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坝上及周边春夏大白菜栽培综合管理措施
2014-03-02王玉宏
李 兵 王玉宏
(承德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河北承德 067000)
承德坝上及周边春夏大白菜栽培综合管理措施
李 兵 王玉宏
(承德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河北承德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坝上及周边高海拔地区是错季大白菜生产基地之一,坝上和接坝菜区以春夏茬为主,坝下区还可复种夏秋茬,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冬性强的抗抽薹品种,严格掌握播期,苗期保持13 ℃以上的夜间温度。
河北省北部承德坝上及周边高海拔地区是重要的错季大白菜生产基地之一,根据海拔高度可分为海拔600~800 m的坝下地区、海拔800~1 000 m的接坝地区、海拔1 200~1 800 m的坝上地区。坝上和接坝菜区无霜期80~90 d(天),大白菜种植以春夏茬育苗移栽为主,一年一收,供应夏季和早秋淡季蔬菜市场;坝下区无霜期110~125 d(天),大白菜除春夏茬外还可复种夏秋茬,供应晚秋、初冬鲜菜及冬储菜市场,该地区冬春寒冷,夏秋冷凉,病虫害发生率低,适宜夏秋茬口蔬菜种植,但春夏茬在苗期要经历低温,易引起先期抽薹,管理上应更加精细。由于市场波动,承德市推行错期播种,产品分批上市,以中和市场风险。
1 选择品种和育苗时间
1.1 选择适宜品种 春夏茬大白菜适宜选择春鸣、春奇、春黄、高冷地、高寒地、春夏王等耐抽薹早熟品种;夏秋茬可选择秋绿、北京新3号、津绿55、良庆等早熟或中早熟品种。
1.2 确定育苗时间 春夏茬大白菜,坝上地区在4月末5月初、接坝地区在4月中上旬、坝下地区在4月上旬育苗;坝下夏秋茬育苗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或7月下旬直播。
育苗播种应根据节气和市场预测合理制定种植计划,推荐根据育苗播种时间以5~10 d(天)为一个播次,错期播种,分批定植。
2 育苗
2.1 育苗方式 一家一户式种植和中小规模种植方式,育苗多以塑料中小拱棚自育苗为主。早春育苗温度较低时应加盖草帘或棉被保温;夏秋高温季节育苗应注意调节遮阳设备,通风降温。大规模基地种植方式,可购买工厂化成苗。
2.2 配制育苗基质
2.2.1 土方、营养钵、连体纸杯育苗 选择未种植过十字花科蔬菜且土质肥沃、疏松的田园土或稻田土打碎过筛,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土杂粪或牛、马圈粪)打碎过筛,将过筛土与农家肥按2∶1的比例均匀混合,混合后的肥土每立方米添加草木灰3.5 kg、磷酸二铵1.0 kg;或按山皮土7.5份、农家肥2份、撒可富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下同)0.5份的比例配制育苗基质。
2.2.2 穴盘育苗 选用50孔或72孔育苗穴盘,基质以草炭土∶蛭石为1∶1配制,每立方米加碾碎的撒可富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0.5~1.0 kg。基质配好后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硫酸铜1 000倍液消毒。
2.3 播种
2.3.1 单位点播 采用容器育苗的,先要浇足底墒水后再播种,营养钵每钵播2~3粒,连体纸杯每
穴2~3粒(图1),穴盘每格1~2粒;采用土方育苗的,先把营养土平填入苗床内,浇底水,按10 cm×10 cm规格切方格,每个方格中央播种1~2粒;随播随覆基质,厚为种子高度的3倍左右,下同。
图1 连体纸杯播种
2.3.2 平面撒播 苗床方格育苗采用撒播法,在晴天上午进行,每平方米用种量4~5 g。播种前育苗床要浇足底水,春夏茬育苗要提前2~4 d(天)浇底水,以便于恢复地温;并在床面喷温水,若床面过湿则要先撒一层过筛细土后再播种。播后覆细土。
2.4 苗床管理 大白菜种子经历13 ℃以下低温,容易通过春化,因此晚春初夏育苗气温低时,要注意保温;种子在超过25 ℃的条件下发芽时,虽速度快,但幼芽细弱,生长不良,易引起病毒病。因此夏末秋初育苗时要注意遮阳、放风等温度控制措施,苗床温度不得低于13 ℃,不得高于25 ℃。
2.4.1 出苗期 出苗前期(播种至出苗)要求有充足的水分、较高的床温、良好的通风。此时重点是温度管理,苗床温度以20~25 ℃为宜。出苗期(从子叶微展至第1片真叶显露)管理的重点是适当降低苗床温度,以13~20 ℃为宜;进行第1次低温炼苗,防止出现高脚苗。同时也要避免苗床低温、寡照、高湿而引起苗期病害。
