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甜菜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分析
2014-03-01杨安沛孙桂荣马俊义
杨安沛,曹 禹,孙桂荣,马俊义
(1.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91;2.新疆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伊宁835000)
不同甜菜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分析
杨安沛1,曹 禹2,孙桂荣2,马俊义1
(1.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91;2.新疆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伊宁835000)
2011—2013年对新疆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试验依据田间自然发病的抗性分析方法,对35个品种(品系)进行了抗性分析,发现发病前期有24个品种(品系)表现为中抗,占供试品种的68.57%,其余均表现感病。但在病害高峰期该24个品种(品系)抗性发生变化表现为感病,其余11个品种抗性变化不明显仍表现感病。35个品种在病害高峰期时均表现为感病,但部分品种的病情指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高感和中感。
甜菜品种;褐斑病;抗病性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甜菜生产基地,制糖占到全国甜菜制糖的57%[1]。而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生产上的普发性、常发性病害,成为发展甜菜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该病在世界各甜菜产地均有发生,影响块根产量和含糖,使甜菜产量下降10%~15%,含糖下降1~2度[2-4],茎叶减产70%[3]。该病在新疆伊犁地区发生也较为严重,不少年份暴发流行,据2009—2010年调查,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严重地块发病率达100%,病情指数达60~80,损失严重。影响甜菜褐斑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品种抗病能力差,目前甜菜主栽品种和后备材料中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材料),仅有抗(耐)病性程度高低的差别[5-7]。蔡惠珍[8]等研究结果表明,甜菜不同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存在显著的差异,抗病性的稳定性也有较大的差异。该研究采用田间自然发病的鉴定方法对不同品种进行抗性分析,明确品种的抗性程度,为生产选用品种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甜菜抗病育种抗性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品系)
2011年供试为KWS2409、HI1122等14个品种(见表1);2012年供试为BETA356、HI0732等17个品种(品系)(见表2);2013年供试为HI0479、BARAKA、BASTION等12个品种(见表3)。
1.2 试验地点
伊犁地区是甜菜褐斑病常发区和重发区。试验地点设在伊犁州农科所甜菜试验地,甜菜栽培模式为50 cm×20 cm,播种时间为4月初,田间管理同大田。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每一个品种为处理,重复3次。试验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每个样点连续取5个样株分别挂牌标记,分别于发病初期、发病高峰期调查,计算病情指数和抗病性指数。
病情指数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3级、5级、7级、9级:病斑面积分别占整个叶面积≤5%、6%~ 25%、26%~50%、51%~75%、≥76%。
抗病程度划分标准,免疫(I):抗病指数为1.00;高抗(HR):抗病指数为0.80~0.99;中抗(MR):抗病指数为0.40~0.79;中感(MS):抗病指数为0.20~0.39;高感(HS):抗病指数为0.20以下。
2 结果与分析
2.12011 年不同甜菜品种田间褐斑病抗性差异
从表1可知,14个参试品种发病前期有HI0466、HI1057、HI1145、HI1059、HI0479、KWS2409六个品种对甜菜褐斑病表现中抗,占供试品种的42.86%。在发病高峰期,14个品种均表现为感病,但HI1122、HI0474、HI1139、HI0479、HI1059、HI1145与HI1003、HI0732、HI1057、HI0940品种间差异显著,品种抗性表现为中感
和高感。 参试品种中,HI1122、HI0474、HI1139、HI1123、HI1218、HI1003、HI0732、HI0940八个品种在发病前期和高峰期的抗性表现较为稳定,未表现出明显的生育期抗性差异;HI0479、HI1059、HI1145、HI0466、KWS2409、HI1057六个品种从发病前期的中抗转变为高峰的中感或高感,在不同生育期有抗性差异。
2.22012 年不同甜菜品种田间褐斑病抗性差异
从表2可知,17个供试品种中没有免疫和高抗的品种或品系,在发病前期表现为中抗和感病,中抗品种占供试品种的88.24%。调查品种或品系中HI1260、HI1122表现为高感,其余品种或品系均表现为中抗。因种种原因高峰期未做调查。
2.32013 年不同甜菜品种田间褐斑病抗性差异
