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嘉玲的璀璨人生

2014-03-02张勤受访者供图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3期
关键词:三峡工程船长长江

文/张勤 图/受访者供图

王嘉玲的璀璨人生

文/张勤 图/受访者供图

一个人,一生,是一个多幕剧,演绎着一个故事,塑造出一尊雕像。故事里,有内涵,有情感,有精彩;雕塑里,有精神,有气质,有灵魂。

重庆长江轮船公司总船长、长江上第一个女船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女杰、重庆市直辖十年建设功臣;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五大党代表;连任重庆市第一、二、三、四届党代表与重庆市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

一个荣誉,是一幕剧。王嘉玲果敢敏锐地演绎着属于她的人生故事,一笔一划地镌刻着属于她的人生雕像,如此大气,如此璀璨。

人生的意义,是帮助社会。

连续两年在重庆市“两会”上见到王嘉玲,会场上,她的专注积极、敢于发言,让我难以忘怀。想在一次采访中再听听她的真知灼见,却没有想到,在会上如此高调的一个人,对媒体的报道却非常低调,从约采访到接受采访,跨度2月有余。

蓬松微卷的短发往后梳起,露出了光洁的额头,轮廓分明的五官,不施粉黛,却分明是个活脱脱的重庆美女!一身干练的纯白色运动套装,内搭玫红色针织衫,王嘉玲神清气爽、笑嘻嘻地迎接我们的到来。爽利地递给我们两瓶矿泉水,“你们年轻人就喝这个了!”

“我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多次婉言谢绝你,但你的执着打动了我,我们还是谈谈我对重庆发展的一些思考吧。”王嘉玲在采访之初,便开门见山的表明了自己的“喜好”。

王嘉玲是个做大事的人,自然在服务重庆发展方面也是如此。重庆是个制造业与加工业的聚集地,很多原料要进来,诸多产品要出去。水运具有成本低,运能大的优势。她作为重庆长江航运公司的总船长,以为重庆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水上运输能力为己任。

历时多年,她把心血主要倾注在三峡船闸瓶颈口的解决上,目前已经解决了很大一部分。过往航船设计承重能力不足2千吨,而今长江上船越来越多,小船变大船,散货船变往来穿梭的滚装船、集装箱船,6千吨的航船已经很常见,三峡工程蓄水完成后,万吨级船队可抵达寸滩港。这里面有她关于船只如何优化、运能如何提高的研究与心血。载重之外,原来船只的吃水深度不能高于3.8米,而王嘉玲深知,船只多吃水一公分,其载重就能增加几百吨,这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为了突破3.8米这个“死”限制,作为内河航运一线的专家,她不断以航行经验说服做出限定的专家院士们,甚至给他们做出了保证——“我们做一年的试验,不行就马上调回。”就这样,王嘉玲让船只吃水达到了4.2米! 据统计,2007年重庆市拥有运输船舶4220艘,总运力达320万吨,是2002年的3.5倍,动力结构和运输方式都得到了飞速发展。

平安是运能提高的基础。王嘉玲从1982年开始,便积极向交通部呼吁,提建议加强航道的整治,确保航行的彻底安全。即使在三峡工程蓄水后,她仍然不忘呼吁加强航道的整治,那些碍航的礁石、险滩逐步减少之后,她心中才呈现出毛主席所讲的“高峡变平湖,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景象。

“只有真正变了通途,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提高航道运能的功能才能得到更好发挥,这也才使库区的发展活跃起来,不然库区产业发展就会面临空心化。”

作为交通界的专家与代表,她在重庆交通建设方面献计献策最多,当然不止于水运。大到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时对道路执法的建言献策,小到关心重庆的高速、公路、道路建设的合理建议。去年,重庆市渝中区交警支队请她就区内改造线路布局给出建议。她提出,一定要贴近民生,一定要注意畅通,使得群众出行方便,不能造成非“常”拥堵。

“他们还请了很多当地的市民参与其中,这就很好,充分尊重群众诉求。”甚至让我们惊讶的是,王嘉玲还是Brt公交专用车道拆除的倡导者之一。事实证明,Brt公交专用车道拆除后,缓解了非“常”拥堵,畅通不少。

在重庆高速公路的道口建设上,王嘉玲则大胆地提出应当如水道一样,形成多个分流道口。这在一开始并不被接受。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经验不断积累,王嘉玲的提议正在被运用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之中。如今高速公路分段越来越密,高速与城市连接的复线越来越多。“对于开车的人,这是极大的便利,他们宁愿绕一点,也不想长久堵在一个地方。”

