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探索
2014-02-26李子君
李子君
“90后”是指出生于1990年1月1日到1999年12月31日之间的中国公民。在中国经济腾飞、信息化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似乎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天之骄子”的标签,他们接触到比以往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他们被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影响,他们的很多思想和行为是50年代、60年代,甚至70年代的教师所无法理解的,因此当2008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入学后,我们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始面临着新的挑战,2008届以后的“90后”大学生注定让德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对于德育教学展开新的探索和思考。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1多为独生子女,倍受家人呵护,自我意识较强
1978年,“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此后进入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中开始普遍实行。到了20世纪90年代,“计划生育”已经从政策实施最初的硬性规定成为了年轻父母们坦然接受并且主观上认可的生育政策,大部分家庭只要一个孩子,这也就使得9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几乎都是家人的掌上明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对其倾注所有的关心和爱护,不让他们受到一点委屈和伤害。毫不夸张地说,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相伴,他们对于“集体”、“合作”、“分享”、“奉献”这些词汇的体会并不深刻,相反,独生子女更显著的特点是自我、孤僻、叛逆和任性。
2成长环境复杂,个性鲜明张扬,想法另类独特
“90后”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最辉煌时期出生和成长,同时他们的成长也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改变,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国际间交流日趋频繁,他们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也拥有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电视、手机、互联网为他们传递最新鲜的信息,汽车、美食、宽敞的住房让他们的生活便利舒适。在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满足的前提下,“90后”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念,他们不愿意人云亦云,更不甘心随波逐流;他们渴望与众不同,希望被人关注,于是“90后”都变得个性十足,自信张扬,喜欢标新立异,常有惊人的想法的言论。例如1991年出生的郭美美,其通过微博多次炫富的行为饱受诟病,而郭美美事件绝不是个体事件,这类事件如今已经屡见不鲜。
3自信与脆弱共存,独立与依赖结合
“90后”从小就是在家人的宠爱和赞美声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由于家长对孩子过于疼惜,因此他们很少受到家人的批评与责备,一般情况下,家长最多告诉他们下次不要这样说这样做了。更有甚者,在影视剧和现实生活中都有所体现,有时孩子做错了事,还会得到长辈的赞扬,乃至鼓励孩子要更加霸道,对惹他不高兴的同学就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在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下,孩子也形成了一种畸形的自信和自我意识,他们认为自己想的做的都是对的,固执己见,不听取他人意见,以至于到了一种自负的程度。而与此同时,“90后”又十分脆弱,他们做惯了家中的“小太阳”,凡事都有家长为其撑腰打伞,一旦在学校被教师批评,或者在求职时碰了钉子,更容易一蹶不振,感觉自己失败和无能,从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分析
1道德观与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
新中国成立后,出生于50、60、70年代的人生长环境相对简单,从小受到的道德教育也是比较传统和正面的。例如,50年代的人极具爱国情怀,60年代的人注重集体主义,70年代的人也是从小听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他们更加具有奉献精神和合作意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80年代的青少年便开始广泛接受多种文化的冲击,到了“90后”这一代人,他们成长于新世纪,是我国社会经济变革最为巨大的时期,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加宽松和开放,信息传媒技术飞速发展,海量的信息使“90后”的思想更加活跃,但是良莠不齐的信息也无疑对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在高度开放的社会和时代,本土文化与取向各异的外来思想冲击碰撞,如果年幼的“90后”无法恰当取舍,将会出现价值观错位、道德观混乱的的后果。
2家长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压力下忽视了家庭德育教育
“90后”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为“90后”少有兄弟姐妹,奉献、分享、合作的意识很难靠自己树立起来,所以需要父母长辈在潜移默化中向其渗透和灌输。但是普遍的现象却是:父母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备感压力,每天都会在工作上倾注相当大的精力,于是鲜有陪伴子女的时间,加之只有一个掌上明珠,更是对儿女极尽宠爱,好吃的好玩的想让孩子完全独享,不舍得亏待孩子一丝一毫。于是,不要说“分享精神”,即使自己的要求已经得到家长的满足,还企图得寸进尺,更进一步。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小,长大后就会懂事,殊不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当孩子的道德观完全形成后,就悔之晚矣。
3个别德育工作者责任心缺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说十句不如做一次更让人印象深刻,因此作为德育教师,首先自己具备怎样的品德是十分关键的。然而事实上,教师也是普通人,普通人都有德行优劣之分,教师也一样。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从众多媒体获悉很多教师失德的案例,作为一校之长,带多名女学生在宾馆开房,虽然事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却难以弥补小学生遭受的伤害。这些披着教师神圣外套的人,离开课堂却做出令人发指的恶劣行为,试想:这样的教师能够为学生做出怎样的表率?如何能够让他的学生成长为道德规范、品性健全的优秀人才?
三“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探索
1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道德典范
面对“90后”大学生的很多行为举止,50、60甚至70年代的教师都感到难以理解,无法与之思想沟通,但这不构成降低德育教育标准的理由,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及能力指导,要求教师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便能够贴近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清自我,塑造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均不可忽视。第一,在言传方面,教师要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通过直观、正面的表达方式,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传达给学生。切忌生搬硬套、空话连篇。第二,在身教方面,教师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课上课下、生活工作、人前人后、语言行为都要表里如一,做一个受人尊敬的道德榜样,让学生以像老师一样为荣,希望和教师一样优秀,自然而然地去模仿,进而靠近榜样的形象。
2把握学生特点,构建网络德育平台
据第30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12年,我国即时通讯应用的网民占有率达到82.8%,用户达到4.45亿,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已成为“90后”的重要交流方式。而网民中博客、空间、微博的使用率均超过50%,在网上,“90后”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情感更为真实,他们乐于通过网络记录生活、发表观点,每天登录自己的个人主页已经成为众多“90后”必做的功课,因此,如果教师能够把握这一特点和趋势,将德育课堂在网络平台构建起来,通过建立QQ群、开通德育教学空间、注册德育课堂微博账号让学生关注并参与讨论,通过这些平台以幽默、风趣、符合“90后”心理特点的方式渗透德育内容,吸引学生的点击和关注,并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隐性问题,在线教育引导,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因材施教
“90后”的孩子平等意识特别明显,希望与他人,包括教师身处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而不想做教师的附属品,同时他们渴望得到尊重,他们有着极其强烈的情感需求,每个学生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心理诉求。因此作为德育教师,应该把如何改进自己的德育教育方式作为一个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学生不会相信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教师所说的任何话语,更不会配合一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老师开展教学工作。只有当师生之间真正实现了互相尊重,平等对话,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知道老师是为了学生好时,教学工作才会顺利开展,教学效果才能有效体现出来。
4学校、社会、家庭有效结合,打造立体化德育网络
学校是教育的前沿阵地,但绝不是唯一的阵地,都说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可见,学校、社会、家庭对于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倾注再大的精力,学校投入再多的成本想要在德育教育上取得显著的成效,一旦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上看到的都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正反错位、善恶混乱的现象,那么必然会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怀疑,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此外,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当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要学会与同学团结协作,在宿舍与室友和谐相处,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时,如果家长给孩子灌输的理念是“在集体生活中不能吃亏,处处都要比别人强”的话,可想而知,学校的德育教育必将付之东流。因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重视起来,为了孩子的将来,共同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光映.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的原因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3).
[2]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3]林良盛.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教育引导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4]滕飞.“90后”大学生的特征分析和高校育人工作的对策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