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改革开放时期广东党史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2014-02-26陈弘君
陈弘君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又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这35年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定要把它研究好、编撰好。
一、要充分认识编撰改革开放时期广东党史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是中国新的伟大革命。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调研就选择到广东,他说:“这一段重要历史是广东的光荣”。因此,我们所要做的事情——研究、编撰改革开放时期广东党史,就是非常光荣的事业。我们不要小看编撰历史这项工作,司马迁编撰历史,至今2000多年了,人们还经常提到他,颂扬他。研究、编撰好这35年广东的历史,不仅具有重要存史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为现实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我们很难成为司马迁这样的人,但我们可以向他学习,可以努力做好与他同样所做的事业。我们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努力把它写成上乘之作,甚至传世之作。
二、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相关知识
一是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二是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重要文献。我们党曾经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做出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全党所公认。这是我们研究与编写党史的基本依据,我们必须坚持。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历史和理论都是向前发展的,正式作出建国后的历史决议以来的31年间,七次党代会(十二大至十八大)和江泽民在纪念建党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大会上、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胡锦涛在纪念建党85周年座谈会上、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精辟地评述了党的历史,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作了重要的阐述。许多重要观点、论断都是《决议》精神的继承、充实、完善和发展,这有助于党史研究的创新,有助于发掘新的史料,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决议》的观点,有助于对历史过程和历史经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这样的深化和发展,有利于党史研究的成果更加符合历史的实际。包括学习我们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的历次党代会文件汇编中的改革开放时期部分。
三是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史,涉及许多新的理论和知识。我们需要掌握和准确认识国内外有关经济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要认真学习钻研相关学科的专业著作和研究成果,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以弥补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要认真借鉴和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三、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指出:“党史研究不能停留在堆积史料、罗列档案、引述文献的层次上,应当有相当的思想之‘核和理论之‘魂”,“只有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才能保证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真正实现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应用史料,才能正确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揭示事物的本质、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明辨是非。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避免我们的著作成为史料、档案、文献的堆积,才能做到高屋建瓴、见微知著,这样的党史研究成果才能让人感到有新意、受启发,才能真正起到资政育人的作用。
理论指导,对于选拔和运用材料十分重要。人们所讲的党史,包括两种含义:一是过去的事实本身;一是人们对过去事实的记录和认识。党史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包括新闻工作者和一切文字、摄影、录像等工作者的工作,都是对过去事实的记录和认识。我们党史工作者所能够做的,包括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这种记录和认识。既然是一种记录和认识,就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全部的历史事实。因为它不可能不带有人的主观性和选择性。
十年“内乱”,使党史研究事业遭到了践踏。“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狭隘的阶级斗争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一刀切盛行,凡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是坏的,贫下中农、无产阶级一切都好。以“两条路线斗争”划阵营,站在正确路线一边的人,就没有错误;站在错误路线一边的,就要批判。结果,党史变成反科学、莫名其妙的政治产品。拨乱反正以来,人们期盼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告诉人们真实可信的党史,总结出令人折服的、确实能够启迪人的历史经验。也有人认为研究历史,史料怎么说就怎么写,用不着以什么主义来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就是带上框框了,写出来的历史就不客观了。
那么,党史研究工作者怎样做才能够满足人们要求真实可信的历史的愿望呢?是否就不要有任何立场、观点,不要以任何理论作指导了呢?