2.4.2 拉十字期 拉十字期(从现真叶至3~4片真叶展开)温度控制在13~22 ℃,同时应给予较强的光照强度和较长的光照时间。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间苗2次,拉十字时进行第1次间苗,主要去除弱苗,株距4~6 cm;第2次间苗在拉十字后1周、2~3片真叶时,选留植株正常且生长旺盛的幼苗,株距8~10 cm,每次间苗后浇小水护根,并进行中耕,此期间叶面喷施赤·吲乙·芸苔(碧护,下同)15 000倍液1次,预防低温冻害或高温徒长,促进生根,强壮幼苗。从分苗至定植前是苗期管理的重点阶段,拉大十字后期(成苗)需要适宜的温度(13~25 ℃)、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营养条件。
2.4.3 移栽前的炼苗 定植前7~10 d(天)应逐渐降低苗床温度,增加通风量,到定植前3~4 d(天),使育苗床温度接近栽培地的温度。
3 整地施肥、做畦
3.1 机械整地 由于大白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30 cm左右,且菜区土壤相对粘重,多使用横轴式旋耕机进行旋耕整地,小型机械要添加负重物以增加旋耕深度,一般在前一年秋季旋耕30 cm,反复1~2次,下一年定植前进行土壤破碎翻松30 cm,根据土壤墒情反复2~3次即可;坝下地区复种夏秋茬大白菜的地块需在前茬收获后随即进行旋耕整地,同时清理田间残留物。
3.2 施足底肥 坝上及周边高海拔菜区土壤主要有栗钙土、黑土、砂壤土等类型,应根据土壤肥力适度调整底肥用量。一般定植前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 000~5 000 kg或生物有机肥2 000 kg、熟石灰24~34 kg、撒可富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28~48 kg。有机肥、熟石灰均匀撒施畦面,化肥可撒施或随多功能铺膜机一并施入。
3.3 高畦、除草、覆膜一体操作 施完底肥后采用起高畦、除草、施肥、覆膜多功能机械设备做畦,设定畦面宽65~70 cm,沟宽35~30 cm,畦高10~15 cm,每667 m2用氟乐灵除草剂100~150 g兑水50~60 kg和硼肥(农用硼砂,纯度≥95%)600~1 000 g兑水350 kg均匀喷洒地面,随设备下翻入土;高海拔地区风大,机械覆膜(90 cm×0.008 mm)时要根据土壤情况适当进行配重,保证地膜拉紧压实,每隔一段距离在膜上压一小土埂,以防大风揭膜(图2)。
4 定植
4.1 定植标准 苗龄30 d(天)左右,株高8~12 cm,幼苗4~6片叶时为移栽适期。坝上及周边高海拔冷凉地区春夏茬幼苗4~6片叶时定植,坝下地区复种夏秋茬四叶一心即可定植,此外还可进行干籽直播。
图2 机械覆膜
4.2 合理密植 覆膜后按行距50~60 cm、株距40 cm开穴,每畦种植2行,“品”字形栽苗,每667 m2定植2 800~3 500株,夏秋茬采用较小密度定植。
4.3 移栽 气温稳定在13 ℃以上、足苗龄时即可移栽定植。方块、连体纸杯育苗的移栽前一天在苗床内浇水,以利起苗带土,起苗时要带土坨以减少根部损伤;营养钵、穴盘育苗的定植前一天应适度浇水,土壤见干见湿,便于与容器分离。定植时要坐水栽苗,栽植深度以土坨表面与畦面相平为度。栽后随即用土封穴,注意封严地膜定植孔。定植后立即浇小水护苗,随即叶面喷施碧护(每667 m2施3~5 g)1次,以促进缓苗。
5 田间管理
5.1 温度管理 坝上及周边高海拔地区春末夏初气温低,因此春夏茬口苗床温度掌握在夜温不低于13 ℃;露地直播和定植后要尽量避开13 ℃以下的低温;夏秋季气候冷凉,温度适合大白菜结球期生长,同时适宜复种二茬大白菜。如出现极端高温或高温天气可叶面喷施碧护1次。
5.2 肥水管理 莲座期根据天气情况5~7 d(天)浇水1次,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加强中耕,促进根系生长;结球前期应加强水、肥管理,结球后适当降低浇水频次。
由于春夏茬大白菜多使用早熟品种,其生长期较短。保水、保肥能力较好的地块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覆膜种植后无需进行多次追肥,如后续肥力不足,可在结球前期每667 m2随水追施尿素15 kg、撒可富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20 kg;而在种植中早熟、中熟品种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水肥渗漏严重或无地膜覆盖的地区,为了保证目标产量可进行分次追肥,即缓苗后追施1次发棵肥,每667 m2随水或株间穴施尿素10 kg;结球前追施尿素15 kg、硫酸钾复合肥20 kg;结球后15 d(天)左右追施尿素7.5 kg。
底墒水多采用漫灌或喷灌,整地后有条件的地区多采用膜下滴灌、喷灌,条件不完善的地区多采用膜下沟灌。当地大白菜灌溉用水量约为300 m3,使用喷灌设备较漫灌可节水约30%,使用滴灌设备较漫灌可节水约40%,而且使用滴灌设备可添加水肥一体化组件,减少追肥用工量。