由于人大代表之中,交通行业代表很少,加上王嘉玲在长江航运上的鼎鼎大名,重庆市领导以及市里诸多部门都爱听她的各种建议。就在接受我们采访当天下午,她还要赶到市建委参加城乡规划建设的会议,要给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尽管她最近正在病中,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她绝不懈怠。

这一份责任感,王嘉玲从20岁当选政协委员之时就具备了,年纪轻轻就培养了一份参政议政、关心国家大事的热心。而后,不管是全国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党代表、重庆市人大代表,她始终坚持一条,“要代表人民群众说话,更要传递政府对民生的一些政策策略、方法措施,当好政府与广大群众的桥梁。”敢于反映群众疾苦,关心重庆的发展,王嘉玲几十年如一日。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总理参加她所在的代表团讨论时,她大胆地给总理递条子,不卑不亢地说道:“总理,我拜托您帮助办几件事,您一定要帮忙!”而后还爽朗的笑了,连总理也一起笑了。她提的3件事,与长江航道相关的有两件,另一件与重庆建设相关。“我是人民代表,不把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向总理提出来,就是失职!”总理办事的认真劲让她感到意外和感动。3天后,交通部部长亲自请她去谈所提建议,后来很快解决了长江航道上有关险滩整治的问题,为长江航运业做出了贡献。

重庆直辖是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大事。当时对设立重庆为直辖市,有一些代表并不十分理解,认为没必要,而四川代表更是不愿意重庆划分出去。

王嘉玲就想,应该去给代表们宣传下重庆!那时的她年纪轻轻,性格活泼,穿着女船长装,认识她的人很多。她便到处跟代表们讲重庆的优势,讲设立直辖市后对西部经济发展、三峡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大会表决的前一天晚上,她还忙着给那些熟人和刚认识的代表们打电话,让他们要支持重庆。

“这是国家的重要决策,个人的作用其实微不足道,但我作为重庆人,就该宣传重庆的好,虽然当时的重庆各方面状况并不是很好,但我有信心,重庆是个港口城市,发展潜力非常大,而且重庆人非常能吃苦,能干出大事。”

表决顺利通过后,有些代表走过来向她祝贺,他们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她说,“我们是冲你女船长小王的面子才投的赞成票呀!”转眼重庆已经直辖17年了,当我们问及她重庆的发展是否在意料之中之时,是否不辜负当时的努力宣传之时,她的回答,是一分为二的。

“重庆的交通发展是最快的,整体形象大大提升,是个美丽的山水之城。但是,在内涵发展上还存在不足,一是群众素质不是很高,整个城市规范管理比起其他大城市差一些。二是我们的产业粗加工较多,需要在深层次、高品质、高科技的研发上下功夫,要发展项目落户、研发产品、研发后再生产的一条龙产业链,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同样依赖研发能力。三是在生态建设上,重庆周边的肺叶不能再破坏,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四是要把握打造长江经济带的机遇,借助长江这个‘黄金水道’,要加强综合物流的建设,把综合物流做大做强。”

在王嘉玲这里,我们听不到空乏而场面的溢美之词,我们得到的都是她真实的所思所想。想来,王嘉玲为重庆的发展所作之贡献绝不是一个短短的采访可以概全的,但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她将一直在路上。

“我是重庆人,所以要为重庆发展尽一分力。”她如是说。这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坚守。为了这个城市,心爱的家乡,即使在事业的巅峰时期,面对高薪、发展空间等诱惑,她也不曾丝毫动摇。

重庆长江轮船公司总船长王嘉玲与几位船长研究长江航道的情况。邹光明 摄影

梦想有多美,是实现之后。

在采访中,我们还是要走进她的船长岁月,尽管谈及不多,却也掩不住夺目光芒。王嘉玲出生于一个优越的家庭,母亲是老师,爸爸是船长。从小姐姐就告诉小嘉玲,爸爸是多么的气派,“作为船长的爸爸,是一艘船的主心骨;下船之后,西崽立马上前提包,把父亲皮鞋擦得光亮,会鞍前马后地照顾妥帖。”小嘉玲对如此帅气的爸爸非常敬仰,幼年时候就立志,要成为爸爸一样的船长。