并非如此。其实,不用说党史工作者不可能把这林林总总的事实全部都写入党史,就是跟在一个书记身边的人,也不可能把书记的一言一行全部记录在案。即使记录了书记的言行,也不可能记下副书记、常委、委员和所有党员的言行。作为记录员的记录,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和选择性的。包括新闻记者,也不可能一件件事都予以报道,只能是有选择的报道。历史不是有闻必录,不可能有闻必录。不是流水账,是要有所选择的。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史料本身就是带有主观性和选择性的。作为党史工作者,更不可能不带有主观性和选择性。因为写党史,不可能把党的所有活动,不用说几十年、几年、一年的活动全部记录下来,就是一天的所有活动,也不可能全都写入党史。
究竟我们应该写哪些,不写哪些?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观点来认识和选择的问题。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和人物,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历史的感悟能力,作出分析、判断、推理和解释。同样是反映中国人权问题的报告,我国与美国写出来的,就迥然不同。根本原因就是立场、观点不同。因为他们不是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而是带着不纯的目的来写报告的。对于1976年的四五运动(天安门事件),官方文件或领导人讲话都断定它是“反革命事件”;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给以平反,后来写党史都对这一事件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褒扬。为什么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同样是因为看问题的立场、理论观点不同。
又比如怎么看待我们党委、政府领导地方建设和改革的功过是非?是单纯看生产总值?还是经济增长与结构、效益都要衡量?是单纯看上了多少项目,还是上项目与资源、环境保护都要兼顾?是单纯看经济建设,还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要考察?如果我们脑子里有了科学发展观,从收集资料开始,就会比较全面地收集,全面地考察历史。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对今天就更有借鉴意义。
如《人民日报》2003年9月15日头版发表长篇概括史来贺一生历史的文章《共产党人的楷模——史来贺》。如果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这种文章,写“文革”这一段,可能就会写他如何组织学习毛主席语录,如何抓阶级斗争,“抓革命,促生产”。这篇文章却没有这些内容。这一段是这样写的:
“文革”期间,有人到刘庄煽风点火搞串连。史来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村里规定:“谁离开生产出外串连不记工分、不发盘缠;贴大字报,集体一分钱不报销。”那时最时髦的口号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史来贺说:“咱农民没苗咋吃饭?谁要草就叫他吃草好了,咱要除草留苗。”史来贺领着全村男女老少顶着压力搞生产,先后办起机械厂、面粉厂、冰糕厂、食品加工厂等,使刘庄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工养农、全面发展、五业兴旺的新格局。
写搞政治挂帅和冒着风险抓生产两种写法,可能都是有事实根据的。文章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这就存在用什么观点来选择事实材料的问题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点为指导,分析、选择的结果就大相径庭了。这就要求研究者、编撰者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准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史料和以往的论断进行分析研究。既要勇于坚持真理,秉笔直书,努力揭示被尘封或被掩盖、被歪曲的历史真相,又不能带有任何主观主义色彩,不能凭个人好恶甚至个人成见、政治偏见,人为地、想当然地得出结论,更不能任意杜撰和虚构。假如说史来贺在“文革”中并没有那样的态度,并没有顶着压力搞生产,就不能那样写;即使他说了一句“咱要除草留苗”,但如果整个“文革”期间,他也是随波逐流,没有认真抓生产,也不能以全盘肯定式的写法。不能因为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你就可以抓住一些细枝末节的材料,来个全盘肯定的叙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准,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特别是以主要事实为依据,而不是以细枝末节为依据,作出科学、公正的结论,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要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那么,写党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史,坚持以哪些理论为指导呢?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世界观方法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且已被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理论,理应成为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比如应用世界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观点来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运用这一观点,就使我们善于分析历史事实的具体存在和内在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动态考察历史现象的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又比如应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它引导我们既不脱离现象去凭空认识事物的本质,又不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透过历史现象去抓住历史的本质。
二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化。这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不仅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更是影响我们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方向、科学总结和正确评价党的历史的坐标和依据,是我们观察和评价各级地方党委工作的显微镜和参照系。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运用。
三是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最基本的过程和最一般的规律,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是我们进行研究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具体规律,它可以为唯物史观提供具体内容。唯物史观和史学理论之间是一般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它们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对于党史研究的指导作用,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四、做好史料的搜集、选择和运用工作
总的要求必须全面地搜集史料,忠实地运用史料,但不能简单地将史料与历史真相划等号,要善于从事物的联系中、从带方向性、决定性的事物中去把握历史及其规律。
搜集资料、选材、鉴别、考辨和运用的基本要求及方法是什么呢?
