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都市情感剧中“妻子”形象类型解读

2014-03-02刘瑞红河北传媒学院副教授

电影评介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世纪都市夫妻

□文/刘瑞红,河北传媒学院副教授

齐桂华,河北传媒学院讲师

梁锐,河北传媒学院讲师

电视剧《新结婚时代》剧照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反映都市老百姓家庭生活、情感、伦理的电视剧《渴望》、《过把瘾》的热播,家庭伦理剧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因家庭伦理剧主要讲述平凡人家日常生活的情感故事,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下面笔者要探讨的都市情感剧“是指家庭伦理剧中有关夫妻情感变化的电视剧,它属于家庭伦理剧的一个分支,由于只限于表现夫妻之间的婚变,探讨的是女性婚后在家庭和事业中的定位取向,探讨夫妻情感变化的原因,因而自成类别。”[1]把新世纪以来的都市情感剧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就像一本现实版的关于婚姻、家庭、情感的百科全书。它展现的不但是都市现实生活中的来自房子、车子、工作的物质压力,更多的是都市白领婚姻上、情感上的苦闷、焦灼,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情感纠葛。围绕着爱情与面包,城乡差别、地域差异、裸婚、再婚、闪婚、丁克、蜗居、剩女、婚外情等也成了时下都市情感剧最流行的话题和内容,它为当下广大的观众特别是以“70后”、“80后”为主的年轻人借助多彩荧屏观照现实生活、反省自身的内在精神需求提供了一部部活脱脱的生活样本,引发起广大观众较为强烈的情感共鸣,满足着广大观众内心潜在的认同和追求。作为婚姻中的重要一方“妻子”形象的塑造的成功与否,成为都市情感剧能否具备更高收视率的关键所在。

新世纪以来,充斥着荧屏的都市情感剧数量之多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如《牵手》(处于世纪之交)、《结婚十年》、《金婚》、《王贵与安娜》、《婚姻保卫战》、《AA制生活》、《离婚前规则》等等不一而足。本篇笔者研究的文本选取的基本上都是女性创作的在央视或各省台创下较高收视率的具有代表性的热播剧,下面选取著名女编剧王海鸰的《新结婚时代》、《中国式离婚》,六六的《双面胶》,唐欣恬原著、温蓉改编的《裸婚时代》,高蓉蓉的《夫妻那些事》,彭三源的《半路夫妻》、《人到四十》,连谏原著的《门第》,王明娟的《浪漫向左 婚姻向右》,王丽萍的《媳妇的美好时代》来对都市情感剧中的“妻子”形象进行类型解读。

一、新世纪以来的都市情感剧“妻子”形象的传承与创新

新世纪以来的都市情感剧,依然走平民主义路线,语言上还是力求口语化、家常话,但较之以前无论是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计、家庭环境的布置,还是人物工作场景的展示,或者是人物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都带有很鲜明的都市气息,比如家庭环境不再是以前的“老房子”(四合院或大杂院),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现代家居。在“妻子”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上虽然继承了中国传统妇女一些基本元素,但一改刘慧芳式的朴素、隐忍,这些“妻子”们一般都拥有“三高”——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被称为“3Z女性”——有姿色、资本和知识;几乎都是工作上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而“灰姑娘”型的妻子越来越少。

二、新世纪以来的都市情感剧“妻子”形象的类型

虽然这些都市情感剧中的“妻子”们的相同点很多,但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具有复杂多样性,大致能分为四类:

(一)孔雀女型

孔雀女,是与凤凰男相对应的一种角色,指的是那些出生在都市,深受父母溺爱,从小没有经受过苦难,喜欢“开屏”,有意无意“显摆”的都市女孩,她们内心单纯、经济独立、刁蛮任性。孔雀女往往被凤凰男(指的是那些来自农村或小地方,出身贫寒,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成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毕业后留在都市工作、结婚与事业成功的男子,他们吃苦耐劳、敢于拼搏,自卑又自傲)[2]的认真、负责所吸引,不听从父母劝告毅然与凤凰男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新结婚时代》里的顾小西、《双面胶》中的胡丽娟,就是这种形象的代表。

