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民生无小事?规范运作解难题——我省教育系统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记事
2014-02-28
据《云南日报》报道 2013年秋季学期开学,西山区第一中学严格按照流程公示、购买教辅材料,初一年级9个班549名学生的教辅费用为46 681元,每本教辅材料费用10元至15元不等,仅为市场价的三分之一。我省自2012年实施《云南省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以来,通过“制度保障、流程规范、监督到位”,提高了进入我省中小学校教辅材料的质量,确保学生选用到质优价廉的教辅材料,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这是我省教育部门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一个缩影。同时,围绕职称评定、科研经费使用等,教育主管部门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强化阳光运行,严格监督过程,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措 施】
建章立制:让群众关心的问题透明解决
教育问题事关全民,而教育事业中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历来备受关注。针对教辅材料选用、职称评定、科研经费使用等热点问题,我省教育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整改,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确保学生选用到质优价廉的教辅材料,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发改委、省政府纠风办四厅局成立“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对教辅材料的评议、编写、使用管理报备等建章立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在职称评审过程中,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评委库方式组建评审委员会,评审前根据工作需要随机抽取参会评委,评审过程中严守纪律,评审结果及时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并落实职称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工作透明度。
【现场探访】
减轻负担:选用教辅材料规范运作
教辅材料是否真的统一规范?有没有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12月10日,记者走访了昆明市西山区第一中学。
“你们现在学业负担重不重?每人有几本教辅材料呢?”有学生快人快语:“教辅材料不是有规定吗?每门课只有1本。”“教辅材料是自己买还是学校统一订购?费用高不高?对学习的帮助大不大?1本够用了吗?”记者追问道。“是学校统一购买,很便宜,我今年有8门课有教辅材料,费用100元左右。”初二(一)班的彭予姝认真地说,“有教辅材料当然好了,课堂上所学内容和时间毕竟有限,教辅材料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查缺补漏,而且还可以接触到很多不同类型的题型,对考试帮助很大。”
“如今规定教辅材料只能选用1本,对老师、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有了规定的目录,老师不再为选择哪一本教辅而纠结,学生也有了适量的练习。”初三年级的语文组组长丁慧云老师坦言,“学校目前正进行精讲精练、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改革,与使用教辅材料相关联,更有利于启迪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校长王铸介绍,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学校均按照要求把教辅目录和价格贴在公示栏上,在选用教辅材料时,每一科均要通过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教学副校长签字认可,才能购买,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
【典型案例】
职称评聘:避免行政权力干预学术事项
云南大学作为我省唯一可自行组织开展教师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的高校,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职称评聘改革——为避免行政权力干预学术事项,云南大学明确规定校领导不进入评委会,并使之成为一项制度。学校出台《云南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办法》,在达到评聘条件的前提下,按照“能力和水平优先、业绩和贡献优先、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优先”的原则,开展具体评聘工作。各单位对推荐人员的申报材料均进行集中展示,接受本单位和相关人员的监督;答辩述职实行全过程公开,校内教师均可到现场旁听;纪委工作人员对评审过程进行监督;评审专家和评聘工作组织人员均严格遵守回避制度,力求做到整个评审工作让申报人员信服,真正体现公平、公开、公正。
“中国梦——人人皆可成才” 职业院校宣讲活动在云南开启
本刊讯(记者 王世赋) 12月9日,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梦——人人皆可成才”职业学院系列宣讲活动在云南财经学校举行,来自省贸易经济学校、省电力学校等院校的1 300多名师生聆听了这场报告。
宣讲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结合“中国梦”的主旨内涵,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路线图进行了客观阐释。报告用具体数据和历史事实,深入分析了“中国梦”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和奋斗目标,并结合自身经历和中职学生特点,勉励大家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刻苦学习,增强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