(一)研究资料的搜集,要提倡竭泽而渔的精神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进行党史研究,就是从史料出发,运用史料去说明、阐发党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活动。没有史料就无法再现历史。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①因此,史料对于党史研究者来说,是最宝贵的资源。党史研究的第一步就是搜集史料。尽可能全面、完整,是党史资料搜集工作应该追求的目标要求。要做到全面搜集是不容易的,做到把相关资料滴水不漏地掌握到手,有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必须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尽力去实现这一目标。搜集材料、占有材料越全面,我们对历史事实的把握就越全面,所作出的结论就越能站得住脚。根不深,本不固,枝叶必不茂。因此,确定党史编写任务之后,就要最大限度地收集与之相关的材料。力求资料的完整性,以写清楚地方党史的全貌。要作出历史的结论,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历史规律,也必须从全部事实总和中引出,必须在把全部材料考虑在内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搜集和掌握史料,既包括正面的,又包括侧面的、反面的,既包括档案文件、报刊文献,又包括历史当事人、见证人的回忆资料,等等。这一工作必须抢时间,尤其是由于自然规律使然,当事人和见证人日渐减少,健在者记忆力也日渐衰退,如果不抓紧征集他们头脑中的“资料”,就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这是刻不容缓的工作。我们昨天请李美清等老同志来讲课,他们讲的很多内容就是我们要征集的史料。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广东改革开放决策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要确定搜集党史资料的正确目标和途径。一是通过已有成果和线索寻找搜集党史资料的目标和途径。要善于利用目录著作。二是以档案馆作为搜集党史资料的基地。档案十分重要,要作为重点来查找。三是以图书馆作为搜集党史资料的重要目标。四是主要领导人、史事的参与者或知情者是搜集党史资料的重要对象。即使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字记录比较多,口述史料还是能够补充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起到与文献资料和实物史料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作用,以弥补文献资料和实物史料的不足,使我们的著作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更具说服力。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可能由于受访者的记忆错误或主观选择而与历史事实有所出入。尽管如此,口述史料搜集得越多,经过比较,其可信度也就会越高,其客观性也就越能够体现出来。五是建立资料卡片,注意平时随时留心积累。如现在发生的事情,现时的资料都收集起来,可省时省力。现在的媒体报道,我们要及时收集和整理。要有勤于搜访和虚心求教的精神。
只有占有有关问题的全部资料,才能够也才敢于作出判断,并且这样的判断也才有几分把握。不能全面掌握材料而轻下断语是很危险的,往往有因一条重要材料的遗漏而置人于尴尬之境的事情。
(二)做好史料鉴别工作
研究者只有对史料进行解释或者批判的权利,而没有直接更改史料原文的权利。史料对于党史研究者来说,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神圣尊严。研究者没有权力去更改史料,运用史料必须做到忠实与准确,这是要遵循的起码原则。但忠实和准确,并不等于随手拈来的都当是宝贝。
史料可分为原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般来说,原始史料是有关历史事件的文物和当事人直接记录的史料;二手史料是对有关历史事件,由后人转述记载而非由当事人直接记录的史料。就党史研究的价值而言,原始史料要高于二手史料。
史料是真伪正谬混杂的,从史料到历史,中间还需要经过一系列考证、分析、综合、批判、研究的工作。因为具体历史资料所反映的只是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是真相还是假象,是否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还有待于进行认真分析。由于历史资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要想说明任何一种观点几乎都可以找到一定的根据。而史料的鉴别、考证是一切研究最必要的基础工作。只有弄清楚史料的真实面貌、史料所反映的历史真实性以后,我们的分析、综合才能站得住脚,我们的研究才有牢靠的基础。
研究者总是抱着某种目的或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支配下进行研究的,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一旦发现某些史料迎合了自己的主观先见,就如获至宝,忘乎所以,忽视了对它的鉴别和考证。有的新手并不是带什么观点,只是史料怎么说,就怎么去综合概括、分析归纳、抽象推理,至于史料本身的真伪正谬、可信程度如何,则根本不去考虑。这种研究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
一定要搞清楚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对待史料不要盲目相信,要作分析、批判,待弄清其真实性后再定取舍。
党史资料的鉴别,一般采用的是两种方法,即阶级分析法和考证法。这里所说的考证,是指对党史资料进行鉴别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考核辨证,找出党史资料真伪的依据。
