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是三棱镜
2014-02-28楚朝汉
楚朝汉
三棱镜有三个面,历史课教学也应该有三个面。
第一个面是要重视读书
上学,老百姓就说是读书,简明地点出了课堂的本质。过去,中国的传统教学重视读书,不光读还要背。科举时代每个读书人都要熟读四书五经,甚至背会。废科举以后,课堂对读背没以前重视了,教材没了经典文章,考试也不考课内的课文,好像背书对考学没意义。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对考试没用的就没有人重视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取,教师是信息之源,是信息的施与者,学生是空的器皿,而知识可以像物品一样由教师传递给学生。于是,上课时教师是一杯茶水一支粉笔,滔滔不绝地讲,以为讲好了学生就学好了,评课听课也是看教师讲得怎样。学生鲜有读书时间,更不要说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我认为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一个看见文章就头疼的人是不可能有任何学习潜力的,更不要说学有所成。要想让学生有阅读习惯,课堂上就要让他们多读,只有在读的过程中培养习惯,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习惯。而且只有教师少讲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二个面是要教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历史教学重要的一环。但让学生上课读书,却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明确的目标,虽然学生读得很卖力,但能不能读懂就不好讲了。一定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读教材,可以用问题导向法,效果比较好。 例如,在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一课时,可以先放视频台儿庄大捷、血战台儿庄地图、场景图片,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以下问题:
1.台儿庄战役何时发生?
2.台儿庄战役的指挥官是谁?
3.台儿庄战役有何意义?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把问题弄明白了课文就弄懂了。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 所以,新课程标准重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第三个面是交流
交流包括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上的交流。上世纪90年代认为学习是社会协商,对人的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给予充分关注。所以新课标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在此仅举一例说明我是怎样做的。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我设计的几个问题:
1.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一条中外交往的通道。这条路叫什么?
2.为什么叫“丝绸之路”?
3.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大屏幕。谁能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4.大家想想,“丝绸之路”仅仅是一条商业通道吗?
5.“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作用?
6.学习了“丝绸之路”的内容,你有什么感悟吗?
我先放古筝曲《阳光三叠》,在优美旋律中,让学生阅读课文“丝绸之路”的内容。然后展示问题1、2、3,让学生通过阅读解决问题,在第3个问题解决后设计一个活动,谁能在电脑上演示一下“丝绸之路”的路线,请大家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假如你是一个汉代商人,你在‘丝绸之路上如何做买卖?会有哪些所见所闻?”然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
课件里要设计一个“丝绸之路”的动画,让学生演示“丝绸之路”的路线。
最后用课件再展示4、5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
这个课例中,不是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阅读课文后获得的初步知识)去思考、探究和理解。在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中,实现了三维目标的交融。学生完全是在自己的思考与探究、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掌握了为什么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和位置、“丝绸之路”沿线的物产和风土人情、“丝绸之路”的作用等基本的历史知识;通过演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多媒体技术;通过角色扮演(假设自己是汉代商人)和探讨“丝绸之路”的作用等,提高了从多角度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谈感悟,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提升了情感。这样的设计重视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生生交流、个人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健康情感,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总之,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勉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及相互鼓励,学生自己展示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对个体的肯定,对自信心、健康个性的培养都是十分必要的。把课堂交给学生,是课堂高效,多出人才的必由之路。
三棱镜有三面,在阳光下五颜六色,历史课有三面也一样金光闪闪,会照亮学生的人生路,陪伴他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