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前景理论的会计舞弊研究

2014-02-26许娟娟

当代经济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舞弊前景行为人

许娟娟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 110000)

会计舞弊由来已久。数百年以来,会计舞弊问题一直困扰着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会计舞弊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并且影响深远。2012年美国公司最严重的舞弊形式就是财务报表舞弊,其对美国公司造成的损失超过100万美元(中位数),占到所有舞弊案例数量的22%,排名第一[1];我们无法确切地得到会计舞弊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但是仅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的重大事项违规处罚公告中,依据其所列示的信息亦可以“窥豹一斑”。根据国泰安数据库的统计,2000年至2012年间,证监会对近1800家上市公司进行处罚或者立项[2],其中涉及的舞弊金额是非常巨大的。会计史上每一次出现的重大会计舞弊案件,都激发了会计界对该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同时也促进了相关政策、制度和准则的修改和完善。

国外对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起步较早,其内容涉及会计舞弊的动因、识别、预防和治理等诸多方面;我国对舞弊的研究起步较晚,是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然而,国内外对会计舞弊的研究,大多基于“完全理性”假设之上,分析模式为“原因——结果”。这种研究模式,割裂了人的心理因素与行为,脱离了外部的经济环境,其研究结论多有失偏颇,对解决会计舞弊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文献综述

会计舞弊从属于舞弊,因而国内外关于舞弊动因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对会计舞弊动因的分析,国内外代表性的舞弊动因理论用于分析会计舞弊,形成了以下几种会计舞弊动因理论。

1.影响因子理论视角下的会计舞弊理论

会计舞弊影响因子的研究多来源于国外学者,该方面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一定数量舞弊案例加以分析,抽象出共性的影响因子,以此来解释会计舞弊产生的动机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建议。目前为止,该理论主要包括:会计舞弊冰山理论、三角形理论和会计舞弊GONE理论等几个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冰山理论(二因素论):是指以大海中冰山来比喻舞弊,将影响舞弊的客观因素比喻成冰山露出海平面之上的一角,而影响更大的主观因素则隐藏在海平面之下。三角形理论(三因素论)则是史蒂文·阿伯雷齐特(W.Steve Albrecht)在1995年提出的一种舞弊理论。他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由三大要素组成:压力(Pressure)、机会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对于舞弊行为的发生三者缺一不可。GONE理论(四因素论)是Bologua等人在1993年提出的,该理论是由四个英文单词的首位字母缩写而成,即G(Greed:贪婪)、O(Opportunity:机会)、N(Need:需要)、E(Exposure:暴露)四个舞弊影响因子,四者共同作用决定舞弊的风险程度。

2.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产权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侧重于对制度的分析,尤其是公司治理制度、产权制度等方面的分析,这为学者们进行会计舞弊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吕玉芹(2008)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等角度指出,信息不对称是经营管理者实施并掩盖会计舞弊的便利条件。代理人比委托人更具信息优势,同时由于双方订立契约的不完备性或者虽然完备却无法执行,代理人利己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舞弊就不可避免。[2]。綦好东(2002)认为,企业是一个契约网络结合体,股东、高管、政府、审计师都是舞弊的相关行为主体,公司治理是影响舞弊的重要方面。[3]颜永廷(2009)指出,我国缺失真正的会计信息市场需求主体。在我国,控股股东可以操纵会计信息,中小股东有搭便车心理,更由于体制僵化等原因,难以形成真正的会计信息市场需求主体。[4]

3.博弈论视角下的会计舞弊研究

博弈论学者通过构建会计舞弊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双方的最优策略来解读会计舞弊问题。秦江萍(2005)通过构建舞弊与监管者,监管者与政府支持之间的博弈模型,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舞弊蔓延的原因。[5]张作民(2010)通过对会计舞弊和证券市场监管进行博弈分析,提出了对监管者奖励,对舞弊者采取严惩措施的政策建议。[6]薄澜(2013)通过构建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会计舞弊与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两者的博弈关系和最优策略。[7]

综上所述,会计舞弊的三因素论、四因素论等理论开辟了舞弊动因理论研究的先河,对各类舞弊因素加以总结归纳,分析了舞弊主体的个性和共性特征。但这些理论多数停留在经验性的研究,对动因的论述更多是描述性的,对更深层次的实质问题没有探究。所以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其所总结的经验性因素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可能需要不断的补充所谓的舞弊因子,却不能根治“治标不治本”的舞弊顽疾。新制度经济学只是注重制度因素、规制理论以及公司治理层面的研究,对其中的信息不对称、契约、产权等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却忽视了对舞弊行为主体个体心理特征的研究。其分析过程也与舞弊的动因理论如出一辙,即“动因——行为”框架。博弈论通过简化场景、构建模型对舞弊者的心理进行了研究,但其研究始终基于“理性人”假设,虽然可以动态地分析舞弊,但却无法解释现实中的舞弊问题。