史料考证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考证史料本身的真实面貌,二是要考证史料与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
考证方法之一是辨别真伪。要辨别是否存在内容失真、名称失真、作者失真、时间失真的情况。辨伪有几种方法:一是求源法,即追寻历史事实的来源。二是反证法,即举出有力的反证来判断是非。三是旁证法,即利用其他资料作为依据,对史事加以他证或补证。四是理证法,主要是正确运用逻辑推理,达到考证史事真伪的目的。
经考证为“伪材料”的党史材料,也并非毫无价值。可以根据这些“伪材料”来分析说明此时代及作者的思想,作出某种判断,则“伪材料”就变成了真材料了。
考证方法之二是校勘(刊)。即校对勘误的意思,指用不同版本和有关文献资料对某一资料进行校对勘误,目的在于校订资料中存在的字词、语句上的错误。
需要指出的是,对那些与自己观点不相一致的史料,千万不能随意抛弃,或者有意识地放过,而应高度重视这些史料的收集。并且,应将这些史料纳入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去。如果与自己观点相左的史料足以改变自己的原有看法,那就应该尊重史料并做出新的结论。
(三)正确运用史料
既要全面地搜集史料,又要忠实地运用史料,但不能简单地将史料与历史真相划等号,要善于从事物的联系中、从带方向性决定性的事物中去把握规律。
在运用史料时,还要分清哪些史料所反映的事实是大量的、普遍的、主要的,而哪些则是少量的、个别的、次要的,从中判断史料的价值并决定取舍。要运用最能反映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和事物本质的材料,坚持从事实总和中引出结论。
要做到选拔运用最能反映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和事物本质的材料。在历史研究中,不能追求材料的新奇,不能寄希望于偶然发现一条别人没见过的材料来作自己论点的支柱,那样的材料则往往是孤证而不足以说明问题。要善于从平凡的、多见的材料中发掘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本质。由于历史资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要想说明任何一种观点几乎都可以找到一定的根据。要运用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就需要有史识,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问题,需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
要从全部事实总和中引出结论。一般地说,我们作判断、下结论的依据应该是大量的而不是个别的史料,就必须在把全部材料考虑在内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进行这种判断的基本要求是:占有材料要全,对材料的分析要透,选拔的材料是大量的、普遍存在的事实,带有普遍的倾向性。
但在某些情况下,持有史料多,并不等于得出的结论就一定正确。因此,下结论务必小心求证。千万要记住:有的时候,科学的结论是从少数的材料而不是多数材料中得出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持有史料多,并不等于得出的结论就一定正确。如“大跃进”时期浮夸的史料很多,据此得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如:“大跃进”时期报纸称:“亩产万斤”,“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等等,似乎都有很多事例作为“根据”,但那些所谓根据都是夸大编出来的。因此,下结论务必小心求证。
党史研究要达到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的目的,就要避免将精力都耗在一大堆细枝末节或大量争执意见之中,或过细过繁的叙述之中。而是要善于从事物的联系中、从带方向性决定性的事物中去掌握事实、把握趋势、把握规律,着重考察历史进程中的主要过程、主要阶段、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和群体,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要从感性提高到理性,从表面现象深入到深层的本质。正如列宁指出的:“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它是真正养成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致淹没在一大堆细节或大量争执意见之中所必需的,对于用科学眼光分析这个问题来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①
(四)训练选择及运用资料的能力
两位研究工作者做同一个题目,遇到同一条材料,一位弃如敝履,一位如获至宝,是史学研究中的常有之事。这可能是由于二人考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但常常还是由于他们对史料价值的敏感力、识别力不同。对史料价值的敏感力、识别力,说到底是一个人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问题,与一个人的理论修养和平时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关,也与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基础相联系。要在这方面前进一步,当然首先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但除此之外,也还应有一些专门的特殊的训练。
1.多读研究性的论著论文,从前人或他人的著作和文章中去学习。
2.训练选拔研究资料的能力。这种训练,要求经常带着一个确定的研究目的去读书。梁启超讲过这个问题,他把这样的训练叫做“练习注意”。
