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框架探析
2014-02-28葛鲁嘉袁晓娇
卓 然,葛鲁嘉,袁晓娇
自20世纪90年代后,“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流动新特点使得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在数量上骤升。2013年我国妇联的研究报告表明,全国流动儿童规模已达到3 581万,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41.37%[1]。可见,流动儿童数量之庞大,增长之迅速,已成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从农村或小城镇迁移到大城市,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使流动儿童在完成正常发展任务的同时还需要解决环境变更所带来的适应问题。而目前,我国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还不成熟,缺乏整体的研究框架。因此,本文在对比国外移民文化适应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已有研究,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研究框架进行探讨。
一、移民文化适应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对比分析
根据Berry,Trimble和Olmedo的定义,文化适应是指个体学习采纳另一种文化中的态度、价值和行为模式的过程[2]。文化适应泛指个体对改变了的社会文化的适应,如移民对新国家、新社会的适应。从农村或小城镇到大城市,流动儿童虽然在同一国家内迁移,但城市与乡村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质,流动儿童所面临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与价值理念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因而很大程度上,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也是一种文化适应,关于移民文化的一些相关研究可以借鉴。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也与移民文化适应存在很大不同。下面就移民文化适应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相关研究从适应理论、适应标准、影响因素和适应过程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适应理论
目前对文化适应宏观过程进行解释主要有三大理论范式:文化学习范式、压力应对范式和社会身份认同感范式。文化学习范式是从社会和实验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移民的行为层面。该理论认为,旅居者、移民之所以会产生文化适应问题,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在熟悉环境中可以参照的社会线索,缺乏处理日常生活所需的文化技能。因此,文化适应就是逐渐学会新的社会文化技能,习得新的文化行为。压力应对范式则是在“压力、评价、应对理论”和“早期生活事件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移民的情感层面。该理论认为,文化震惊产生的原因在于文化的转变会形成压力,这种压力让人产生适应问题。文化适应就是通过相应的认知评价、选择适宜的应对方式来减少压力,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社会身份认同感范式是从种族、跨文化和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关注的是适应过程中的认知层面。该理论认为,认同是跨文化旅居者遇到的根本问题,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他们将自己看作是“大池塘中的小鱼”。文化适应通过克服阻碍群体之间和谐的障碍提高自尊以及强调群体之间的相似性来完成。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领域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论,理论上讲,以上三大理论范式同样适用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3]62-67,但现实研究中,应该根据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特殊性进行调整。因此,三大理论范式可以用来作为研究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理论基础。
(二)适应标准
在移民文化适应中,适应标准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各不一致到逐步统一的过程。尽管提法有所不同,但目前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心理健康和同主流社会成员有效的互动是文化适应中极为关键的因素。最为认可的是Ward两维度的适应标准:一是心理适应,指在文化转变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的精神状况;二是社会文化适应,主要指培养起和新文化环境相匹配的行为以及同主流文化群体有效互动的能力[4]。
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也可以从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角度进行评价[3]62-67,但在具体的衡量指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虽然已经有相关研究专门探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但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标准。
(三)适应的影响因素
国外移民文化适应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其丰富,对每个因素都有多篇文献进行重复验证,且同一项研究结果经常在不同文化群体内进行检验。其中研究涉及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变量、人格因素和文化适应策略。其中人口学变量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移民前因素(如语言、城市化水平等)、移民后因素(如等待入学的时间、居住地)等。人格因素主要包括控制点与外向性和文化适应的关系。文化适应策略即个体在文化适应中的态度以及个体调和两种文化实体的方式。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很多国外移民文化适应影响因素与之类似。目前,我国对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排斥与歧视知觉、学校因素与家庭因素等[3]62-67。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和歧视知觉会对流动儿童的适应产生消极影响;打工学校和公办学校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影响不同,然而目前尚无统一结论;另外,家庭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等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发展也有显著影响。目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虽然对影响因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然而仍然缺乏综合的分析,很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样本间没有统一的结论。
(四)适应过程
从文化适应过程的研究来看,最具有影响力的过程理论是Lysgaard提出的U型理论[5]。该理论认为,随着时间推移,移民的文化适应过程按照最初感觉容易,进而感到困难(孤独感和不愉快),最终又恢复至适应状态的U型轨迹。还有研究者提出了J型或水平线型理论以及四阶段或七阶段理论等。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目前对流动儿童适应过程的研究还很缺乏,还没有完善的理论来解释该适应过程。国外提出的这些理论都需要进行重新验证。对于流动儿童到底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框架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与国外移民文化适应研究仍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进行研究时,既要借鉴现有理论成果,更要充分挖掘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自身的特点,提出更切实的理论。为此,本文综合现有研究,提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框架