二、基于前景理论的会计舞弊产生动因的理论分析

虽然传统经济学以完全理性为出发点,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分析,但却忽视了心理因素对行为人的影响。

行为经济学既重视对个体心理的研究,又注重对经济学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运用,能够把握事物的全貌,探究事件背后的本质。本文拟应用行为经济学,在行为人为“有限理性”人的基础上,运用前景理论模型研究舞弊行为人的决策过程。

前景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和行为经济学大师特维斯提出的。前景理论是建立在实验观察基础之上的,该理论认为,决策者在对收益和成本进行评估时,比较的并非价值的绝对变动数,而是更关注价值相对于某一参照点的变动。面临损失前景时更愿意冒险赌博及风险偏好,而面临收益前景时更倾向于事先确定收益及风险规避。前景理论的基本形式为:V=∑(Pi)V(ΔXi)。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选择时所比较的是主观预期及主观认为的收益Vi与其发生的心理概率Pi的内积。前景理论规定了两个函数即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

(1)价值函数。价值函数具有三个表征:参照依赖、损失厌恶和敏感度递减。

参照依赖:价值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点而言的“损失”或“获得”,参照点将会影响行为人的判断,在参照为“获得”或是参照为“放弃”时,事物之间的替代率会发生相应改变。

损失厌恶:“等量的损失要比等量的获得,对人们的感觉产生更大的影响。”(Kahneman&Tversky,1973)。[8]人们对于等量损失和等量收益具有不同的敏感度,及损失所带来的痛苦远远超过收益所带来的快乐。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中所说的损失厌恶。

敏感度递减:“敏感性减少的状况在人的认知领域中无处不在”(Tversky&Kahneman,1979)[9],不论是获得还是损失,其边际价值随价值量不断增大而减少。

(2)权重函数。在前景理论中,每一个价值函数都被乘以一个决策权重,该权重并非客观概率而是行为人根据主观感受推断而得的。根据卡尼曼和特维斯的论述,权重函数具有如下性质:一是决策权重是一个关于概率的增函数,且π(0)=0,π(1)=1。二是决策权重具有亚确定性。亚确定性表现为对于小概率事件来说,决策权重是次加性函数,及对任意的P,p<π(p).三是决策权重具有亚比例性。表现为,该公式表明:行为人在决策的过程中,倾向于对小概率事件过度加权而对大概率事件加权不足。相对而言,那些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事件被赋予了较高的权重,而发生可能性较大的事件被赋予较小的权重。

根据前景理论,笔者认为,会计主体基于如下效用函数最终做出是否进行会计舞弊的决策。设会计主体通过舞弊行为可能获得的不同收益为xi,其概率为pi,可能承担不同成本为yi,其概率为qi,只有当其主观认为实施舞弊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进行舞弊,即:∑∏(pi)V(Δxi)>∑∏(qi)V(Δyi)

其中,Δxi=xi-x0,表示收益xi相对于参照点x0的变化值。同理,Δyi-yi-x0,表示成本yi相对于选定参考点y0的变化值。会计主体通过舞弊行为可能获得的收益和可能付出的成本如下表所示。

表1 舞弊的收益与成本表

舞弊行为人在进行决策时,需要对效用函数中的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进行评估。由于行为人关注的是价值相对于参照点的变动而不是价值的绝对变动,因此,在对价值函数的评估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参照点。由“锚定心理”可知,行为人倾向于将熟知的其他会计主体的信息作为起始值,这些起始值就像“锚”一样使最后的判断向其靠近,从而影响参照点的确定。在确定了参照点之后,行为人需要对其现状进行评估,其中风险偏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对权重函数的评估中,由于锚定效应的影响,行为人倾向于给舞弊收益赋予较大的权重,而给舞弊成本赋予较小的权重,从而导致舞弊行为发生。

1.对价值函数的分析

在对成本和收益进行评估时,会计主体关注的并非是价值的绝对数,而是基于某一参照点的相对数。其在对舞弊收益和成本进行判断时,常会选取参照水平及参照点作为一个参考依据。而参照点的确定要受到“锚定心理”的影响。根据锚定心理可知,会计主体会以其所处的环境或其他熟知的企业或个人为参照。会计行为主体对成本和收益的估测以参照点为依据,如果确定的参照点方向有误或存在偏差,对成本和收益的估测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偏差。

锚定心理会对会计主体的职业道德观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参照点的确定。如果会计主体处于诚实守信的环境中,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一般不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进行舞弊;如果会计主体处于行业风气不佳,社会不良风气盛行的氛围中,此时,他就会以同行业或同地区其他公司的表现作为锚来确定参照点,将舞弊收益视为可获得收益,加大舞弊的可能性。