孔雀女与凤凰男新婚后的一段时间内相亲相爱,鱼水甚欢,凤凰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对孔雀女呵护备至、关爱有加,孔雀女也很享受凤凰男带给自己的家庭温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孩子、与公婆同住、被要求帮助丈夫家的“穷亲戚”等问题的出现,孔雀女的婚姻也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新结婚时代》里的出版社编辑顾小西性格开朗、思想单纯,出生于北京的高知家庭,她爱上并嫁给了出生于贫困山区的计算机硕士何建国,并且拥有一套高档住宅。看似非常美满的家庭随着何家不断有人到她家吃住、打扰给搞得心烦意乱。夫妻二人闹矛盾找母亲诉苦时,母亲总结“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在他们看来,你嫁给了他就等于嫁给了他们家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你们俩的结合就是两个家族的结合,他娶了你,就等于娶了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社会关系和你的父母……”城乡差异、婚姻观、家庭观、价值观的不同让原本相爱的人在何家执拗地要求小两口为何建国嫂子的爷爷送葬而错过见母亲最后一面的顾小西选择了与凤凰男何建国离婚。《双面胶》里的孔雀女胡丽娟出身上海,嫁给了东北凤凰男李亚平。在娘家的帮助下,二人在上海买了房子成了家。胡丽娟很享受丈夫亚平对自己的嘘寒问暖、端茶倒水、捶肩揉背,夫妻二人亲密无间,恩爱无比。但随着公公婆婆的到来,温馨的生活开始出现摩擦,传统思想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撞逐步演化成婆媳大战,亚平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受尽了夹板气,夫妻二人的关系也变得水火不融。最终在家庭生活的一地鸡毛中二人的婚姻走向尽头。

(二)女强人型(又称为白骨精型)

电视剧《门第》剧照

著名演员刘晓庆有一句经典的话:“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女强人是难上加难。”说明一个成功的女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在新世纪都市情感剧中,妻子是女强人的比比皆是,如《夫妻那些事》、《浪漫向左 婚姻向右》、《人到四十》等。这些妻子们既能干又漂亮,家里家外一把手,可以说是女人中的典范。但这些受过高等教育,有自己事业的“白骨精”也同时也面临着家庭的种种琐事和困境。《夫妻那些事》中的妻子林君是个女博士,金领级的建筑设计师,借用剧中人物袁大头的话说就是外貌、气质、内涵,都是女人中的极品,女人中的女人。她智商高、思想前卫,具有极强的事业心,在家中也是说一不二,在公婆多次催促要孩子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做“丁克”,“灰太狼”式的丈夫唐鹏也拿她没辙。直到公公临终遗言触动了林君,二人才开始了造人计划。决心一下,虽然面临宫外孕、雄激素偏高、试管婴儿培养失败等一系列的打击,也丝毫动摇不了林君要孩子的决心,特别是参加家庭事业都很美满的梁老师的金婚典礼时听到老师说了句“女儿才是我这一生最好的作品”时,宁可忍受巨大的生理痛苦也要生孩子的冲动更是不可遏止。当医院给出不能要孩子的结论后,这个女强人强忍内心的悲痛,逼迫唐鹏与之离婚。《浪漫向左 婚姻向右》中的妻子陈小文作为妇产科主任医师,医术精湛,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敢作敢为,创造了很多妇产科上的奇迹。在家中面对爱浪漫的“文科男”丈夫,表现出更多的冷静和理性,在丈夫范晨遇到家庭困难和工作上的难题时,总是伸出援助之手,成为丈夫的精神支柱。《人到四十》中妻子郑洁也是一个为患者创造生命奇迹的医生,担任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在家庭、单位都表现出一种强悍。当丈夫要与之离婚时,好朋友李长江告诫她“你应该当梁国辉的娇妻,而不是防贼防盗的女警察。”类似的女强人还有《半路夫妻》中的胡小玲等。

