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原点的思考
2014-02-28刘自如
刘自如
美国土著人有个习惯,每逢外出旅行,走两天就要停下来休整一段时间。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走得太急了,怕自己的灵魂跟不上来,所以要“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这种说法很形象,把它放在职业生涯的行程中也应该适用。为人师,需要时常从案头书本中抬起头来,想一想教育的本义,“等一等自己的灵魂”,思考现在所做的事情,归纳总结,为今后工作找到一个捷径。
《论语·子张》中记载的一段对话,今天读来更有一番新意——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这句话翻译过来,卫国的公孙朝问孔子的学生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子贡说:“他到哪里不能学习呢?又为什么非要专门的老师传授呢?”这个典故让人思考:学习无处不在,为什么非要把孩子送进学校来学习呢?如果学校仅仅是传授学科知识的地方,那么,“虎妈”和“狼爸”的家庭教育不是比我们的学校教育更有成效吗?
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在哪里呢?今天,我们的学生已经把起跑线定位在比我们跑得更快的信息高速公路上,而我们这群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已经没有理由轻视每一个稚嫩的声音,我们不能不重新思考“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不能不重新规划我们“一桶水”的人生。教师要贴近学生,才能贴近教育的本质。学生,要成为学校所有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的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更要具备知识输出的技巧,了解知识输出的对象,实现知己知彼。这样,面对个性差异的学生,我们才会怀着民主、平等、尊重的情怀,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而这样的教师——喜欢学生而又受学生喜欢,必然师德高尚。喜欢学生而又受学生喜欢的教师多了,学校自然成为学生喜欢去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能够学习学科知识,更能进行学校之外没有的师生、生生的合作协商,才能获得个性输出和释放的愉悦。这样,学校教育才能高于“虎妈”、“狼爸”的教育效果。
也许,习惯了的钟声,无法震醒习惯了钟声的人们。从身边的种种情形来看,许多教师缺少对过去和现状的思考。
——有一位教龄超过三十年的老教师抱怨,参加工作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所谓“教改”,只觉得教师越来越不像教师,课堂越来越不像课堂。这就是太多的“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因为缺少对教改本义的思考和追问,让人们失去了信心。
——高中语文五本必修完成之后,《中国经典文化》的选修引发了教师们的争议,焦点在于“该选修课内容好像并不直接见诸决定学生命运的高考”。于是,那些能给人“精、气、神”的文化精髓被束之高阁,同时尘封起来的,还有必修配套的语文读本上那些血肉丰满、充满生命张力的好文章。
——名家名品被肢解成语言训练材料、诗词歌赋被加工成应试的资源库交给学生,解剖代替了审美,写作成了机械化流水线上的操作。
——公开课、汇报课上,锁定了教师表演的摄像机镜头,伴随着浅层次的提问、讨论和低幼化的小组合作,所谓的启发引导,是启发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引导学生向教师的课前预设生成,并未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
还有课后应接不暇的讲学稿、导学案、只关注授课教师的教学点评、不能大大方方地研究考试、不敢认认真真地研究分数……这些司空见惯的情形伴随着“新课程”而来,教师弄得很忙、学生课业负担不减,平静祥和的校园变得急功近利。我们忘记了停下来思考,忘记了回望一下教学的本义,忘记了想一想新课程的出发点。
今天被喻为“教育革命”的新课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出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毋庸讳言,到目前为止,很多教师仍是将新课程单纯视为教学内容的变革和教材的调整、视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简单改变、视为课堂上学生的活跃与热闹程度。学生被动接受的存在方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回到原点思考,思考问题的起点是学生,检验问题的落脚点也是学生。教材变革、课堂方式和学生状态是新课程的表征,教师不能就行为纠正行为,要认清新课程形式背后的本质,那才是教育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无论采用怎样新的模式、新的方法,其根本要素,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要以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们的成长为思考原点。
想清楚了,才有可能做清楚。一堂课,是把生活的厌倦和无聊送给学生,还是把生命的欢愉和快乐传递给学生?有没有一种成功并快乐着的学习生活?学生在学校的3年或者6年的时间里,因为学校教育发生了哪些改变?也许,正是由于大多数从事教育的人们缺少这样的追问,所以学校成了并不一定是大多数孩子喜欢去的地方。回到原点,再来审视教师的职业行为,自然就会有新的视角。当教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科知识的技术处理中的时候,学生们应试素质提高了吗?当教师把上课压堂、课后抢时间、晚自习上课视为敬业的表现,他们心里装的是学生吗?看到学生做什么都行、只要不用上课就山呼万岁的时候,能否认为是学生不懂事?当教师困惑于课时短缺、选修教材过于庞杂的时候,他们有没有去问一问学生的兴趣取向?当学生该玩的时候被关进教室、该学的年龄却开始厌学的时候,教育成功吗?当大多数学生沦为社会最累人群,而分数却不能换来谋生手段的时候,教师该承担什么责任……回到原点,就能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回到原点,就会发现,学生脑子里装的东西远远超出了成人的预期。一切回归原点的思考,都将有助于思考者更加清醒。只有常思常新的教师,才可能带给学生生命成长和精神富足。而学习,如果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那么再辛苦,也是愉快的。师生间有思想、有情感的交流,才会触发学生心底的诗情画意,学校的教育才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思想回归到教育的本质,行为才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叶圣陶先生也曾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的观点。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可以从头再来,可是,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却不可能从头再来。每日三省吾身,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在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吗?唯有此,教育才有可能成功。今天,我们在校园里播种民主、平等、尊重的种子,明天,校园内外才有可能收获民主、平等、尊重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