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体验·发展
——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活动策略
2014-02-28吴伊艺
吴伊艺
(福建省漳州市招商局漳州南太武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363122)
参与·体验·发展
——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活动策略
吴伊艺
(福建省漳州市招商局漳州南太武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363122)
文章剖析了教师优化教学活动策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数学知识模型的建构,在建模过程中学会思考,注重理清数量关系,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情境;模型建构;数量关系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于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师应优化数学活动策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建构数学知识模型,发展学生学习数学能力。
一、利用活动情境,激发积极参与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要立足于数学教材,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景,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情境,有效地丰富数学学习资源,从而让学生在各种具体、有趣的活动情境中,唤起了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激发学生乐于思考、积极探究、深入体验,积极地发现和探究数学问题。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图形”时,教师提出:“我手里有几张我们班一个同学的相片,大家猜猜看,他是谁?”先出示这个学生背面的相片,学生做了自我判断后,教师继续出示这个学生侧面的相片,大部分学生已经猜出这张相片是哪个学生了,最后,教师再出示这个学生的正面相片,提出:“同一个学生,为什么从不同方向观察,看到的却是不同的样子?”学生在活动情境中经过思考、交流,初步感悟了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物体的样子各不相同。接着,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分别坐在一张方形课桌四周,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坐好,并在课桌中央放上一把茶壶,茶壶嘴正面对着教室后面黑板的中央,教师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坐在各自的位置上,仔细观察一下,你所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分别交流了各自观察结果,教师就让学生依次调换位置继续观察,要求学生交流调换位置后观察的结果,交流完毕再次换位置观察,直至学生坐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学生在互动交流探究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茶壶的样子是不同的。教师利用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探究,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经历实践过程,体验模型建构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化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从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经过自主探究与思考,在活动中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亲身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体验从已知到未知的形成,获得和丰富新的数学经验,概括或发现有关数学结论,建构数学知识模型,形成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教材的主题图,要求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图中的学生是怎么摆的?”接着,让学生利用学具袋中的小棒动手摆一摆,思考并观察:“从中能发现什么?”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生1:“每把小伞用五根小棒摆成的。”生2:“因为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两把小伞就要在5根小棒的基础上再加5根小棒,一共是10根,同样,三把小伞就要在10根小棒的基础上再加上5根……五把小伞一共用了25根小棒。”教师把学生探究结果呈现在屏幕上:5+5→10+5→15+5→20+5→25。一边讲解,一边提出质疑:“一把小伞用了5根小棒,2把小伞用了多少根小棒?三把、四把、五把呢?”生1:“两把小伞用了10根小棒。”生2:“三把小伞用了15根小棒,四把小伞用了20根小棒,五把小伞用了25根小棒。”教师继续提出:“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怎样列出算式呢?”学生经过探究,列出算式:1×5=5或5×1=5,教师要求学生列出2把、3把、4把、5把小伞根数的算式,学生列出各种算式,然后展示算法并试编口诀。学生在活动情境里经历了动手操作、思考与交流,体验了5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口诀间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口诀等方法。这种通过直观操作、独立思考、互动交流等数学活动化学习过程,使学生经历数学建模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三、引导学会思考,理清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建模过程时,要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化地思考,为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供理想的途经,让学生要进行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不断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综合、概括遇到的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假设,对假设进行验证,形成了个性化见解,建构知识的模型。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例6时,屏幕上出示:4.5÷0.5=?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道算式,说说这道算式跟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何差异?怎样进行计算?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已有的概念与遇到的现实问题发生冲突:已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出现的除数是小数除法形成冲突,学生自然提出质疑,生1:“怎样才能把除数0.5转化成整数呢?”生2:“当除数0.5通过扩大10倍后转化成整数5后,如果要使商不变的话,被除数4.5又该如何转化?”生3:“小数转化后,商的小数点应该怎样写呢?”教师把学生的质疑一一列举在屏幕上,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思考与分析后,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各自思路,生4:“除数0.5扩大10倍后成整数5,为了使商不变,被除数4.5也要同时扩大10倍成45,45除以5,商就是9。”生5:“如果被除数和商同时扩大到相同的倍数时,如果出现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又该怎么办呢?例6的算式12.6÷0.28=?就是这种情况。”学生对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之后,感悟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中的小数点也要相应地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少几位就要补上几个“0”。学生通过思考,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模型地建构,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思维。
四、重视多样策略,促进问题解决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已有经验和知识,采取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发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自主去探究、体验、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行程问题”时,教师出示一道练习题:A、B两站相距1000千米,甲车和乙车同时从A、B车站出发,甲车每小时走55千米,乙车每小时走了65千米,经过1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学生通过审题、画图与讨论,发现这道题缺少条件,如,①甲车和乙车相向行走;②甲车和乙车反向行走;③甲乙两车同一方向,甲车追着乙车;④甲乙两车同一方向,乙车追着甲车。教师让学生给这道题目补上缺少的条件,再进行解答。教师综合了行程问题中的相遇、追及等情况,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形成多样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激活了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G622.0
A
1674-9324(2014)01-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