3.训练发现材料多方面价值的能力。这种训练的方法是,抽取个别材料,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分析,尽力发掘它的全部价值,探讨其尽可能多的使用环境。
4.发掘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史料在文章中不是孤立使用的,单条材料的孤立的解释,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思想观点。历史结论,是研究者从众多相互联系的材料中抽取出来的。因此,所谓研究,就是发现材料之间的联系,把一条条有用的资料选拔出来之后,要把它们加以运用,就必须冷静地坐下来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使这些从不同典籍中选拔出来的历史资料,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思想的系统。
材料的存在是孤立的,但把一条条孤立存在的材料排列在一起,它们便对主体显示出许多有意义的联系。这当然不是对所有的认识主体都是这样。同是一组材料,对于不同的认识主体来说,它们所呈现出的联系、它们的意义和价值是十分不同的,关键在于主体观察问题的眼光、角度以及认识能力、知识经验基础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5.特别留意有价值的细节、典型材料,为此应尽可能作专访、实地考察。
五、把握好写作的基本内容
改革开放时期的地方党史,就是当地党委在其所辖区域内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结合本地实际,贯彻执行党中央及上级党委的方针政策所进行的改革、奋斗历程和经验的阐述。或者说,是一部记述和总结当地党委组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建设、改革的历程和经验的科学著作。
(一)要写好党领导人民群众奋斗的历史,写好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及各阶层人士共同奋斗的历史,使人们真正感觉到党的奋斗探索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的。
(二)要写好在党的领导下地方发展进步的历史。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一直是这一时期基本的历史活动。将这些内容写得全面、丰满,就能够使党的历史更加生动充实、令人信服。
(三)要写好党的奋斗探索给地方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更多地体现在社会生活包括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变化之中。要通过一个个典型事例,生动地、具体地反映中国共产党给地方社会带来的新面貌、新变化、新气象,更充分地把党的伟大功绩和崇高威望书写出来。
(四)要写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即党的自身建设史。写好党是如何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党的自身建设伟大工程的。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写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深化对党的自身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要写好党推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规律。
(五)既要写好“党怎么说”,又要写好“党怎么做”。“党怎么说”一般是指党通过召开会议、发布文件、发表讲话等形式,提出某种理念主张,制定某种方针政策,作出某种决策部署,等等,这是必须写的。但如果只是写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一定要写“党是怎么做的”,即写清楚党领导人民如何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有效推动实践探索的历史过程。要写清楚党组织是如何动员、组织、带领干部群众为实现目标任务而奋斗的。写清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
(六)写清楚后人比前人对历史发展进步增添了哪些新东西,作出既符合历史实际又体现时代眼光的评价和结论。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东西。”也就是说,要把历史事件和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写清楚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变化的条件。比如有人可能说,习仲勋没有后来的省委书记干得好,没有后面一些事件功劳大,没有搞市场经济。他在广东时干部职工的收入都很低,一个月才几十块钱。我们就要看习仲勋所处的历史条件,他能够提出一系列改革的主张,提出资本主义有些好的方法我们也要学习。他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李先念讲要处理好中央、地方的关系,习仲勋讲现在的问题是地方没有自主权,中央要放权,广东如果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话,很快就搞上去了。其实他的话带有批评李先念同志的话的意思,当时李先念是中央副主席。我不是因为他儿子现在是总书记才这样讲他,他儿子不是总书记我也会这样讲他。他已经比他的前人提供了新东西了。万事开头难,他开了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头,才有后面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在的标准去任意评判历史人物。
写作内容要注重两个突出:
