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

2014-03-01安平平

时代金融 2014年8期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农民

安平平 张 择

(1.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中国人民银行富民县支行,云南 昆明 650000)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导向,忽视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三农问题。而一些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与全省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对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概况

云南省边疆地区是指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的地带。其范围包括怒江、保山、德宏、临沧、西双版纳、普洱、红河、文山等8 个边疆地州(市)共25 个县(市)。其中怒江僳傈族自治州有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县;保山市有腾冲县、龙陵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有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潞西市;临沧市有龙陵县、镇康县、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有西盟县、澜沧县、孟连县、江城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金平县、河口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马关县、麻栗坡县、富宁县。边疆25 个县占全省129 个县的19.37%,国土面积9.25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3.47%。

云南边疆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地区,2007 年边疆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67.48 万人,占边疆总人口的57.2%(见图1),云南边疆25 个县除3 个县外,其他县(市)均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州、县范畴。边疆地区有16 个民族跨境而居,占全国跨境民族总数的1/2,这些民族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同源,语言相通,习俗相近。边疆地区还有7 个人口较少民族,有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依族等。此外云南边疆地区大多是“直过区”,上世纪50年代初,云南边疆许多少数民族还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地主制等社会经济形态。

图1 云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示意图

二、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

(一)与全省全国差距不断扩大

虽然近几年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但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如表1)所示。

表1 2006年云南省边境县经济发展对照表

2006 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和全省的比重都比2002 年低。如2002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为46.5%,而2006 年则下降了1.2 个百分点,只有45.3%。2002 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 比全国少6286 元、比全省少1946 元,而2006 年则扩大为比全国少12082 元、比全省少3119 元,进一步说明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全国和全省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二)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占很大的比重,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农业。在农业中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而种植业中又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表2 为随机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抽取的5 个村委会2007 年的经济情况。由于是随机抽取的样本村,因此可反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总体情况。不难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所占比重在80%以上,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在40%以上。

表2

三、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

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各种原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造成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分别从环境、制度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因素来分析。

(一)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导致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宏观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

1.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在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未达到很高水平之前,自然环境往往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根本原因。边疆地区目前还是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生产靠天吃饭、生活勉强自给,劳动生产率低下,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特别大。并且边疆地区还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有无灾不成年之说。此外云南省边境地区地处偏远,国土面积基本为高寒山区、山区和半山区。边疆25 个县除勐腊县、河口县和富宁县属于坝区外,其余88%的边境面积均属于山区。一方面山区耕地面积有限且土壤贫瘠,农作物单产不高。另一方面山区交通不便,远离城市,在获取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和商品等发展经济要素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对与世隔绝的状态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全省全国。

2.基础设施差。基础设施差严重制约云南边境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畅通无阻的与外界进行交流互换,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往往向基础设施好的大都市单向流动,此类生产要素在边境地区更加缺乏。边境地区行政村下属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的基础设施更差,大部分的公路路面还未硬化,下雨天无法行走。

3.消积文化束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长期封闭、文化教育水平落后,以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形成了一种落后的亚文化意识形态。如创业冲动微弱,易于满足;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不能抵御较大困难和挫折,不愿冒险;生产与生活中的独立性、主动性较差,有较重的依赖思想和听天由命的观念;难以打破传统和习惯,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大多数新事物、新现象;追求新经历、新体验的精神较差,安于现状,乐于守成等。重消费轻积累,重义轻利等思想也与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唯利是图相悖。如哈尼族举世闻名的“长街宴”,届时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家里最好的八大碗菜,为了争面子,有的村民不惜花光一年中大部分的积蓄,甚至有的村民借钱也要参加这个长街宴。“长街宴”不仅增加农民的负担,也不利于资本积累。哈尼族还有“见者有份”的分配习俗,即在分配财物时,只要是在场的人,不管对财物的获取有没有贡献,都按在场的人头平均分配。那些运气好的人,虽没付出劳动,只是碰巧在财物分配时出现也能平均分得一份,容易助长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这些少数民族中固有的传统观念、遗风陋习难以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

此外,宗教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和生产负面影响很大。少数民族普遍信教,各大宗教在边境地区盛行,信徒们常无所作为、听天由命,认为凡事都是由老天爷、神灵等预先决定。生活不好,身体不好,命该如此,与个人的努力无关。有的信徒家里本来就穷,还要花钱去烧香拜佛看风水等,浪费钱财。生病不请医生看,却迷信驱鬼降魔,往往把小病拖成大病,甚至丢了性命,造成家破人亡;有的信徒安于从事农业生产,不愿或不敢从事第二、三产业,害怕激怒神灵等,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制度因素