(三)女巫型

新世纪都市情感剧中的“女巫型”的妻子很少,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中国式离婚》中,林小枫就是这种形象的代表,甚至被称为“林小枫现象”。林小枫长得漂亮,气质不俗,接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一个好职业——教师。她爱家、爱孩子、爱老公,感情专一、个性鲜明,完全具备当一个好妻子、好妈妈的基本素质。但林小枫内心一直有一种夫荣妻贵的理念,想尽各种办法让丈夫宋建平辞去国营医院的工作到合资医院。为了能让丈夫没有工作上的后顾之忧,她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自己喜爱的工作,一门心思地做个家庭主妇。随着丈夫职位的升迁、薪水的增加,经济水平的提高,没了工作、没了爱好、没了自己的她开始变得敏感多疑,在人前温文尔雅的丈夫对妻子却缺乏应有的温情和耐心,不采取积极行动让妻子释怀,而是“惧内”似的冷眼旁观。丈夫的冷漠促使她开始偷翻丈夫的口袋、不断地打电话查丈夫的行踪,甚至采用非法手段进行偷拍、下迷药,制造丈夫的出轨证据。在反复无常、歇斯底里中林小枫沦为一个丈夫眼中的泼妇、女巫。直到被失去信任和尊重的丈夫准备“逃亡”到西藏时,她才发现婚姻就像手里的一把沙,攥得越紧反而漏得越快,“夫荣妻贵”绝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工作、生活为代价,但悔之晚矣。

(四)白富美型

《裸婚时代》、《门第》中的妻子们都是属于“白富美型”的,丈夫则属于典型的“屌丝男”。这些白富美妻子相貌姣好、家境好,敢爱敢恨、追求纯粹的爱情,她们大多认同“无房无车无钻戒,不办婚礼不蜜月”的裸婚形式。但婚后他们才知道美满的婚姻是建立在必要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围绕着房子、车子、孩子也就衍生出系列矛盾。《裸婚时代》中的妻子童佳倩在一个殷实的家庭里长大,父母对其十分宠爱,她也因为从小得到什么东西都很容易,所以养成了凡事志在必得的性情。当父母阻碍她与屌丝男刘易阳的恋爱时,激起了她的逆反,用怀有身孕、绝食来逼迫父母同意她下嫁刘家。虽然童母一直看不上没车没房的女婿,虽然她也因不会做家务、爱花钱一再被婆婆奚落和刁难,但童佳倩一直在保护着自己的爱人、维护着爱人的尊严,维持着自己得来不易的婚姻。当女儿刘锦心降临,一家四代蜗居在刘家狭小的三居室里,夫妻矛盾、婆媳矛盾、丈夫失业连买奶粉的钱都困难等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最终公主和穷小子的爱情童话也就走到了尽头。《门第》中的妻子罗小贝是将门之女,家住别墅、配有保姆,漂亮、大方、出手阔绰,因父辈曾定过娃娃亲又加上何父因救罗父的命而去世这些因素在里面而下嫁“屌丝男”何春生。罗小贝深知何家拿不出买房的钱而是自己花钱买了婚房,高规格的婚宴又是罗小贝哥哥赞助的,她甚至表示以后就算何春生不工作也一样可以活得无忧无虑,对何春生开出租赚来的钱根本就不在意,这些都让何春生感到深深的自卑。因成长环境不同、所受教育程度不同 社会地位不同、消费观念也不同,又加上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夫妻二人矛盾不断,在婚姻的围城里苦苦挣扎。

三、新世纪以来的都市情感剧“妻子”形象塑造解析

从以上四种类型的“妻子”形象可以看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较之以前是有很大变化,变化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以下三点:

(一)与新世纪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关

从以上选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主人公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80年代出生,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开始激荡的时期。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发生巨变,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能够得到更多的物质享受,也能够去感受、体会更多、更高雅的精神文化。这些情感剧正是抓住了时代发展和经济提升当中出现的热门、敏感话题,如独生子女、丁克家庭、富二代、白领、蜗居、婚外情等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新世纪,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提升,知识结构、就业领域变得非常广泛,经济上的独立造就她们人格上的尊严,在婚姻这个两性世界里有资本与男性抗衡,所以这些“三高”“三Z”的妻子在婚姻中的地位有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前,社会生产底下、生产资料较少,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反差不大,但到了新世纪虽然农村的经济文化也在大发展,但比起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孔雀女、凤凰男的角色范式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电视剧这种新兴的叙事艺术样式正是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新的变化,恰到好处地去表现当下都市年轻女性的新的婚姻状态,写尽当代大都市女性情感生活的真味。