12个参试品种在发病前期有4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占供试品种的33.33%,其余8个品种均表现为中感或高感。在高峰期均表现为感病,8个品种表现为中感,4个品种表现为高感,但HI1357、HI1356、与HI1122、BASTION、HI0479、HI0099、HI0936、HI0554之间的病情指数有显著性差异。参试品种中HI0554、HI1257、HI1356、HI1357由发病前期的中抗转变为高峰期的中感,HI0099由发病前期的中感转变为高峰期的高感,HI0936、BARAKA发病前期的高感转变为高峰期的中感,其余品种的抗性在发病前期和高峰期则没有变化(表3)。
表1 不同甜菜品种褐斑病抗性比较(2011)
表2 不同甜菜品种发病前期褐斑病抗性比较(2012)
表3 不同甜菜品种褐斑病抗性比较(2013)
3 结论与讨论
2011—2013年共调查了35个品种(品系),这些品种(品系)中没有免疫和高抗,在褐斑病发病前期中抗品种(品系)有24个,占供试品种的68.57%,但是在高峰期时这些品种抗性都转变为感病,在高峰期所有品种均表现为感病,但部分品种的病情指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高感和中感。其中HI1122品种连续三年调查均表现为高感,HI1218两年调查均表现感病,在不同年度表现一致,较为稳定。
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品种从发病前期到高峰期对褐斑病抗性发生了变化,由中抗转变为感病,抗病性不够稳定,由于生育期的变化抗性也随之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该研究与邓峰[8]研究观点一致,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对褐斑病抗病性不尽相同。品种的抗性表现受菌原数量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品种的抗性表现也不尽一致,在菌原量多、湿度大、降雨多的区域发生严重,表现为感病,而在干旱少雨的区域发病轻,表现为抗病。伊犁地区是甜菜褐斑病发生的适宜区,褐斑病发生较重,为田间自然鉴定品种抗性提供有利条件,能充分分析品种的抗性程度。
[1]高卫时,张立明,刘华君,等.不同品种甜菜褐斑病抗性分析及早期鉴定方法[J].中国糖料,2011(4):25-27.
[2]高谊,景生,艾尼瓦尔·吐尔逊,等.新疆甜菜常见病害调查及防治对策[J].中国糖料,2006(3):32-33.
[3]夏红梅,杨宇博,韩新文,等.甜菜褐斑病的危害及防治[J].中国甜菜糖业,2003(1):53-55.
[4]Shane WW and Teng PS.Impact of Cercospora leaf spot on root weight,sugar yield,and purity of Beta vulgaris[J].Plant Disease,1992,76:812-820.[5]倪洪涛.浅议甜菜品种抗褐斑病研究进展及随想[J].中国糖料,2002(3):30-34.
[6]邱荣芳,刘永江,陈新璐,等.石河子甜菜褐斑病发生和流行因素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1994(2):76-77.
[7]邓峰,苏廷荃.甜菜品种资源褐斑病的抗病性鉴定[J].甜菜糖业,1989(3):20-31.
[8]蔡慧珍,韩英.甜菜品种抗褐斑病性及抗病稳定性研究[J].中国甜菜,1992(3):23-28.
Resistance Analysis to Leafspot of Different Sugarbeet Varieties
YANG An-pei1,CAO Yu2,SUN Gui-rong2,MA Jun-yi1
(1.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Control of China Northwestern Oasis,Ministry of Agriculture,Urumqi 830091;2.Yil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ining Xinjiang 835000)
Thirty-five sugarbeet varieties(strains)were investigated to analysize leafspot resistance in Xinjiang Yili area from 2011 to 201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4 varieties of leafspot resistance in early period, accounting for 68.57%of all tested varieties.But in peak time of the disease,the 24 varieties(strains)were susceptible to disease and the other 11 varieties also were susceptible.The total 35 varieties showed susceptible (high sensitivity or moderate susceptible)at the peak of the disease.
sugerbeet variety;leaf spot;disease resistance
S435.663
A
2014-04-21
国家甜菜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CARS-210201)。
杨安沛(1983-),男(苗族),重庆市黔江区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甜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E-mail:yap2002@126.com
马俊义(1951-),男(回族),新疆乌鲁木齐市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甜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007-2624(2014)04-0048-02
10.13570/j.cnki.scc.2014.0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