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思考
2014-02-26王平祥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和先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高校要具有国际视野,立足于本土行动,以思想引领设定培养目标,面向渐进式推广制定规划,设置教育管理学生的实体组织,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人才
从2007年实施“质量工程”以来,国家先后资助建设了42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80个工程教育改革集成项目,相应地,各地方政府也纷纷立项资助,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纷纷涌现,一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蓬勃发展。如今部分试点特区培养出了2—3届毕业生。总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做法和成效,反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是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进一步良性发展和逐步推广的前提和基础。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本模式与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高校整合学校优势资源,以研究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为核心,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育人、协同创新等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和管理机制等创新,从而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和基地[1]。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可归纳为以下六种:
通才教育模式。将通识教育理念作为大学育人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前期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学习,打牢学科基础;后期构建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2]。
基地培养模式。加强理工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注重数理化及生物学、计算机等理工科基础课程学习,以培养拔尖人才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为宗旨,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置身国际化背景下具有持久竞争力的自然科学领军人才。
学科大类培养模式。对学科类型较为相近专业的学生,前两年按大类培养,后两年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两个或以上专业(或学科)知识和能力,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工科背景的文、法、经、管等领域人才。
专业提高模式。打破按学科逻辑设置课程传统,整体优化系列课程,重组教学内容,设置综合课程,促进学生知识横向联系,提高综合研究和实践能力,懂得并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改进生产,成为某一领域专家。
创业教育模式。培养目标上侧重创业型人才,以创业带动就业;课程设置增加创业内容;培养方式上,设计多样化、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侧重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技能,同时创设一定的创业环境[3]。
经过6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确立本科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目标。绝大多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都秉承精英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的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更加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创造,更加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努力造就领袖人才、杰出人才、行业中坚和领军人物等[4]。
二是以新的学习理念为指引,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强调寓教于研,给予“教学的学术”地位,教学科研互促共进,从学科体系动态发展中寻找本科教学与科研的新生长点;从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高度培养本科生扎实的理论功底;从学生获得更大发展角度提升其学科素质;坚持课程内容体系发展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生共同讨论本学科不确定性内容、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的趋势、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5];进行小班授课,改变单一讲授模式,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促进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养成[6]。
三是增强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作为基本途径,不仅让学生参与到本科科研创新项目中,而且组织他们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大提高科研认知及水平。
四是提高本科生专业实践及动手能力。形成课内外结合,包括社会实践、实验教学、生产实习、创新实践、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等立体网状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一些 “985工程”高校实验班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占80%以上,并与企业、用人单位结合建设了条件优良、综合化较高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五是培养本科生国际视野及交流能力。如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联合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实施国内外人才培养深层次合作等;聘请国际知名学者讲学或授课,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营造国际化与多元文化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接触国际学术动态、与学术大师交流机会等。
六是提升本科生多学科知识文化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都确立了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改革思路,强调通识教育。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早在2007年之前,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等就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有益尝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它们为榜样,尽管成效明显,但也日渐暴露一些弊端。
一是缺乏特色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实验区学生,管理者和教师大多教导他们如何成为才能出众的行业精英,至于成为“什么理想信念”支撑的人才引导较少,更缺少相关课程对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进行教育。
二是简化为单一性的实验基地建设。普遍认为,实验室出人才,实验基地锻炼人才。潜意识中只要把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好了,就能培养出研究型人才,就能提高创新能力。大多以培养自然科学方面人才为目标的学校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等同为实验室实验基地建设,重在提供实验平台和条件。
三是拘泥于某一学科特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多以优势学科专业为支撑,建设过程中,虽要求其他学科专业合作,多数仍本着把优势学科做得更优、把强势专业办得更强的想法,积极为本学科专业发展谋利益。有的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将校内外更多资源整合到该学科专业,使这一学科专业成为校内真正的“贵族”特区。
四是局限于少数学生专门培养。根据精英人才培养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班较少;每班人数不多,一般20—30人,以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教学形式多为研讨、实验、实践等,适合小班教学,不宜扩大规模。目前实验区仅适于少数学生专门训练和培养,积累的经验难以铺开推广。
五是缺少专业学习的具体化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都采用推迟本科生介入专业学习的做法,让学生大量选修多学科课程,以夯实宽厚、广博的综合性知识素养基础。然而,究竟什么时间学习专业为宜、学习多少专业知识技能为好,并没有一个相对科学的论证和尺度。