6 病虫害防治
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紫外线强度大,病虫害发生相对平原地区少,春夏茬强调“虫病害”防治,夏秋茬强调“病虫害”防治,优先使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进行预防,加强病虫预测。
6.1 农业措施 虫害防治应在春、秋季进行深翻整地,冻、晒虫卵及虫体,随犁灭虫,降低虫口密度;病害防治从选用抗病品种开始,做好种子消毒或选用包衣种子,有机肥充分腐熟,采用高畦栽培,防止田间积水,发病后及时清除病残体,病穴用生石灰消毒;同时要加强中耕,及时清洁田园,进行农事操作时尽量注意减少人为损伤。
6.2 物理措施 一是利用性诱剂诱杀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每667 m2用3~5套;二是利用黄板诱杀有翅蚜,每667 m2用量20~30张(规格为20 cm×25 cm);三是利用糖醋液(糖、醋、酒、水、90%敌百虫晶体按3∶3∶1∶10∶0.5的比例配成溶液)诱杀种蝇、地老虎等部分主要地下害虫,每667 m2设定4~6个点;四是在面积较大且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基地,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大部分鳞翅目、鞘翅目有害成虫, 每台灯控制面积为2~4 hm2(30~60亩)。
6.3 药剂措施
6.3.1 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软腐病、霜霉病和黑斑病。软腐病可选用20%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800~1 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喷淋防治。莲座期间隔7~10 d(天)喷2~3次预防效果最佳。对铜制剂敏感品种需慎用。霜霉病可用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6.8%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水剂600倍液等叶面喷雾防治,7~10 d(天)喷1次,连防2~3次。黑斑病可用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3 0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隔7 d(天)左右喷1次,连防3~4次。
6.3.2 虫害防治 常见害虫有菜青虫(菜粉蝶)、小菜蛾、蚜虫、金针虫等。可选用苏云金杆菌(BT,每克含活芽孢100亿~150亿个)乳油500~800倍液,或0.4%蛇床子素(天惠虫清)乳油800倍液,或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或5%虱螨脲(美除)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蚜虫可选用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黄曲条跳甲、象甲、黑绒金龟甲等可拌毒饵(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40~50 g,水1 kg,炒熟谷秕、谷糠或麦麸5~7 kg)撒施防治,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灌根防治,每穴200~300 mL,在种蝇幼虫初发期或地下害虫盛发期防治效果最佳。
7 收获
大白菜结球达到80%~90%时,进入收获期,每茬平均每667 m2产量5 000~6 000 kg,净菜率85%以上。收获前7~10 d(天)应停止浇水,且停止使用化学药剂。收获时可捏试大白菜顶部,结球度以手捏稍微发软为最佳。成熟度过大,大白菜易裂球,且遇下雨易腐烂。因此要适时收获。
8 注意事项
春夏茬大白菜先期抽薹需从三方面预防:一是选用冬性强的抗抽薹品种;二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严格掌握播期;三是苗期注意保持13 ℃以上的夜间温度,以防因低温引起花芽分化。重点防治小菜蛾,应在田间发现成虫后及时防治,宜早不宜迟。农药交替使用,每种农药只使用1~3次。
李兵,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园艺技术应用与推广,E-mail:libing219@126.com
2013-09-10;接受日期:2013-10-28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