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公选和竞争上岗笔试案例分析题的特点和答题要领

2014-02-28

人民公仆 2014年2期
关键词:分析题领导者光明

■ 乔 兵

领导干部公选和竞争上岗笔试案例分析题的特点和答题要领

■ 乔 兵

案例分析题作答要领

根据案例分析题具有测试要素的综合性,问题和内容的深刻性,信息的模糊性,对作答的限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建议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读懂背景资料——找到问题

读懂背景资料是答好案例分析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环节,或者这个环节没有做好,后面的分析和对策建议就无从谈起。根据阅卷情况看,这也是很多考生考试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谓读懂背景资料就是能通过阅读,准确把握资料中反映的本质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案例分析题提供的背景资料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大多案例分析题所提供的背景资料篇幅比较小,少则几百字,多则也就是一千多字,在介绍背景人物和事件过程中完全用白描式的中性语言,基本没有任何评论性文字,也没有过多的细节介绍,有时甚至还要加进一些干扰因素,这就给考生读懂资料带来了难度。为此,建议考生在阅读资料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资料

背景材料一般篇幅不大,以中性语言表述事件或人物的行为,有时会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干扰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考生要仔细阅读材料,特别是组合型背景资料,更要仔细阅读每条资料。因为提供的背景资料篇幅不大,考生完全有时间逐字逐句认真阅读材料。有时候,漏掉一个字,一个转折词都会影响到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这种情况在考试中屡见不鲜。

2.背景资料至少要读两遍

因为背景资料所含信息的模糊性,为了准确把握资料的本质问题,建议考生至少要读两遍。

第一遍仔细通读,但不必太慢。第一遍的阅读主要是为了了解资料所谈的问题和大致的内容范围,使自己形成思维兴奋点,以便调动已有的相关知识,为下一步理解资料做准备。比如,“李光明”案例,第一遍读过之后,就知道这是一位领导同志的决策及其实施过程,是有关领导工作作风和领导决策方式的案例,那么,考生就可以在头脑中自然调动出平时积累的关于决策和领导行为的知识,为下一步分析资料做准备,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中的“联想”活动。

考生第一遍阅读资料自然会读到后面的问题,问题的限制性会激发考生进一步的联想。比如,“李光明”案例与后面的问题就是限制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李光明的领导行为”,这要求答题必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就促使考生进一步调动自己已有的哲学知识,把李光明的领导行为上升到哲学高度去思考。

第二遍根据资料提问,仔细分析和寻找资料中隐含的问题、矛盾或主线。由两条以上资料组成的组合型试题,考生要经过仔细阅读找出各条资料中的共性问题,即贯穿于几条资料中的主线。如果是单纯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要搞清楚核心问题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性质,产生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有几个,原因的主次,涉及哪些方面和条件。

如果是总结经验,就要找出一些成功做法后面的指导思想、观念、理念层面的原因。第二遍阅读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2)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3)政府或领导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何在?

(4)各方的观点与看法,这些看法代表着谁的利益?

(5)是否有好的思路与做法?

3.注意认真审题

案例分析的试题虽然文字不多,但包含着非常多的信息,对考生答题具有明确的指向作用。只要考生认真审题,就会在题目中找到回答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正确的思路。考生在阅读背景资料,寻找和分析问题一定要按提问要求的层次和方向去思考。不注意审题,对题目一扫而过就匆忙答题是很多考生考试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李光明案例题的第一问,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李光明的领导行为”,这就已经告诉考生分析李光明的领导行为必须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要按哲学的思路回答问题。同时,这其实也在告诉考生,李光明领导行为的问题和原因的正确答案在哲学层面上,也就是观念、方法论层面上,但是很多考生由于审题不清,回答这个问题时仅仅停留在李光明的决策过程中的层面上,没有按照题目的要求从哲学高度进行分析,结果可想而知。因为李光明“不发扬民主,独断专行”只是表面现象或问题,导致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哲学上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如果考生能认真审题,就不会在答题中出现这样的失误。认真审题,善于从题目中发现正确的思路,是案例分析题作答的重要前提之一。

4.注意发现背景资料中缺失的东西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阅读资料时除了要从背景资料所给的内容中了解上述信息外,还要特别注意根据资料的主题,努力发现资料中还缺了什么。比如,李光明案例作为一个新到任的领导者的决策就缺少了“调查研究”这个重要环节,而恰恰是这个环节的缺失,反映了李光明没有自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犯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而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就是哲学上唯心主义的表现。所以,考生阅读材料,除了读懂材料中已有的信息外,还要特别注意根据材料的主题应该有而没有的东西,而这种缺失往往就是案例分析的重要考点所在。考生发现这种缺失才是真正读懂了背景资料。

