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凉脚暖益养生

2014-02-27刘昂贺军成

祝您健康 2014年1期
关键词:冷水热水大脑

刘昂+贺军成

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认为“热从头生,寒从足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内脏器官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头凉脚暖”有利于健康和养生。

荷兰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赫尔曼·约尔哈夫在1723年离开人世时,留下一本加了封条的书,封皮上写着《唯一深奥的秘诀在于医术》。这本书原封不动地以两万金币被售出,买主兴致勃勃地将书启封,并迫不及待翻了一遍,出乎意料的是,这本共100页的书居然有99页是白纸,只有书的首页留下这位科学家的手迹:“注意保持头冷脚暖,这样,最知名的大夫也会变成穷光蛋。”这位科学家穷其一生之体会,指出人们健康长寿的秘诀就是“保持头凉脚暖”。

从中医角度来讲,心和肾分别统辖火与水,心在上,故火很容易上行而导致头热;肾在下,故水很容易下行而导致足寒。水火相济,调和阴阳,才能百病不生。调动肾水上头,头凉则神清气爽;压心火落足,足热则全身温和。体力劳动与习武之人,多数时间头凉脚热,所以身体强健;脑力劳动者,尤其是脑力劳动强度大,又不能很好地劳逸调节之人,多数身体比较羸弱。

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进行脑力劳动,会出现“头晕脑涨”、“头重脚轻”。 此时,倘若用冷水毛巾敷一会儿头,往往就会感觉清醒了许多。臭棋昏招则常常是“脑袋一热”时的产物。强调要“冷静”,就是源于这个道理。

*凉脑之道*

大脑就如同电脑的中央处理器,只有耗能低发热少,循环顺畅,才有能力去思考问题。老是头脑发热,无法冷静,就很容易“烧掉”。佛家的静默打坐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把这种热量从脑部沉降到心脏,再往下到达丹田,接着往下沉降到脚底。如何做好“凉脑”功课呢?

*冷水洗面*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不宜接近高温。倘若头部温度太高,不但对健康不利,甚至会成为致病因素。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曾经指出,在严寒的冬天,不管卧室里气温多低,“头边亦不可安火炉”,否则易引起头痛、头晕或患上呼吸道疾病。在工作高度紧张忙碌,出现头昏脑涨,思维能力降低时,如果稍微休息一下,用冷水洗一洗脸,往往能清醒头脑,提高思维能力。长年坚持用冷水洗脸则有预防感冒的作用。有冷水锻炼基础,没有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的人,可将脸和双手浸泡入冷水之中,迫使鼻、脸部位甚至整个上半身血管收缩,提高人体抗御风寒的能力,能有效地预防感冒。需要注意的是,头凉并不意味着刮风下雪也不戴帽,让头与寒冷“赤裸相见”,出门戴帽是为了抵御寒湿之邪的侵袭,适当的头部保暖与“头凉”之说并不冲突。

*睡不蒙面*

让头部相对保持低温还有利于改善睡眠,正所谓“脑子放轻松,夜夜梦周公”。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失眠困扰着很多人。白天有精神情绪障碍或用脑过度的人,大脑高度运转,产热过多,功能发挥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到了晚上自然就难以入眠。同样的道理,临睡前还在用脑思考,会使大脑持续兴奋产生热量,头凉不下来,当然睡不着觉。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因怕光亮怕吵闹,上床之后就用被子蒙上头,脚反而露在外面,结果导致头热脚凉,面部空气不流通,最终影响睡眠。

*暖脚之道*

俗话说得好:“若要安,脚要暖。”“养树需护根,养人要护脚。”名医孙思邈明确提出:脚受寒会影响内脏功能,引起胃痛、腰腿痛、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阳痿等一系列疾病。现代医学则认为,人的足部距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路线长,供血少,保暖功能差,是最易受到寒邪侵袭的肢体。如何做好“暖脚”功课呢?

*鞋袜去湿*

在寒冷的季节里,脚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因此冷天脚部保暖尤为重要。脚部保暖要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鞋子的尺码应稍大些(建议大一码),让脚放在里面有点儿空间,袜子则要选择保暖较好的棉袜,有脚汗者还要垫上防汗鞋垫,以保证吸湿和保暖,确保脚部的微循环得以正常运转。

*热水烫脚*

最好的暖足方法就是用热水泡脚。坚持用热水洗足可以驱散寒气,温暖全身,促进周身血液循环,及时消除疲劳,特别是在长途跋涉之后,当即用热水浸泡双足,能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早上运动之后用热水洗足可以健脑强身,故有“晨洗脚,胜吃药”之说。夜晚就寝以前用热水洗脚可以改善睡眠,使人安然入睡,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用热水泡脚还有利于治疗脚癣。应该注意的是,泡脚水温控制在40~50℃,不宜过烫,每次浸泡10~20分钟即可。方便的朋友还可以在温热水中加些醋,每天睡前用此液浸泡双脚。endprint

猜你喜欢

冷水热水大脑
冷水泡面
多喝热水
和让你“多喝热水”的男孩结婚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孙红雷:请把冷水换成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