一是突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突出主题,即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要突出地方党委如何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如何实现改革开放的起步。在近些年,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型升级,推动“双转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促进粤东西北加快发展,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工作,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这也可以叫“突出中心”的原则。
二是要注意发掘和抓住具有地方特点的典型,即突出地方特色,突出典型。改革开放时期,党的一切重大活动都是比较统一的,突出地方特点,是地方党史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编写地方党史的难点所在。
我们发掘历史的闪光点和地方特色。要发掘地方党组织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大胆实践,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创造新优势和辉煌业绩。创办特区,广州的农副产品价格改革,东莞从三来一补起步,南海的五个轮子一起上,顺德的产权制度改革,等等。就近十年来看,广东抗击非典斗争;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广东开展“理想、责任、能力、现象”教育;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实行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活动;“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新模式;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等。这一切都是广东党史的闪光点,体现了地方特色。
阐述地方党史的闪光点和地方特色,不能割断全党与地方党组织的联系,不能离开对全局(全党、全国)的把握去写地方,只有把握党的整体的历史发展全过程,特别是把握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才能发现地方党史的闪光点和特色,也只有放眼全局,放眼全党、全国甚至全世界,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比较,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掘地方党史的闪光点和特色。突出地方党史的闪光点和特色,不等于仅写地方党组织的人和事。我们千万不能忽略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不能忽略与此有关的党中央在地方召开的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地方的活动,比如邓小平到广东的视察活动和南方谈话和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发表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在广东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习近平第一次外出视察广东,等等。这些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内容,更需要浓墨书写。这就是“突出特色”的原则。重点突出、特色突出,才能避免将来的史稿平铺直叙、千篇一律。
六、合理地谋篇布局
地方党史的体裁一般为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即以时间为顺序,按篇章节目的形式,全景式地阐述历史进程中的活动、事件、人物及问题。也可以仅设章和目,不设节。有的史书这样处理比较好掌握。按照党史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科学划分历史分期和历史阶段,充分体现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到层次分明。阶段划分着重以当地党委换届为主,如本地还有其他特殊情况,也可以根据特殊情况来划分。划分阶段与分章节应该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全国党史的划分,又要结合地方的情况,尤其是地方党委换届的情况。注意合理谋篇布局,各个时期内容、篇幅要大致平衡,防止畸轻畸重。章节标题的设置要恰当合理、平实简练,以体现不同时期党的历史发展的特点。
章、节、目之间、段落之间,党的工作的各个方面(专题),要注意其相互的联系,注意内在的逻辑关系。避免写成专题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各个方面互不相干。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关系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要将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章、节、目之间、段落之间,要注意起承转合、首尾呼应,全书浑然一体。
七、写作过程要注意把握的一些问题
(一)要在把握基本史料和经过分析研究基础上确定写作提纲。
必须在阅读材料基础上拟出提纲,提纲拟定要经过反复推敲论证。但提纲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作过程中发现新的材料,产生新的构思或观点,提纲也需要改变。
(二)要写出历史发展的脉络,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
