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来了》叙事学角度分析
2014-03-02黄礼福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学生
□文/黄礼福,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学生
《鬼子来了》是姜文根据作家尤凤伟的小说《生存》改编成的电影,该片虽为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但在立意取向、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国产主旋律电影却完全不同,电影对小说改动较大,将原著中描写“军民奋勇抵抗侵略”的主题搁置,注重提炼“农民愚昧”和“战争荒诞”的一面,笔锋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虽然电影被封杀,但不得不承认,“《鬼子来了》是反映“战争与人”主题的国产电影中最有突破性的一部作品。”[1]
一、叙事程序
《鬼子来了》是姜文2000年的电影,整部电影是采取顺叙的方式叙事,情节的联系是逐步递进、紧密相连的,该部电影的叙事总的看来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以马大三为代表的村民想要尽快解决掉俘虏,回到平静安定生活;另一条是花屋小三郎和董汉臣的积极求救的过程。两条线索基本是交错的,互为因果,如花屋为求救承诺给村民粮食,村民相信承诺,把俘虏交还给日本军营。两条线索的交错博弈将剧情推向高潮。
首先,在线索一中,以马大三为首的挂甲台村民是十分单纯的,他们只希望能过上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们答应了照顾俘虏的要求,相信了日本人会知恩图报、给予粮食,这样淳朴的村民最终面临被屠戮的命运,带给人的震撼是巨大的。马大三最终的觉醒和报复,让观众出了口气,也让观众意识到中华民族是有血性的。
其次,在线索二中,花屋小三郎一开始对中国人十分蔑视,执意不肯接受马大三和鱼儿的照顾,要为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而寻死,但是随着时间延续,他对村民的态度好转,开始哀求村民放了他们,并许诺给村民粮食,正当观众以为花屋小三郎良心发现,影片会在村民和日本兵欢庆会的热烈气氛中结束时,花屋却成了第一个将刺刀刺向挂甲台村民的人,让中国观众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这种震撼比一味地“反日”倡议要来得深刻和震撼许多。
(一)叙事程序一
电影的第一幕是挂甲台的一个全景,一路日本士兵正从远方走来,这揭示了故事发生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地点一个偏僻的中国农村。小孩们早早等在日本兵途径的路上,因为日本兵会给小朋友糖吃。然后场景突然转换到夜晚,一男一女正在床上行床笫之欢,突然有人敲门,门一打开,一把枪便顶在主人公马大三的头上,主人公被命令闭眼,所以没有看清是谁送来的人。马大三被命令照顾和审问两个俘虏,大年三十晚上会有人来取人。
在该叙事程序中,叙述要素已经给出:主角的身份,主角的任务,整个事件产生的原因。
顺序的叙事方式让观众自然而然地进入导演设计的叙事进程中。
在NP1中,“我”(送俘虏来的人)给马大三布置了任务,主人公马大三只有完成任务才能恢复平静生活,要不然要接受惩罚,电影中,马大三是这么说的:“要是交不出人,那就要全村人的命。”可以看出马大三对这个任务是十分看重的。
(二)叙事程序二
马大三找村里的“大家长”五舅姥爷商量怎么处置这两个俘虏,五舅老爷只说了一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吩咐马大三好好照顾两个俘虏。马大三和情人鱼儿一起悉心照顾两个俘虏,尽管日本俘虏态度特别不好,但马大三还是任劳任怨地照顾两个俘虏,他一直相信那个人会按时来取俘虏,到时生活会恢复平静。
在这个叙事程序中,主要人物都已经出场,基本叙事要素已悉数呈现,从而完成了叙事“基本序列”中的第一个功能——“情况形成”,也就是“一个功能以将要采取的行动或将要发生的事件为形式表示可能发生变化。”[2]
(三)叙事程序三
大年三十午夜,约定的时间到了,但是没有人来取俘虏,村民又炸开了锅。五舅姥爷又召集众人商讨如何处置这两个俘虏,众人都决定要杀掉这两个俘虏,但没人肯动手。后来抽签决定由马大三来解决两个俘虏,六旺、二脖子等人负责刨坑。
在这个叙事程序中,各个人物的真实内心都暴露出来,众人都是在为自己考虑,充分体现出每个人都是各怀心思,村民内部并不团结。
(四)叙事程序四
众人因为马大三杀了人,都渐渐疏远他,连马大三的情人鱼儿也不愿与他见面,怕给腹中的孩子带来邪气。马大三痛苦之下跟鱼儿说出实情,其他人也随即知道实情,纷纷指责马大三,只有鱼儿为马大三辩护,指出众人的虚伪和欺软怕硬。五舅姥爷后来让马大三去镇上找四表姐夫,四表姐夫又推荐马大三找一刀刘。马大三把一刀刘带回了村里。
这一叙事程序体现出村民的虚伪,只能同享福,而不能共患难。这一程序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过渡。
(五)叙事程序五