六是缺少通识课程考核要求。实验区强调学生基础宽厚、知识面广,规定自然科学类本科生须选修一定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人文社科类本科生须选修一定的自然科学类课程。虽然对课程门数和学分进行限制,但大多对学习效果没有明确要求,不少学生仍最关注课程是否好通过、教师讲得是否有趣等,有的甚至把通识课程当作一种娱乐和调节,大大降低了学习要求和效果。
出现以上问题,原因很多。从培养主体来审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急功近利思想膨胀。争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虽是为人才长远发展打基础,但为了四年后可以看到具体成果,在立竿见影、拔苗助长上下功夫,而忽视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滞后效应。
二是培养目标定位较窄。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都把人才培养目标瞄向“派上大用场”、“发挥大作用”的精英人才培养,具体化为某一职业或行业精英。为使职业或行业的特点能够在本科人才身上显现,标明其可视的有用性,学校不得不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三是培养规划囿于试验。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多依托申请到的项目进行建设,整体规划仍是对人才培养特区的设计,基本没考虑试验成功后如何将这些做法在全校乃至全国同类院校推广,所以目前“一对一”式小班试验的许多有效方法只能在学校特区、学科重镇中发挥作用,对于学校广大师生来说只能是“镜中月”、“雾中花”,改革成果很难惠及他们。
四是培养平台过于分散。由于是整合资源,试点办班,大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中没有建立像北大、浙大那样的实体学院和组织,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负责教师(多为兼职),仅挂靠某一学院。实验区学生虽组成班级,但散宿于原来寝室,专业学习时又多分方向学习,可谓离多聚少,共同交流和探讨欠缺。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思路及策略
巩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规避已经产生并日趋扩大的问题,推进这一意义深远的建设,需要重新审视现行人才培养方案,树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立足思想引领设定培养目标,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设置教育管理学生的组织,用德才兼备的高标准重点培养学生未来自主发展能力,努力使广大师生共享改革成果。
1.树立为国家育才的本土化理念
鸦片战争以来,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探索中,我国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对西方文化及其观念由学习、借鉴渐变为盲从。21世纪以来,很多事业发展更是言必称“欧美”,然后再效仿之。在这一洪流中,高等教育也不例外。目前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对精英人才淡化思想教育、重看数量产出的表现,就是危险信号。杨振宁先生曾说:“中国大学一个根本任务是要唤起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觉”。[7]作为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凝练本土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树立为国家、为民族育才的坚定志向,并将此理念和志向内化为本科生远大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在精英教育中不迷失方向,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2.立足于思想引领设定培养目标
作为社会精英群体的主体,大学生应具有丰富而先进的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选择大学生中的精英进行培养,这些“精英之精英”更应具备较为成熟的先进思想。有了超越一般人之上的正确思想,精英人才才能更具创新性,才能以思想及成就引领社会前进。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制订培养目标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试验田,应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强化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要跳出狭窄的专业和行业的视野,将培养正确、先进的思想置于人才培养首位,使培养出来的未来精英人才能够指引自己在相应的专业或行业领域为祖国乃至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3.面向渐进式推广制定培养规划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最终在高校开辟几个永久性的试验特区,而是为了能够将人才培养实验区取得经验进行扩大推广,让更多师生尤其本科生从中受益。为此,高校要以此为契机,探索易于推广、遵循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方法[8]。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过程中,要面向未来的经验推广和受众扩大,制定出合理布局资源、充分利用师资的人才培养规划,既利于实验区培养出高素质学生,也便于其他教师一边观察、一边学习和借鉴、运用,使更多学生得益。
4.设置教育管理学生的实体组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的大学生大多经过入校后遴选进入新组织、失去原组织的过程,而依附的新组织非实体化,使得他们处于“托身无处”的尴尬境地。为增强学生归属感,在稳固的团体中培养他们生存能力、交流能力、竞争能力、相处能力等,亟需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立教育管理的实体组织,以容纳他们共同学习生活,组织开展研究和活动,指导他们的行为规范和专业提高,观察他们的变化和成长。
5.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据2009年OECD与科技部联合发表的《中国创新政策述评》指出:“中国现行教育体系是以被动学习和基于应试能力为导向的。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考、创造力及创业能力培养。” [9]杨福家院士在比较清华与哈佛学生时表示,“从考试成绩看,清华大学学生的水准的确比美国哈佛大学学生的水准高,但在个人创造性、知识广度等方面却并非如此。”[10]为扭转这一局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活动、自主评价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和管理者要做好指导、指点、指引角色,鼓励学生用功读书、潜心做事,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使他们经过四年的学习后,能够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发展才能的社会杰出人才。
6.完善以制度与政策为关键的支持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成效的显现需要较长的时间,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的总结和升华更需要一个过
程,创新实验区建设需要不断探索,不可急功近利。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改革创新方面突破传统的管理框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组织、考试方式等方面要在遵循学校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实验区建设的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生认知、创新、成才为目标,积极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创新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为创新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保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 2007(1).
[2] 马廷奇. 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09(4).
[3] 王平祥,唐铁军等.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0(5).
[4] 潘懋元.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两个方向[J]. 理工高教研究,2002(1).
[5] 赵莉,马继刚.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6] 陈遇春,王国栋. 我国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1(6).
[7]徐大发. 大学培养“利己者”凸显理想教育缺失[EB/OL].(2012-05-04),http://guancha.gmw.cn/2012-05/04/ content_4086659.htm.
[8] 雅斯贝尔斯. 大学的理念[M]. 邱立波译.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48.
[9] 潘艺林.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与路径思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09(23).
[10] 杨菊仙.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路径和发展策略[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项目来源:湖北省教育厅教改资助项目“农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09138)]
[责任编辑:吴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