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评教统计分析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规律

2014-02-27樊顺厚章素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天津工业大学评教学期

樊顺厚,章素梅

(天津工业大学 理学院,天津 300387)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振兴中华在教育,振兴教育在教师,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应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为此,深入研究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规律,使他们尽快担负起教学和科研的任务,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目前各高校都引进了一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制定措施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对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也很多,本文通过对青年教师学生评教成绩的统计分析,从学生满意的角度来探究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规律。

一、关于学生评教的一些研究成果简介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历年学生评教数据库的真实数据。像全国大多数高校一样,天津工业大学经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生评教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学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中设有学生网上评教系统,每学期课程授课结束后,学生都要在网上按照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对每门课的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系统按照教师和课程对所有学生评教成绩自动进行统计,得到每门课程任课教师本学期的学生评教成绩。目前,天津工业大学将学生评教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广泛应用于教师岗位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随着学生评教结果的广泛使用,部分教师对学生评教的合理性提出诸多质疑,作者以历年学生评教数据库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这些挑战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评教成绩主要反映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整体印象,与评教指标体系无关,评教结果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严格的教师更易得到学生的肯定。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评教成绩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素质,受课学期、受课名称对评教成绩均无显著性影响。

二、青年教师学生评教数据的统计分析

尽管从总体上说,同一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关于时间和课程都具有稳定性,但对青年教师来说,教学能力提升有个过程,学生评教成绩不应从一开始就是稳定的。那么,青年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有什么变化规律?由一个生手到一个熟练手需要多长时间?本文以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2007年至2010年引进的、入职以前没有高校教学经历的18位青年教师的学生评教真实数据为例进行统计分析。该学院2007年以后引进的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学院建立了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与激励机制,新教师入校第一年在导师指导下授课,青年教师把站稳讲台作为首要任务,教学研究氛围浓厚,基本上没有消极应付的现象。给出18位青年教师前五个学期的学生评教成绩,根据总体上同一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关于时间和课程都具有稳定性的结论,不同年份入职的教师的学期以入职后正式上课的学期算起。将教师和时间(学期)看成两个因子,先对前四个学期的评教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因子A表示教师因子,因子B表示时间因子,A因子有18个水平,B因子有4个水平,以yij表示第i位老师第j学期的评教成绩,其中,αi表示教师因子的第i个水平的效应,βj表示时间因子的第j个水平的效应,建立如下的二元方差分析模型:

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前四个学期的方差分析表。从方差分析表中分析得到结果:教师的F比为2.32,Sig值为0.011;时间的F比为3.023,Sig值为0.038。结果表明,在显著水平ɑ=0.05下,教师和时间两个因子的sig值都小于0.05,教师和时间两个因子都是显著的。即:不同教师之间的学生评教成绩有显著差异;对同一教师来说,不同学期的学生评教成绩也有显著差异,这和老教师的统计结果明显不同。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到四个学期的效应值分别为:-0.89、0.055、0.055和0.78。即:青年教师前四个学期的学生评教成绩总体上逐步提高。五个学期的学生评教成绩仍按上述方法进行二元方差分析,得到的方差分析的结果为:教师的F比为2.375,Sig值为0.006;时间的F比为2.175,Sig值为0.081。从结果可以看出,将第五学期纳入计算后,教师因子仍然是高度显著的,但时间因子的显著性下降了。在显著性水平ɑ=0.05下时间因子就不是显著的了。上述18位教师中有6位教师从教只有五个学期,其他12位教师从教七个学期以上。对这12位教师第五至第七学期的学生评教成绩用前面方法一样进行二元方差分析,得到的方差分析表,结果为:教师的F比为2.014,Sig值为0.078;时间的F比为0.981,Sig值为0.391。从结果可以看出,此时时间因子的P值为0.391,远大于0.05,在显著性水平ɑ=0.05下时间因子不再是显著的。这说明这些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从第五学期起趋于稳定。

三、学生评教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启示

从上面对青年教师学生评教成绩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因子始终是显著的。也就是说,教师的内在素质是第一位的,而且从每个学期教师的评教成绩可以直观看出,第一学期学生评教成绩高的,以后也一直保持评教成绩领先趋势,这就说明,就教学能力来说,青年教师的选才是第一位的;其次,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来看,前两年稳步提高,两年后就逐步趋于稳定。这个结论与文献中总结的1~2年学习适应期、3~5年成型稳定期的结论相一致。

尽管本文是在仅对一个学院青年教师学生评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的,不同学校、学院的环境不同,良好的环境可以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但本文揭示的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青年教师培养,一要抓选才,把好入口关;二要从头里抓,特别要抓好前两年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关键期。青年教师的评教成绩高低关键在前两年。在前两年里,学校管理者应多组织新来的老师组织参观教学,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考核制度和激励竞争机制不断完善考核环节。具体措施如下:逐步建立完善教师队伍数据库,对青年教师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奖优罚劣。考核成绩与晋升评奖、转正、津贴收入等挂钩。正确运用激励和淘汰机制,对成绩突出者要宣传鼓励给予重奖,未达标者予以淘汰,及时帮助青年教师克服弱点、改正缺点、纠正错误。不断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和动力,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促使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加快。

[1]蒙斌.大学生网上评教数据统计分析及思考[D].天津工业大学,2012.

[2]樊顺厚,章素梅.学生评教成绩的稳定性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3.

[3]习恒珍.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天津工业大学评教学期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摄影作品选登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