不能就事论事,要写出历史的条理,对历史发展的关键点、历史转折的地方尤其要把握好。既要写出历史的本然,又要写出历史的所以然。要找出每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用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研究和编写历史。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抓住历史发展的关键和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变零散为系统、变孤立为联系、变粗浅为精深、变感性为理性。比如写广东是怎么走向改革开放的。习仲勋刚到广东时,广东出现逃港潮,从中央到地方都头痛。习仲勋到宝安考察,到了偷渡者临时收容站,向外逃的人作调查,说为什么要逃到香港去给人家当奴隶。逃港的人说香港找工作容易,收入又高。开始听到有的支部书记说香港那边比我们这边好,习仲勋很反感,批评他。陪同的惠阳地委副书记兼宝安县委书记方苞安排习仲勋与20多位基层干部进行座谈。基层干部直言在“文革”十年“左”的思想和计划体制束缚下,宝安与香港新界农民生活差距日益扩大,农民向往香港的事实。习仲勋深深体会到:是我们政策失误造成了粤港两地的巨大差距,唯有自己真正发展起来,才能从根子上遏制住这延续多年的逃港潮。他还考察了两家“三来一补”企业。当他了解其成效后,当即表示鼓励宝安县大力引进外资办工厂。通过宝安县调查,习仲勋深感调整政策和改革体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离开宝安县前谈了很多感想和意见,包括改革开放的一些初步意见。他这次调查研究不是孤立的事件,这一调查使他改变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状的看法,改变了对资本主义的看法,与同年中央工作会议上习仲勋向中央提出授权广东在香港设立有关机构,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发挥华侨、港澳同胞作用等,接着就提出改革开放广东先行一步,就连得起来了。我们要注意发掘这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关系。
(三)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
要从总体上融会贯通地消化、理解和运用史料,防止“两个极端”:一是史料堆砌,没有对各种史料进行梳理、分析,而是将材料原原本本地罗列、凑合在一起,甚至于把一个问题的不同载体的雷同的多种材料叠床架屋地铺陈起来了事;一是离开史实的空泛议论和仅凭只鳞片爪的材料就大加发挥。
要以叙(述)为主、以叙为本,以叙为体,但又不限于客观叙述、“述而不作”,而是既述又可以“作”。可以既有史,又有论,史论结合。揭示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夹叙夹议。所谓论从史出,概念、判断、论说,以及对历史的阐释、评价、主观评论必须来源于客观历史(事实),来源于翔实的史料,都应该从资料证据中总结、概括、抽象出来。当然,人们在开始进行研究时,不可能完全排除某种概念,不可能完全没有问题假设,但“先入”不可“为主”,需要用史料进行验证。要坚决摒弃按照某种事先设定的概念去裁剪、取舍史料的做法。
论从史出。尽可能避免干巴巴的说教或主观主义的归纳,尽可能寓于历史记述之中,使读者看完记述之后,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也可以在叙述历史事实的同时,对之有所议论,即“夹叙夹议”。整部党史要以准确、生动的叙史为主。叙史如画龙,评论如点睛,主要笔墨要用在“画龙”上,“点睛”之笔点到为止。
在准确叙述历史基础上,在适当的地方加以恰到好处、要言不繁的议论,以增强史书的思想性、针对性、导向性。议论和点评要有根有据、准确生动,要富有哲理、富有启发、富有感情,既要体现历史感,又要体现时代性。叙述历史主要是写出历史的本然,点评主要是写出历史的所以然。叙述历史是“画龙”,点评是“点睛”,在三卷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点睛”之笔。
写历史意义,要恰如其分,忌人为拔高、空话套话。
(四)写成绩与失误或有争议的问题,要把握好“是非原则”和“利害原则”的关系。
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并不是一条平坦笔直的道路。党总是不断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中前进。地方党组织和个人也难免犯错误。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在党的历史上都是客观存在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衡量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的准绳。对待党史上的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我们不能采取机械主义、形而上学的态度。党的路线正确时期可能有教训,党的路线错误时期也会有经验。伟人可能有过失,犯错误者也可能有功绩。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段又有其特殊性和侧重点。我们要把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都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注意对历史背景和条件、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和局限性进行具体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不是刻意去渲染党的失误,更不是为了诋毁我们的党,而是着眼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党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使我们党从中汲取有益于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的经验教训,以增强党委、政府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同时也要着眼于维护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在编撰中,要严格遵守存真求实的精神,善于把“是非原则”和“利害原则”结合起来。