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无效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体来说造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制度因素主要有:

1.城乡二元体制。它造成城乡居民之间地位、待遇不平等。此外还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转移,把农业人口固定在土地上从事生产率较低的农业生产,限制了农民非农化,导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且以农业为主的落后状况。

2.土地流转制度。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青壮年都有外出打工现象,土地流转仅限于出租或借给亲戚朋友,有的甚至抛荒。没有土地流转市场,因此土地无法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而农业产业化能带动龙头企业的发展,龙头企业既能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又能提供很多就业岗位。

3.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障的不力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还是以儿子养老为主,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同时也造成了多生的现象,导致家庭负担重而致贫。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难得有点积累,因病致贫和返贫很普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使农民大胆地从事非农产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不力也是造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

4.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非农产业发展明显不足(不到20%)也是导致经济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农业中种植业占比过高,林业、牧业和渔业发展缓慢,众所周知,农村地区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开发农业资源,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相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将直接导致农民就业渠道的减少,收入水平不高。

(三)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造成经济发展滞后的微观因素,个人因素中主要是受教育程度和身体健康水平两个方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个人素质整体偏低,表现为一是受教育程度低,二是健康水平低。以下是由随机抽样所选取的5 个样本村2007 年的教育和卫生情况表。

5 个抽样调查村中沙仁村的入学率最高,小学入学率为97%,中学入学率为55.18%。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落后,严重影响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因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迟缓,文盲、半文盲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教育、文化、科技等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人才技术的供给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少数民族中有许多文盲、半文盲,他们思想意识保守,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差,科学种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水平低。在偏远山区一直沿袭传统耕作方式,广种薄收,靠天吃饭,主、客观上必然导致农作物减产、效益差、收入少。此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多年来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和农业科技培训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策

(一)异地搬迁

对于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边疆少数民族村寨,对当地村民实行异地搬迁。自然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恶劣是这些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在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穷山恶水环境下,必须改变就当地资源解决经济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积极引导、组织群众迁往适合居住的地方。政府统一规划,由村民自己选址,在通水通电且离生产地较近的地点重建新居,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缓解基础设施差所带来的相对封闭,提高开放度,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地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和寻求非政府组织的援助,并鼓励当地居民投工投劳共同参与改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确保边境地区粮食安全。其次要加快边境地区交通道路建设。最后加快电力建设。

(三)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要加大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尤其要消除各种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歧视性政策,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限制,维护进城民工的合法权益。可实行多元化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农民进城定居并从事非农产业,使常年在农村和城镇两头奔走的农民在城镇定居下来,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这样既可以缓解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又可以促使农民非农化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四)成立土地流转中介

在确保农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期限明确的前提下,成立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专门负责把进城从事非农产业而无力兼顾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土地转包出去,通过招标的办法,建立土地有偿转包机制,把土地有偿转包给他人经营,这样既鼓励了农民进城从事非农产业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改变农民农闲时出、农忙而归的候鸟式迁徙现象,同时也减少了土地浪费,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五)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要调整三次产业的结构,注重二三产业的发展,改变传统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其次要改变农业内部以种植业为主的状况,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渔业,再次要转变种植业内部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局势,因地制宜地调整经济作物的品种和布局,积极发展甘蔗、茶叶、水果、咖啡等优势产业。

(六)发展教育,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通过教育、培训、非农化等途径帮助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提高获取收入的能力。一是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研究表明,基础教育的社会回报率在20%以上。要落实好两免一补,对不让子女上学的家庭要给予经济处罚,同时要加强师资培训,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及农村劳动力培训,组织劳务输出,促进非农化。建立农村科技推广培训体系,进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积极开展成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培训和推广一批成熟可靠、容易掌握、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适用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隐性失业严重,因此必须组织劳务输出。青壮年劳动力文化程度大多是小学,劳动技能单一,职业技能欠缺。大多只能从事体力劳动,难以进入较高层次岗位,因此就业不稳定,收入低,流动性大。为此在劳务输出之前务必要进行技术培训,才能顺利地使这些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民非农化,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

五、结论

解决边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当地居民相互配合,以政府为主导、当地居民为主体,通过发展教育、制度变革等措施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1]2005 年云南民族经济工作手册.

[2]2007 年云南民族经济工作手册.

猜你喜欢

云南少数民族农民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云南邀您来“吸氧”
饸饹面“贷”富农民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