王嘉玲的驾船天赋,如同她继承父亲的样貌一般继承下来。儿时的梦想,到底有多美好,在一一实现之后,她才体会到了它的无尽甘甜,当然其中等同的是无尽的艰辛。

高中毕业后,18岁的王嘉玲便登上了她朝思暮想的客轮,当上了服务员,四个月后当上了水手,从此勇往直前,一发不可收拾。1980年22岁的她当上了舵工,时隔1年,就当上了三副,1982年破格晋升为学大副,次年正式担任大副。一般人至少四年当上大副,而她两三年就当上了大副,这是她第一次感觉到了天赋的存在,并且下决心要把天赋发挥到极致。

面对艰苦、寂寞而又充满危险的工作,同时上船的一批女水手,两三年后纷纷转行从事别的工作了,只有她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出身优渥的她,受到的羁绊极少,单纯就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努力。别人玩乐之时,她在船舱里背地名、记旗语、认信号。他人休息之时,她还在灯下学习,啃着枯燥的《船体结构》《船舶驾驶技术》《川江水文分析》《长江中下游引航图》等书籍,写下了50多万字的笔记,将当时重庆至上海2400公里航线上的上万个航标、3000多处暗礁险滩熟记于心。为了尽快进步,她一面向父亲、老船长、老师傅虚心学习,汲取他们驾船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刻苦自学,“我并没有进过专业学校系统学习船舶驾驶,这就注定我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能学好驾船的本领。”

正是这份刻苦与天赋,1988年,王嘉玲考上了船长,1991年正式当上船长。面对三峡的滩多、急流、礁石密布,她小心谨慎,始终保证安全航行,成为了能走通长江上、中、下游全航线的第一位女船长。“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这完全是苦熬出来的。”不必再去问她经历了多少惊险,化解了多少危难,因为这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修课。

危险之中见真英雄。1998年,历时两个多月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中,别家公司的游轮走走停停,而她指挥的4条游轮没有耽误过一天航期;1999年,全国重大海损事故频发,王嘉玲受命担任重庆长江轮船公司总船长。

人们都称总船长是“船长中的船长”,一般都是由经验丰富、资历高深的男性老船长担任这一职务。当时王嘉玲才41岁,又是女性,能担任总船长职务,这在中国内河航运史上还是头一回。

为何她能做到?王嘉玲说到,“爸爸是个极其细腻、柔韧的人,而我身上有着细腻,却更有着一股粗犷。”正是那种豪气干云,使得她比父亲进了一步,当上了总船长,管理着196名男船长,负担着500多艘各类大型船舶的安全航行。

这对她是肯定更是挑战。为了当个合格的总船长,她大力推行依法驾船,经常和船员们一起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做到亲自召开安全会议,亲自布置安全措施,亲自下船调查研究,亲自抓安全措施的落实,从全局高度狠抓船舶安全管理,深入各类船舶调查研究、指导工作,根据船舶实际抓好安全预控和事故防范,为公司安全管理和船舶安全生产努力工作。

负责旅游公司领导工作后,她提出“严格管理、开拓务实、赏罚分明”的治企方针,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2002年以来,她倾力培育打造的“朝天门”“朝天宫”号两江游船先后投入营运,成功完成了接待AAPP会议、世界银行信息年会等国际性会议代表和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等数10次重大接待等级任务。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长江旅游业不景气,她与员工一道开辟“周边游、出国游”等业务,争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名声在外的她,收到多处其他船务公司的盛情邀请,皆被她一一谢绝。她的船长梦想实现在长江航运公司的栽培之上。她的责任,她的根都在这里。

她将自己责任延伸到整个重庆、三峡库区和民族利益之上,以总船长特有的经历和经验,多年来她主持和组织了多个三峡工程通航方面的科研课题,得到国务院、三建委和经贸委、交通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与《三峡明渠导流及通航研究运行实践》相关的子课题研究,将明渠通航流量由2000提高到上行4000、下行4500,使三峡工程在二期施工期间,平均每年明渠的通航时间增加82.5天,为三峡工程和库区通航运输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研究课题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中,王嘉玲积极和有关领导一起研究制定三峡移民运输方案,亲自布置、检查安全措施和优质服务的落实情况,确保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地的移民运送,自2000年到2005年中,共投入移民专用船舶100多艘次,组织安全运送外迁移民10万人次,为三峡库区大移民作出了应有贡献。

从水手到船长,从船长到总船长,从个人的圆梦到为社会贡献更多价值,王嘉玲以自己的奋斗与收获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不断思考,执着付出,才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猜你喜欢

三峡工程船长长江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长江之头
出发吧,船长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郑守仁:大洪水可以检验三峡工程的“成色”
当船长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安置研究
丢失
三峡工程景观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