她坚韧、执着、决不言败的作风感动了所有男兵,于是在众人的调教下白凌云在对抗中取得了胜利。在《垂直打击》(2006)的第1集里,电子工程师谷晓楠一出场就在军事演习中破译了敌方密码并成功盗取指挥中心的电脑数据,致使敌方电脑瘫痪。在第2集中,方如虹与营长杨亿近身格斗,她运用自己娴熟的刀法战胜了军事素质超群的杨亿。在《火凤凰》里,特战训练大队的男兵以近乎残酷的方式来训练女特战队员,而女兵们在顺利通过军事考核后反过来成为了野战部队男兵的军训教官,她们过硬的军事素质赢得了男兵的赞誉。
然而,在以女兵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男性也时常通过迂回和隐蔽的方式来完成对女性的调教和操控。在军旅剧中,几乎所有的“女子特战队”“女兵班”都有一个孔武有力、不苟言笑又充满了男性荷尔蒙的教官。女兵们似乎也需要一个或多个高大威猛、足智多谋的男性长官来对她们的军事技能、生活作风和思想状况进行训诫与规劝。这些男教官在女兵面前越是表现出刻意的冷漠,越能够激起女兵想要征服他或者得到他认同的欲望。如在《女子特警队》中有不苟言笑的“黑脸”教官强冠杰;在《垂直打击》中有“被贬”到女军官跳伞补训队当教员的空降标兵杨亿;在《火凤凰》中有女子特战队军训队长绰号“雷神”的雷战,他们都是让女兵们又“恨”又“爱”的榜样。
三、军旅题材电视剧对于女性心理与身体的解读
军旅题材电视剧在刻画角色心理状态,捕捉女性情感诉求方面也与其他类型剧有所区别。第一,女军人的私人情感往往要让渡给国家意志。她们因为身上所肩负的责任而舍弃一定的家庭义务,并对自己的亲人、爱人和友人有着方方面面的亏欠。在亲情层面,她们往往无法顾及父母和子女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在《麻辣女兵》中,汤小米的母亲就是一位忙于军政事务而忽略女儿感受的失败母亲。在爱情层面,她们介于自己的身份限定,难以完成女性对爱情的忠诚渴望和全力以赴。在《DA师》中,由于龙凯峰处于已婚状态,又因为二者是战友与同事的关系,林晓燕对龙凯峰的仰慕之情只能深埋在心底,难以释怀。第二,女军人经常要陷入战友、情侣、同学等多重身份所设定的感情纠葛当中。《我是特种兵》(2011)中,大学生特种兵庄焱,有个青梅竹马的女友——卫生兵小影,而战区副司令的外孙女、身为小影好友的杜菲菲也喜欢过小庄,大毒枭的女儿马琪彤同样爱上了小庄。《我是特种兵之利剑出鞘》(2012)中,特种兵何晨光的女友唐心怡和前女友林晓晓同在特种部队,前女友后来嫁给了何晨光的战友王亚东。在《火凤凰》中,陆航旅侦查引导班的女班长曲比阿卓从小就喜欢曾对她有救命之恩的教官雷战,而雷战却爱上了他工作中的搭档国防大学女博士谭晓琳,谭晓琳则有一个执着的追求者军医林国良,火凤凰队员沈兰妮却被林国良的执着而深深吸引,并最终收获了与林国良的爱情。黑格尔曾说:“爱情在女子身上特别显得最美。”②这些斩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纠葛成为军旅剧中女性叙事不可或缺的因素。
伊格尔顿认为:“美学是作为有关身体的语言而诞生的。”③涉及到女性叙事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对于女性身体的审美期待也是叙事重点。女军人特有的精神面貌、仪表体态成为军旅剧叙事铺陈的重要载体。男权体系所主宰下的社会,女性的身体成为男性欣赏和追逐的目标,人们对女性的面庞和生理曲线津津乐道。“在常规的主旋律电视剧中,女人也是视觉奇观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只不过在意识形态挂帅的电视剧中显得更加隐晦而已,甚至为了区别出作品的非色情意味,对女性角色进行政治功能性的使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类使用女性形象的主旋律作品中,使用漂亮的女性,还是遵从了最普遍的欲望:观众喜欢看美丽性感的女性。”④在女性面前,男性往往有一种征服甚至占有的欲望,以表明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主宰。“男子的占有欲、观看欲和女子的被占有欲、性炫耀是互为因果地存在于父权社会的,这造就了人体审美中的一种奇特的心理不对称现象:男性喜欢欣赏女性人体,女性也喜欢女性人体。女性人体是被欣赏的对象,是公共财产。”⑤在广泛的传媒领域,美女和她们的身体出现在报纸、杂志的封面、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电影海报的显著位置以及电视剧预告片的关键情节中。“美女”在“注意力经济”里的显著地位是以男性文化为主导的社会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在这里,美女成为被窥探、被规劝、被消费的对象。
