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海炼化:碧水蓝天好生态

2014-02-26黄仲文梅辽颖

中国石化 2014年7期
关键词:镇海炼油炼化

□ 文/图 本刊记者 黄仲文 梅辽颖

经过20多天的精心哺育,小白鹭终于破壳而出,毛茸茸的小身体不时从妈妈的怀里向外探望、从妈妈嘴里抢食,萌态十足。这是镇海炼化将化工装置区大量白鹭筑巢、栖息的场景通过高清视频向公众现场直播时的画面。视频一经上网就被网友大量转发,大呼“国家地理频道”应该来录“炼油化工版的白鹭故事”。

白鹭栖息之所位于镇海炼化装置区边近2000平方米的小树林里,距离这片小树林不足470米的炼油、化工装置,不足150米的油罐区正在经历停工、检修和开工。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大白鹭、小白鹭以及牛背鹭、夜鹭、池鹭等鹭鸟是对环境较为挑剔的候鸟,几百只鹭鸟来此筑巢安家、生儿育女,说明装置开停工以及检修丝毫没有对它们造成影响。

“我们在创造财富价值的同时,始终坚持把安全环保工作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自觉践行绿色低碳、节能降耗理念,努力做到生产绿色、产品绿色、排放绿色,积极创建无异味工厂,各种鹭鸟在炼化厂里筑巢、下蛋、孵化、成长、嬉戏,是对我们环保工作最好的肯定。”镇海炼化总经理张玉明说。

检修改造通过三重环保关口

7月3日,历经45天的检修改造,镇海炼化乙烯裂解装置正式转入开工准备阶段。 没有异味噪声,没有高架火炬排放,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装置通过了停工、检修、开工三重关口的环保考量。

□ 白鹭养儿育女的乐园。

今年是镇海炼化的检修年,检修改造分成两个阶段,总计半年时间。其中,百万吨乙烯是建成运行四年后的首次大修,重要性不言而喻。镇海炼化从2013年起就着手大修的HSE策划工作,对各装置停工检修内容进行了预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价。对停开工方案中的安全、环保、职业卫生和消防专项内容审查慎之又慎。

乙烯高架火炬是装置在开停工和紧急情况下,实现物料安全排放而设计的,一般乙烯装置在开停工过程中需要燃烧高架火炬。为了将停工对环境质量影响降至最低,镇海炼化明确绿色低碳的停工目标,制定周密的停工方案和实施细则。他们在停车前安装总长8000米的临时管线,把停工过程中不合格物料置换到指定罐区,这些资源不但没排放还进行了回收利用。停工首日,通过技术手段回收物料2300多吨。

停工吹扫最容易产生异味。各检修单位制定严格详细的密闭吹扫方案,给汽、钝化、除臭、吹扫等工作落实到人,20余套检修装置没有发生污染环境的环保事故。烯烃部首创“气囊封堵法”,用气囊封堵80个污水井入口管线,对围堰内地面污水井的入口管线进行封堵。达到隔离地下污水井,保证装置内污水井密封的目的。

每个工作日,国内首台毫秒级在线质谱环境流动监测车都要在厂区、厂界“执勤”。该检测车响应速度仅需0.2秒,监测因子囊括常见化工企业的所有污染物,比人的嗅觉更加灵敏。 镇海炼化加强停工期间对环境的监控及管理,根据装置密闭吹扫流程、除臭剂使用方案及污染物性质,确定了7个重点污染源监测点。停工期间,流动监测车加强巡查,严格监测控制,监测数据与地方联网,实现公司周边环境投诉同步监测。

□ 液化气装瓶站旁树林里休憩的牛背鹭。

“碧水蓝天”进行时

6月26日,镇海炼化90万吨/年催化汽油脱硫装置进入氢气气密阶段,开工试车工作进展顺利。90万吨/年催化汽油脱硫装置投用后镇海炼化催化汽油脱硫能力达到240万吨/年,全部的催化汽油都能得到脱硫处理,具备了汽油质量升级到国五标准的能力,为下半年浙江省汽油质量升级做好了准备。