(二)分析与评价——找到原因

案例分析题的设问有两种方式,一种就像李光明案例后面的提问,即想要求考生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再提出第二问,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另一种提问就只是一个设问,比如前面列举的建瓯市案例就是一个问题:“这次事件的成功处理,给你哪些启示”。无论是一个问题,还是两个问题,其实质都是一个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处置事件成功的原因,再提出对策建议的过程。

1.找出原因

在找到关键问题后,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尤其是深层原因,这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为丰富的联想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考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种途径:

一是根据题干中所要求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比如李光明案例,题干中已经告诉考生原因在哲学层面上,那么考生就要按题干所指的方向在哲学层面上寻找问题和原因。

另一个途径是题干本身没有设定范围和方向,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在观念上、意识上、思想上寻找根本原因。比如前面所举的建瓯市案例题,其设问是:“这次事件的成功处理,给你哪些启示”,其题干中就没有明确的答题范围和指向,再如前面所举的组合型案例题的设问:“根据上述事例,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回答下面的问题:1、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 2、在领导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决策?”题干中也没有提供答题指向。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考生要从大局和高度出发多角度思考。比如建瓯高考延期的案例,其成功经验是多方面的,有体制机制的完善,有组织动员的有效,有领导者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冷静和果断的决策,也有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外在的原因,如果再进一步问:为什么建瓯能建立起完备的应急预案,为什么能有如此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为什么他们的领导者能临危不乱,果断冷静,等等。那么就涉及到了该市的领导者的观念和思想层面的问题,就是成功应对突发灾害的深层原因是该市的领导者真正树立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所以,在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高考延期事件中,能从容应对,成功处置。

相反,在组合型案例中,表面看,5条案例的共同点是决策失误,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决策失误,可能有的考生会认为是决策机制不健全,也可能认为是领导者能力不强,这些也是重要原因,但是归根结底是领导者的执政理念和政绩观问题,这个问题又与干部考核标准和机制有关,但是就几个案例本身来说,还是思想观念问题,政绩观错了,才有了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结果。所以,就这组案例深层原因是干部考核标准和政绩观问题。

2.把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分清主次

考生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后,要根据提问的要求,把原因按层次高低和主次进行梳理,有条理地注意分析,一般应遵循先分析思想认识上的原因,再分析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再分析硬件和环境条件,然后是人员素质和社会风气这样一个顺序,因为这是人们在实施一个行为时的行动逻辑。原因梳理是为了体现分析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会增强考生回答问题的说服力,也是为后面提出对策或措施建立一个逻辑前提。

3.分析评价要站在全局和政治的高度

除单纯法律案例试题外,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测评手段的案例分析题,绝大部分涉及到观念上或思想认识上问题。因为,领导者的思想认识问题,观念问题直接影响到领导者的领导行为,所以,案例分析题有时候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会不止一个,而是多个,但是往往涉及到的最主要的或深层的原因大多数离不开领导者的思想认识和观念问题。因为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执政地位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这是提出对策或措施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是对策或措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在,也是对策或措施部分的逻辑起点。这个起点找不准,对策或措施就是无的放失,至少是肤浅和缺乏力度的。这也是评价的深刻性所在。所以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评价一定要讲大局,讲政治,这不仅是考试的需要,更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

(三)提出对策或措施

考生在对原因进行梳理和评价后,无论试题是否提出要求,考生都应该根据自己对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理解,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措施。根本原因属于思想认识层面的,要有提高思想认识的措施;属于法律、制度不完善的,要提出完善措施;属于群众传统观念的,要提出加强宣传教育的措施;属于人员素质问题的,要提出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如此等等。

案例分析题是笔试考试,所以考生在提出对策或措施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准确的角色定位。以政府官员或领导干部的角色分析问题,评价问题,提出对策或措施,而不是普通群众在想政府提出建议和要求。

二是要语言简练,表达准确,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用词得当。

三是不要重复或论证,更不要凑数,担心遗漏要点,只要能把问题、原因和对策或措施说清楚就可以。

四是要有针对性。要针对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对策或措施必须具有直接的针对性,应该与所给定材料和所反映的问题相吻合,切中要害。

猜你喜欢

分析题领导者光明
遇见光明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领导者的归零时机
黑暗中的光明
侨爱执灯 复刻光明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谈做好语文阅读分析题的策略
走向光明
你是否胜任领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