在确定了参照点之后,会计行为主体需要对现状进行评估。如图1所示,在参照点O之上被视为获得,在参考点O之下被视为损失。由前景理论可知,行为人在处于损失区域和处于收益区域时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人们面临损失前景时更敢于冒险及更加偏好风险,而面临收益前景时更倾向于接受事先确定的收益及更加规避风险。从图1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处于损失区域的曲线其斜率大于处于收益区域的曲线。反映了会计主体对损失的变化比对收益的变化敏感。也就是说,行为人倾向于给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赋予更大的价值,且不愿放弃这种既得利益,这种心理叫做“现状偏见”。如果会计主体认为其现状在参考点0之上以及处于收益状态,就会采取风险规避态度不进行会计舞弊。如果会计主体面临失去已有利益的危险,及处于损失状态的,由于受“现状偏见”心理效应的驱使就会冒险一搏,进行会计舞弊以维持其现状。我国《证劵法》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并且下一年度公司无法扭亏为盈,就会面临暂停上市或退市的风险。因此,当会计主体经营业绩欠佳,面临被退市的风险时,其处于图1中的损失区域,由上述分析可知,处于损失区域的行为人为了维持其现状更有可能冒险。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为了维持其上市资格,就有可能铤而走险进行舞弊。

图1 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 图2 前景理论的决策权重函数

2.对权重函数的分析

在上述函数中,每一项价值函数都要乘以一个决策权重Pi或Qi,如图2所示权重函数即图中的曲线并非客观概率,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和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二者共同影响着权重函数。图2中,直线表示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曲线部分为权重函数。当事件发生的概率较小时,如图中P点左侧部分,决策权重大于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当事件发生的概率较大时,图中p点右侧部分,决策权重小于其客观概率。由于“锚定效应”的影响,行为人倾向于将连续事件作为其决策的参照点,连续事件为小概率事件落于图2中P点左侧,由前景理论可知,行为人不仅会高估小概率事件,而且还会高估连续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低估独立事件的发生概率。由于会计主体高估连续事件的概率,如果以前曾实施过舞弊行为却未被发现,就会以从前的经历为参照点,认为若继续进行舞弊还是不会被发现;由于会计主体低估独立事件的概率,会想当然地认为在舞弊的人员中被发现和处罚的毕竟是少数,自己也不会被发现。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舞弊者就会错误地认为舞弊被发现的几率很小,给舞弊成本赋予较小的权重,冒险进行舞弊。

“锚定心理”的另一特点在于,显著的现象更易于在人们头脑中留下印象,人们易于将这些现象作为自己决策的参照。如果会计行为主体周围的个人或单位有过舞弊行为而未被发现,这属于小概率事件,落于图2中P左侧,由于对小概率事件的高估,很可能使该会计主体以此为参照,将未来的舞弊收益视为可获取收益,从而给舞弊收益赋予过高的权重,导致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结论与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舞弊行为人在进行决策时,以“有限理性”为基础,其在对舞弊收益和成本进行衡量的过程中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从而使其偏离理性的轨道。对舞弊的治理,应从内因入手,正确引导行为人对参照系的选择。(1)应该加强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应当重视对未来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会计道德、价值观念。(2)企业应当培育良好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与个体道德观紧密相连。培育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助于建立内部锁定防线,降低舞弊行为的发生。(3)监管机构应制定合理的法规政策,规范市场运行秩序。通过外部因素改变行为人的风险偏好、影响行为人对权重函数的评估,进而影响舞弊发生的概率。政府部门制定的某些政策会诱导行为人采取非正常的手段以达到业绩要求。例如,《证券法》中有关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退市的规定。当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时,为了不被暂停上市或退市,很可能采取舞弊行为来粉饰业绩。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法规政策时,应当考虑指标要求可能产生的锚定效应。监管部门在对企业进行考核时,不应只强调财务指标,应当更加关注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解决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问题;加强外部审计师及注册会计师职能的发挥。(5)适当提高对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以加大行为人对舞弊成本的估计。

[1]ACFE REPORT TO THENATIONS on Occupational Fraud Abus e[R].2012:4.

[2]吕玉芹.对我国企业会计舞弊的探究——基于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师,2008,(6).

[3]綦好东.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2002,(6).

[4]颜永廷.会计舞弊私法治理浅探[J].财会月刊,2009,(6).

[5]秦江萍.企业会计舞弊及其控制: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J].财经论丛,2005,(7).

[6]张作民.证券市场会计舞弊与监管的博弈分析——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0,(9).

[7]薄澜,姚海鑫.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与外部审计的博弈分析—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3).

[8]Kahneman & Tversky,On the psychology of predic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73,80:237 -257.

[9]Kahneman D,&Tversky.A ,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s,1979,(47).

责任编辑:惠风明月

猜你喜欢

舞弊前景行为人
自杀案件如何定罪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舞弊行为人特征分析
论过失犯中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
论故意不法先前行为人的作为义务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