(一)适应理论是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的基础
从图1可以看出,适应理论是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的基础,是对该问题的整体把握。其他研究,需要在相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在国外移民文化适应领域存在不少较为成熟的理论模型,清晰地呈现了移民文化适应的整体过程。而对流动儿童适应的研究没有相应的理论模型,缺乏对适应问题的整体把握。流动儿童城市影响因素、适应过程和适应标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从整体进行分析,从而对流动儿童为什么会产生适应问题、适应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适应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等问题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二)适应标准是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的前提
适应标准是适应研究的前提条件,任何研究都首先要确定达到什么条件才是适应。在国外文化适应研究中,量性研究工具是较为一致与成熟的。例如对社会文化适应的测查通常采用ward编制的社会文化适应量表,而对心理适应的测查多采用一些成熟的心理健康量表。这些量表都经过多重检验,证实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目前我国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领域的研究分散、交叉少,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框架,没有统一的城市适应标准。适应标准是后续研究的基础,只有把整体适应标准框架树立起来,我们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衡量流动儿童的适应水平,也才能发现研究间的交叉点,在研究间建立联系。因此,在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建立统一可靠的适应标准并开发相应的量表进行测量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适应过程是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的趋势
适应本身是一个发展过程,时间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对适应过程的探讨比研究某个时间点的适应水平更有意义。在移民文化适应过程的研究中,研究都已经提出并验证了一些理论,如U型理论或J型理论,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研究提供了借鉴。目前关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的研究还很少,其是否遵从与移民文化适应同样的过程仍需要验证,否则需要提出新的理论来解释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因此,对流动儿童适应过程的探讨是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四)影响因素是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的核心
目前,影响因素是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者主要从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进行了探讨。然而相关研究中缺乏对同一结果的重复验证。一方面,研究交叠区域很小。除了性别、教育安置方式等两三个变量外,目前研究基本属于分片区的状况,如只关注人口变量的影响或只关注学校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少有的研究交叠部分也是属于简单堆积,没有实质性的整合与深化,难以形成有效的令人信服的结论。从图1可以看出,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因素有很多,各因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需要从整体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识别出最主要的因素。
三、结论与探讨
通过对以上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框架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一定要重视整体的理论建构。流动儿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深刻地反映了理论整合的重要性。目前没有统一的适应标准理论框架,研究者各执一词,严重影响了后续研究的展开。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任何理论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从各执一词到综合分析、理论探讨,再到实证检验的过程。因此,当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归纳整合,才能实现零散研究的有机结合,进而从根本上提升研究质量。
其次,流动儿童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是建立全面的城市适应标准。一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借鉴文化适应的标准及其理论框架,如对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的划分;但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一批研究者回到质性研究中,切实探讨我国背景下流动儿童的状况及社会文化适应究竟包括哪些子维度,并发展出相应的测量工具。通过对大量研究的对比,进而发展出一套或几套研究者公认的适应标准。
第三,加强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的研究,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其城市适应问题。城市适应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研究也一定要体现出发展性。在后续的研究中,有必要对流动儿童进行纵向追踪研究,探讨其适应要经历的阶段及发展过程,分析不同适应阶段所具有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等,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适应过程。
最后,有必要探讨各影响因素间,各适应标准间的关系。从本文提出的框架中可以看出各项影响因素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然而对各影响因素间关系的探讨都是较为缺乏的。在后续的研究中,有必要加强对因素间关系的研究,如对不同类型学校的流动儿童而言,有效的适应策略是否一致的问题研究;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适应标准间的关系及层次性进行探讨。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间存在的关系,不同标准间是否具有层次性,对这些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整体过程。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中国妇运,2013(6):30-34.
[2]Berry,J.W.Immigration,acculturation,and adaptation[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7(46):62-68.
[3]陈新,刘杨.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1-12).
[4]Searle,W,Ward,C.The prediction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justment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0(14):449-464.
[5]Ward,C,Okura,Y,Kennedy,A,Kojima,T.The UCurve on tria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justment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8,22(3):27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