(二)与女性编剧的身份认同有关

新世纪以来的都市情感剧,大部分的编剧或者原作者都是女性,而且几乎都是高学历,如彭三源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六六毕业于安徽大学,高蓉蓉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唐欣恬是金融学硕士等。她们居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职业也很时尚,除了写小说、编剧本,同时还曾或者正在从事其它含金量比较高的工作,如连谏在青岛做时尚杂志撰稿人,唐欣恬曾于上海任对冲基金美股分析师,赵晨阳曾当过电视台主持人,六六在新加坡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她们思想前卫,敏感多情,对都市生活中的婚姻感受很深、体察透彻,甚至有的“妻子”形象就有她们自己的影子。所以在人物塑造上,这些妻子们往往毕业于高校,学历较高,甚至是女博士,从事的职业一般是教师、媒体编辑、医生、设计师等,她们对自身的价值认同感较强,对家庭生活质量的要求较高或者说对丈夫的要求较高、对培养孩子花费的金钱和心血较大,所以她们观念更犀利,情思更加细腻,生活上的不如意也更敏感。大部分妻子在遇到夫妻矛盾、婆媳矛盾、“小三”当道等危机时都能凭借自身的智慧、能力去抗争、化解,表现出更多的理性和睿智,如《夫妻那些事》中的林君、《媳妇的美好时代》当中的毛豆豆等,最终赢得大家的尊重。但也有妻子被这些矛盾和困难所困扰、所左右、失去自我,引发家庭大战,如《中国式离婚》中的林小枫、《双面胶》中的胡丽娟等,造成不可挽回的情感损失。有观众对女编剧王海鸰塑造的林小枫这个形象颇有微词时,她说塑造这个形象就是想告诉婚姻中的女性:不要迷失自己。

电影《人到四十》剧照

(三)与中国文化的浸润有关

新世纪以来的都市情感剧中的大多数妻子们,无论有多高的学历,无论在姿色上多么美丽,也无论在事业上多么优秀,在家庭生活上多么强势,就是跟丈夫因各种矛盾离了婚或暂时分开,最终也会反省自己、改变自己重新回归家庭。而且丈夫们会在妻子们事业上受挫时、情感上孤独、无助时给予及时的帮助,让妻子重拾对丈夫、对婚姻的信心。例如《夫妻那点事》中,林君因下属剽窃别的公司的创意需要赔付300万,唐鹏决定把房子卖掉来与林君共同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当林君辞职开公司以便及早还账时,唐鹏又辞去自己优厚的工作义无反顾地去帮助她渡过公司初创期的艰难;《门第》中,当何春生得知衣食无忧的罗小贝因为检举上司挪用公款受到打击报复被解聘拉扯着两个孩子回娘家艰难度日时,赶紧回家利用学到的“秘方”扶危济困;《浪漫向左 婚姻向右》中,陈小文在家属不签字的危急关头毅然决然给产妇做了手术,产妇活了,孩子死了。陈小文在家属状告医院、停职反省期间情绪极其低落,手无缚鸡之力的“文科男”范晨通过在博客中发文章等形式来安慰和支持妻子,与妻子共渡难关。还有就是这些妻子们无论在事业上多么风光、薪酬有多高、心气有多高,回到家里就得生儿育女,做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如做不好,就会被婆婆(或丈夫、或公公)指责、发难,如《夫妻那些事》、《双面胶》、《新结婚时代》这种情况就很突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人物刻画,跟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浸润有很大的关系。从历史习惯上看,中国人的内心深处,“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还是很强的,它赋予女性要温柔、要相夫教子、要以家庭为重,所以无论妻子多强大,她也需要丈夫的帮助和抚慰,也需要通过养育儿女、延续香火来确定她自身的位置和价值。虽然女编剧们在剧中力图透过历史文化层面表现现代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有意识地去揭示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和抗争,探寻女性命运、女性生存与文化困境,但许多时候还是以“集体无意识”(荣格语)的方式去塑造妻子的形象。

[1]刘晔原.电视剧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

[2]刘瑞红,江宵.结婚新时代映射家庭伦理剧之新变革[J].电影评介,2010(16).

猜你喜欢

新世纪都市夫妻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80后小夫妻
《新世纪对联大典》(2010年卷)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