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实证研究

2014-02-26曹培敏

教育观察 2014年32期
关键词:创造力权重美术

曹培敏

(南通市小海小学,江苏南通,226015)

一、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模式的引入

TIM模式是托伦斯提出的一种创造力培养模式,其本质是通过课堂教学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它由增强预期(Heightening Anticipation)、加深认识和理解(Deepen Expectations)和继续拓展(Keep it going)三个阶段构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在引入TIM模式时,教师必须将学生特点和美术课程特点综合加以考虑,对三个阶段中的实施策略加以调整,以保证模式实施的针对性、有效性,使之起到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在第一阶段增强预期中,美术教师应当通过课前教具的精心准备(比如名画、手工作品等艺术作品),幽默、有趣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表达,营造艺术创作的氛围等预热学生的“预期和期望”,引发“好奇心”和触发“想象力”,随后可以通过美术课堂教学主题的引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能够确定本堂课的目标,“引发创造动机”。在第二阶段加深认识和理解中,我们认为,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运用是这一阶段的关键因素。这个阶段可分为三个步骤来实施。第一步:可以结合美术课堂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联想,促进思维的有效发散,提升想象力。第二步:结合已有材料,引导学生收敛思维,确定自己美术课堂的创作重点,明确创作难点。第三步:面对美术创作,借助于前面形成的新认识,重新确定并执行新的美术创作方案。第三阶段为继续拓展阶段,这一阶段是课堂创造活动的延续和拓展阶段,教师要通过美术课堂教学的延续效应保持学生创造的欲望及活力,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进行美术创作活动。这个阶段是超越课堂、教材和教师的学习过程的,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美术课堂TIM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力培养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一)层次评价结构模型的构建

托伦斯的三阶段创造力孵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并极大地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即使在课堂教学完成后,他们仍然会保持足够的动力去学习,用各种创新的方法,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我认知,提升创造力。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创造力培养取向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就创造力评价而言,Williams(1993)早就提出创造力可以从流畅力、独创力、变通力、冒险力、挑战力、好奇力和想象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但是,我们认为,要通过一个指标体系来反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有效性,就应当将以上评价因素与学生的表现、作品及教师这三个美术课堂基本要素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客观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学生、作品和教师三要素的四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其中目标层即为“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A”;准则层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学生B1”“作品B2”“教师B3”,第二层为冒险力C1、挑战力C2、好奇力C3、……、逻辑性C11,第三层为指标层Di(i=1……41)。

图1 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判断矩阵的构建

我们邀请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采用Saaty教授提出的1~9标度法(见表1)对上述层次结构模型中的指标进行了两两比较,将要素之间的重要性关系数量化,构建了判断矩阵,具体见表2中的矩阵。

表1 层次分析中的1~9标度法及其说明

续表

标度标度说明倒数若元素i与元素j的重要性之比为aj,那么元素j与元素i重要性比为ai=1/aj,这样n个被比较的元素可以构成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三)求解特征(权重)向量及进行一致性检验

1.求解特征(权重)向量和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

求解特征向量也就是求解相对权重的过程,相对权重是一组要素对其上一层中某要素的权重向量。另外,通过下级指标与对应的上级指标的乘积,我们还可以确定指标对于总目标的权重。本文的相对权重及各层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见表3所示。

2.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CR<0.1的检验)

判断矩阵一致性较好时,权重才具有可靠性。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所有的CR均小于0.1,表明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表2 各层次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续表

表3 各层次指标的相对权重及对总目标的权重

数据来源:由作者根据判断矩阵计算。

(四)对小学美术课堂TIM创造力培养教学效果的评价

根据上述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我们编写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听课表,在为期半年的教学实践中,组织教师对美术课堂教学按照评价指标打分,各项指标以百分制计算,并将得分分值乘以指标对应的权重,获得单个教师单次课堂的评分,然后把所有教师的单次课堂分值加总,并取平均值,获得单次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最终,通过对TIM模式和非TIM模式教学的三次课堂(太空里的植物、叶子上的小血管、泡泡飞呀飞)的评分,我们得到了两组小学美术课堂创造力教学效果的评价数据,并绘制成图2。

图2 TIM模式与传统模式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对比图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在TIM创造力教学模式下,课堂的创造力培养效果要普遍高于没有采用TIM模式教学的一般美术课。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TIM创造力孵化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创造力也更具推广价值。

[1] 许树伯.层次分析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2] 朱铎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评价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

[3] 许绍双. Excel在层次分析法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

[4] L.Saat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 New York:McGraw-Hill,1980.

[5] 俞金梅.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

[6] 管单丹.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广西教育,2012.

[7] 林彩君.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

[8] Torrance E.P..An instruction model for enhancing incubation[J].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1979(1).

[9] Torrance E.P. &Safter,T.H..The incubation model of teaching[M]. Buffalo NY:Bearly Limited,1990.

[10] Torrance E.P. &Safter,T.H..Making the Creative Leap Beyond [M].Buffalo NY: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Press,1999.

猜你喜欢

创造力权重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权重常思“浮名轻”
创意美术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创意美术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创意美术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