镇海炼化实施以“资源高利用、低能耗、低排放”为目标的节能减排工艺路线。从规划设计开始,选择先进的设计理念、清洁工艺和综合利用技术,建成国际先进的全加氢炼油流程,实现了原油资源的深度加工和高效利用,用清洁生产带动油品升级。

镇海炼化逐步完善形成了“高利用型内部产业链”,在生产工艺流程上最大限度地做到物尽其用。其中,通过“炼厂干气—氢气—乙烯裂解原料”产业链,实现了炼油化工能源资源的优化利用,仅乙烯、炼油中氢气、蒸汽的综合利用,就可减少能源消耗15万吨标煤/年。针对高含硫、高酸值的劣质原料特点,公司不断完善全加氢的清洁生产工艺路线,降低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产品中的硫和烯烃含量,成为国内唯一全加氢型炼化企业。按原油加工量2200万吨/年计算,可减少污水量55万吨/年,减少碱渣约4.5万吨/年。

在环保工作良好的基础上,镇海炼化对环保风险进行再分析和再梳理,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和提标改造、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检测与控制、异味治理及环境风险防控等,统筹策划近三年的节能减排、环保治理项目。镇海炼化2013年至2016年计划安排实施22个“碧水蓝天”环保减排项目。其中,3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脱硝、炼油电站补充脱硫脱硝改造、乙烯动力中心CFB锅炉烟气脱硝脱硫改造、芳烃公路装车等VOC增设回收设施、炼油污水处理场改造等五个项目投资均超亿元。镇海炼化全面细化 “碧水蓝天”环保专项治理项目的实施计划,逐周逐月追踪进展情况并落实考核,所有项目均有序展开。

6月26日,镇海炼化乙烯动力中心3号CFB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后投入运行,这样,乙烯动力中心新建脱硝系统及5套脱硫设施全部改造投用,预计每年二氧化硫减排量约2500吨,NOx减排量约3000吨。目前。镇海炼化电站9台CFB锅炉的烟气脱硫脱硝改造收尾工作已在6月底完成。改造后的锅炉外排烟气将全部达到国家最新标准的要求,并实现一炉一塔配置,取消烟气旁路。

“这里的环境比公园还要好”

镇海炼化厂区的“白鹭园”与液化气装瓶站仅一墙之隔,大部分树上都有鸟巢,几百只白鹭、牛背鹭、夜鹭、池鹭在蓝天白云中飞翔、在绿树梢头上嬉戏欢叫,和背后的炼塔、油罐形成了和谐美妙的画面。7月开始,以“白鹭园”为背景的公益广告片《白鹭篇》在中央电视台各频道播出,蓝天、绿草、白鹭和炼油装置构成一幅唯美画卷,美丽的画面让全国观众对石化企业的生态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位媒体记者在《钱江晚报》上写下这段文字:“去年11月去镇海炼化采访时,记者曾看到一部宣传片叫《让白鹭告诉你》。宣传片里,成群白鹭高飞的画面很美。但当时还是忍不住嘀咕:化工区还能让候鸟驻足,不太可能吧?昨天的实地探访,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和记者朋友一样,大多数人对石化企业知之甚少。为了让社会公众了解炼油化工企业,镇海炼化与镇海区委宣传部联合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他们通过网络门户、微博发布通告等方式,公开邀请公众代表走进生产厂区。自去年1月份起,已经成功举办46期,先后有网民、“绿丝带”环保志愿者、村民(居民)、老干部、教师、青年代表等2000多人进厂参观,实地感受企业安全环保等工作,解除心结和误解。

公众开放日活动并没有因装置检修而中断,在检修期间,公众代表们没有感觉异常。宁波民间环保组织“绿丝带”志愿队参加过4次开放日活动,负责人郁振伟说:“我要求志愿者带着问题去查,可镇海炼化的回答是我不怕查!”

离镇海炼炼化最近的棉丰树村村民俞建浩说:“我们村有1500来人,最长寿的104岁,现在年纪最大的97岁,90岁以上的有20多个,80岁以上的有108个。”

猜你喜欢

镇海炼油炼化
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智能油田/智能炼化建设》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郑镇海:做中韩交流“民间外交家”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环境雕塑在共有空间中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