是非原则就是应该按照历史真实、历史本来面目去编辑史料,去写中共党史,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但是,史德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遵循利害原则。我们对敏感内容,需要处理好利害原则与是非原则的关系。利害原则与是非原则是有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强调利害原则,并不是要利用改变历史事实的办法来达到有利或者无害,事实上,这样编纂史料、写中共党史,只能有害无利。历史事实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改变的,但是也不能不顾党和人民的利益,片面地强调“秉笔直书”。“直书”的首要条件,是能全面地、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专门避开光明面去写黑暗面,是对直书的曲解。比如我们访问一批广东改革开放早期的领导人,编辑一本书。其中有一位政府领导人回忆他提出广东要在西部上一个大型水电项目,解决广东经济发展亟需的电力问题。他回忆说省委有一位领导死活不同意。他怎么说都不行,他回忆时话讲得很难听,要追究那位领导的责任。广东确实后来缺电严重。但我们又无法再访问到另一方的当事人了,无法核对另一方是怎么考虑的。我们在编辑时就作了淡化的处理,事情还保留,但另一方的名字回避掉,回忆者有些话也略去。处理结果没有发现有负面反映。
这类问题各地都可能遇到,要慎重处理。只要在党史研究中,能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历史运动,把历史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可以很好地把是非原则和利害原则结合起来。
(五)要注意把历史事实的背景、具体的历史事实和作者对历史事实的抽象这三部分搭配好。
各个时期之间,每个章、节、目之间,都要注意其中的联系,注意内在的逻辑关系。写事件起因,要根据充分,忌主观推测。写历史背景,要紧扣主题,忌联系太远。写发展过程,要脉络清楚,有主有从,详略得当,着重于主要阶段、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忌过细过繁,忌淹没于一大堆细枝末节或大量争执意见之中。写事件情节,要朴实无华,忌过分描写。使用典型资料的原则是求特不求全,求深不求细。搜集材料要全,写的时候不能全部搬上。 在资料完整的基础上求得全书的完整性,下功夫写成首尾呼应、全书贯通、自成一体、各具特色的地方党史。
(六)可读性既要求构思精巧、语言简洁生动,更要求充分利用有闪光点、有感染力的典型材料或细节材料和朴实的群众语言。
历史科学的任务有二,一是凭借丰富的真实的历史资料,全面地表述历史,尽可能地复原出繁纷复杂、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动场面,描绘出有性格、有灵魂的各种历史人物,跃然纸上再现历史面貌。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揭示历史规律性。因此要注意锤炼文字,提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包容性。文字要生动。要注重修辞,讲究写作方法,文字要有波澜起伏,有提神之笔,叙述要有重点、有典型细节。有时还可以引用一些重要报刊、记者、作家等的评论,以增强行文的生动性。标题力求贴切、简明、主题突出。要带着感情写史,使历史上动人的事情在史书上也是动人的。
历史著作要有魅力,主要靠三个方面的工夫:一是史料充实、丰富,有血有肉,文情并茂,让人读了有所得。二是研究上要有新的发现,有突破性的真知灼见,能给人以启迪。三是要有好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借鉴祖国文学传统上最讲究的“白描”笔法,不要画蛇添足,文笔要朴实、简练而内涵充实。
(七)要注重创新。
如果没有敢于创新的气魄和信心,就不可能推出精品力作。一是态度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二是内容上,要使用新史料,提炼言之成理的新观点;三是形式上,对于框架结构、语言风格、板式设计、图表使用等方面,都要有新的探索和尝试。
(八)写党的领导作用的体现,要略上级详本级,要实写,忌笼统抽象,只戴帽子。
(九)写历史人物,要客观公正,忌随意褒贬;应遵循以事系人、人随事入、人从史出,即写历史事件,即把人物带出来,以事为主的原则。
(十)关于三卷起止时间的划定。上级没有统一规定,我们一般都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为宜,但有些地方区划有变化的,昨天汕尾市党史部门同志问我汕尾三卷从什么时候写起,我说能否从汕尾建市开始写起?因为改革开放初期还没有汕尾市,这一段就是海丰县、陆丰县党史写了。汕尾的同志说那么没有改革开放怎么起来的了?我将这个问题向杨汉卿主任作了报告,杨主任说就从汕尾建市开始写起,可以不叫三卷。我也觉得汕尾不好写党史第一卷、第二卷,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汕尾市,可以叫《中共汕尾地方史》哪一年到哪一年。清远、阳江、河源、潮州、揭阳、云浮等市也应该这样处理。至于这本书写到哪一年,因为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三卷还没有完全定下来,我的看法是可以写到2002年十六大前后,可以根据地方党委换届的时间来确定,也可以写到现在或者2012年,可根据本地情况研究决定,写到现在没有人会批评你,只要写得好、写得真实准确就站得住。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研究员)
①《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0页。
①《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