一刀刘一刀下去却没有杀死两个俘虏,一刀刘说了一句“这两个人命不该死啊。”不肯进行第二刀,村民们此时彻底放弃了杀掉两个俘虏的想法。花屋小三郎进而向村民提出“俘虏换粮食”的建议,村民们众口不一,马大三鼓动村民接受这一提议。
这一叙事程序的设置有两个作用:1.表现村民对如何处理解决掉俘虏仍然束手无策;2.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
(六)叙事程序六
村民们答应了花屋的“俘虏换粮食”的建议,五舅姥爷写一封关于情况说明的信,马大三带着这封信,和六旺、二脖子一起带着两个俘虏来到镇上的日本军营。酒冢猪吉虽然对花屋有损武士道精神的行为十分不满,但还是答应给村民六车粮食来体现日本军队是守信用的。
这一叙事程序与前面的程序是一脉相承的,到此处为止,观众依旧认为村民获得粮食之后就此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但是酒冢猪吉的言行又给人以一种不祥的预感。
(七)叙事程序七
粮食被运到了挂甲台村,村民们与日本兵把酒言欢,气氛十分热烈。但是矛盾却在刹那间爆发了,喝醉酒的六旺此时却冒犯了酒冢猪吉,花屋直接将刺刀刺向了六旺,矛盾一触即发,最终挂甲台村村民被全部屠杀,村庄付之一炬,马大三因为去接鱼儿幸运地躲过一劫。
(八)叙事程序八
经历了亲人被杀、家园被毁之后,马大三内心的仇恨被彻底点燃,他假扮成烟贩后冲进日本战俘营,见人就杀,日本战俘死伤无数,后来被国民党士兵擒获。国民党军官高少校让日本战俘对马大三执行枪决,因为日本战败,不能再拿起武器,酒冢猪吉命令花屋用刀对马大三执行死刑。马大三的头在地上转了九圈半、眨了三下,才带着微笑闭上了眼。
二、叙事模式分析
故事角色:
表1
《鬼子来了》近似一个契约性的叙事模式,电影中有两个契约,第一个是“我”(送俘虏来的人)答应大年三十来取俘虏,第二契约是花屋提出的“俘虏换粮食。”第一个契约可以表示为“我”不仅给马大三送来两个俘虏,马大三同时是这个行为的承受者,电影中,马大三问出了问题找谁,这个送俘虏的人回答说“找你”,很明显地指出马大三承受者的角色。第二个契约是花屋小三郎答应马大三,只要送他回日本军营就给他们粮食,其表示是主角在此再次成为承受者。整个不是的叙事模式如下:
(1)(2)(3)(4)(5)(6)(7)
(1)=命中注定有此遭遇。
(2)=以马大三为首的挂甲台村民为恢复平静生活而作的努力。
(3)=“我”与主角马大三之间达成的地方契约。
(4)=主角马大三在三次考验中的表现。
(5)=由于主角马大三接受花屋小三郎的建议而达成的又一个地方契约。
(6)=由于主角完成任务而重新确立的社会契约。
(7)=由于对头违背协议导致主角也违反契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主角马大三的愿望(即为恢复平静生活而作的努力)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社会契约(命运的安排)则是一种制约的力量,在一些的叙述交替中,马大三的感情和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懦弱变成坚定充满血性。在最初,由于主角马大三平静的生活被两个突如其来的俘虏打破,因此产生了想要赶紧送回两个俘虏的想法,但命运的安排,使两个俘虏在挂甲台村待了半年多,马大三并没有停止对命运的抗争,他想了很多主意来解决俘虏问题,如请一刀刘、“俘虏换粮食”等,主角的反应如下图:
(1)(2)(3)
(4)
(5)
(6)
(7)
(8)
(1)=主角的愿望(希望恢复平静的生活)。
(2)=向命运挑战。
(3)=主角为解决两个俘虏而做的努力。
(4)-(6)=三次为解决俘虏问题而做的努力,全部失败。
(7)=接受花屋的建议,恢复平静生活。
(8)=酒冢打破契约,马大三对日本战俘采取报复。
《鬼子来了》的情节转化是动力(人事)与制约力(天意)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主角缺少对象,SuO=主角得到对象)。整部《鬼子来了》,主人公马大三始终没有放弃对平静生活的追求,但是他的命运并不为其自身掌控。具体可用下图展示:
结语
《鬼子来了》的大部分画面都是黑白,唯有最后当马大三的头颅被砍下的时候,观众才看到一抹红色,在一次采访中,姜文说影片中的色彩本身就是内容。对于一些独立电影的制作者来说,黑白影像大多是因为资金捉襟见肘不得已而采用的表达方式,而姜文很明显是有意而为之。前面的黑白色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衬托最后的那抹红色。整部电影也确实发人深省,对中国人来说,那也是一个没有色彩的年代。挂甲台村民原本与世无争却因自己的懦弱与敌为友,最终惨遭屠戮的命运,《鬼子来了》不是对战争的抗诉,而是启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1]百度百科.鬼子来了[EB/OL].(2014-02-26)[2014-03-0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9mD-0-1WnjYWS_1sfXKrQPHwr9myLOcrLe59Eze4lUDALybht8kfBTG77f7Gme6.
[2]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出版社,199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