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负担排名”能不能真减负
2014-02-28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面向全国基础教育系统进行网络公开课。对于学生减负,他表示,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学生课业负担监测,2014年将对各省所有地市学生课业负担进行量化排名,并把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 (2013年12月10日《京华时报》)
教育减负,既是百姓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改革的难点。继《小学减负十条规定》之后,又祭出“课业负担排名”的法宝,足见有关部门的良苦用心。只不过,排名的本意自然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但放到现实中,“课业负担排名”恐怕只是看上去很美。
眼下,从教育部门、学校到家长,对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现状都已习以为常,课业负担排名不仅难以调动地方减负的积极性,反而可能形成“比烂思维”。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出这样的场景:老师一边手中挥动着排名表,一边对学生苦口婆心地劝诫,“你们就别嚷嚷压力大了,别的地方学生负担比你们重多了。”
退一步讲,即使在减负与教育评估挂钩的政策推动下,学校愿意给学生减负,恐怕家长也不会答应。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纷纷严禁假期补课,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还不是照样红火?如果不能赢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走不出“学校减负、家长加负”的怪圈,任何减负新政都注定成为镜花水月。
说到底,我们不能为减负而减负。课业负担只是一种表象,更要由表及里,找到问题的症结。其一,应试思维使然。尽管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但考试依然是衡量学生水平的主要标尺。哪怕平时减负搞得再好,学生学习再轻松愉快,无法应付考试都会被视为枉然。
其二,教育资源不均衡。基于各种利益驱动,一些地方政府往往给予重点校特殊的政策和待遇,而重点校通过择校、共建等途径,又可以获得远远超过普通校的教育资源,从而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直接加剧了升学压力,家长再心疼也只能逼着孩子加班加点学习,以便将来能考入名校、进入快班。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从根本上降低学生课业负担,必须改变畸形的考试指挥棒,消除学生和家长的择校焦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让人充满期待。只有将综合素质纳入评价体系,才能把学生从文山题海中解脱出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只有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才能让孩子们以更轻松的心态享受学习、快乐成长。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张枫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