身体审美有其自然性和社会性两方面。自然性包括其生理结构、种族、民族等外部特点,社会性则包括其文化内涵、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审美偏好等内在逻辑。在军旅文化中,女性的生理结构、种族与民族我们无法改变,而其社会性的一面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构与重构。在一些以女性为叙事主体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女性身体的自然性被刻意显现出来。用制服包裹所换来的女性形象让受众对于衣衫之下的肉体有了更为深切的窥视欲,在电视这个被认为可以满足某种窥视欲望的媒介里,观众尤其是男性观众通过看与被看的快感生成过程,完成了他们对于女军人的集体想象。正如波伏娃所说:“女性的身体是她在这世界上的处境的主要因素之一。”⑥在军旅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女性身体的社会性在以男性为标准的军事训练当中被再度塑形和充分规整。从发型到服饰,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女性的生理特征。柔弱与纤细、拖沓与矫情,这些80、90后小女生容易养成的“公主病”被强行“治愈”。然而,无论怎么改造也改变不了人们对于女性的视觉审美的基本事实,即人们喜欢看到美丽的脸庞和动人的曲线。于是,在军旅剧里,在姐姐妹妹站起来的同时,创作者顺便也让观众满足了窥视的欲望。在《火凤凰》里,从女兵们进入集训大队的第一天起,导演就经常让女兵们穿着热裤、紧身T恤进行训练,从而展示她们的身体曲线。在第20集里,导演让唐笑笑去摸沈兰妮那翘起的臀部,还给了沈兰妮浑圆臀部一个性感的特写,以展示女性的体态之美。在第33集,导演让这些女兵身着比基尼跑到海滩上嬉戏,还设计了男军医林国良被比基尼女兵戏弄并扔到海里的情节。在第34集里,在与情人岛上的恐怖分子激战当中,女兵们被包围了,叶寸心以沈兰妮的“胸大”为由让沈兰妮去吸引敌人火力。这些对于一般叙事来说可有可无的情节设计的强行介入把导演的身体审美理念鲜明的亮了出来。导演对于女兵身体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双重解读正是通过这些点滴细节,逐步释放出来。
在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班底中,女性导演、编剧所占比例很小,而男性导演、编剧的创作视角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男性意识的侵染或者左右,这令电视剧创作过程中的女性被动地成为与男性意识达成妥协甚至共谋的“同案者”。毋庸讳言,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叙事,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按照男性观众的审美期待和视觉期许来塑造女性的。在军旅剧中只有极少数作品能够像《士兵突击》那样抛却女性角色而获取成功,而绝大多数军旅剧里始终都有美女的身影。这些美女周旋在威武阳刚的男军人周围,不断用自己的情感武器和身体力量来引爆男性的情感世界。在许多军旅剧中,女军人的不服输和不妥协,与其说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不如说是对男权文化的膜拜和对自己性别处境的不满和愤怒。于是,她们试图通过高强度的军事训练、男性化的装扮、“粗鲁”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来掩盖内心的不安与自卑。
四、结语
在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大多情况下男性都是当然的主角。正因为如此,军旅剧中的女性叙事才更加新鲜和独特,以女性角色为主的剧目也大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叙事以军旅文化为逻辑起点,讲述女军人的心路历程、情感诉求和身体重塑,观照她们在军旅生涯中自我身份的建构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军旅剧数以千计的剧集里,那些经过军事淬炼和战火洗礼的女性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闪耀在屏幕中央。
注释:
① 杨洪涛:《论军事电视节目的审美诉求》,《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2期。
② [德]黑格尔著:《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26页。
③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美学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④ 郝建:《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页。
⑤ 潘知常:《反美学》,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页。
⑥ [法]波伏娃著:《第二性》,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博士)
【责任编辑:李 立】
*本文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新世纪中国类型电视剧及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D120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