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014-02-25赵珂真
赵珂真
摘 要: 亲社会行为包括移情、慷慨大方、合作、关爱他人等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行为。幼儿随着年龄增长,亲社会性不断得到发展。由于小班幼儿独有的年龄、心理特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发展中存在认识和行为明显不一致的现象。但是,通过后天培养,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会表现得更为稳定。
关键词: 小班幼儿 亲社会行为 培养方法
亲社会行为包括以下四个维度:①移情:幼儿能够安慰或安抚遇到困难的幼儿,对他们表示同情;出现人际冲突时,能够说出对方的感受;②慷慨大方:能够与人分享,把自己的东西给他人;③合作: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愿轮流排队,或者按要求与其他同伴愉快地一起活动;④关爱他人:幼儿能够帮助其他人完成一项任务,或在他人有需要时,提供帮助。重視和加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塑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如果在儿童早期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使儿童养成了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十倍的困难。
一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出现的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原因如下:
(一)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所致。由于年龄小,幼儿对谦让、合作、助人、分享等行为的认识停留在老师、家长所讲的话语层面上,而且会局限于具体的情境中。
(二)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幼儿可能已经掌握了一些亲社会行为的知识,知道要谦让、助人、合作、分享等,但幼儿好模仿,自制力较差,行为易受影响,不能有意地依据规则调控自己的行为(即使知道规则),从而可能说一套、做一套。
(三)对幼儿行为缺乏适宜的教育引导。在教育过程中,老师采取言语教导的方式,会笼统地告诉幼儿要谦让、要合作;未及时利用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教育方法帮助幼儿将认知付诸实践,因而幼儿习得的亲社会行为并不能得到稳定和巩固。
(四)家长的不合作。在幼儿园,老师会注意到某些幼儿的不良行为,并及时制止。但当和家长进行沟通时,家长会搪塞老师,简单处之。久而久之,就可能使幼儿自我中心、任性的倾向突出,不利于幼儿的亲社会言行之间直接建立联系,导致认知与行为脱节。
二
移情、慷慨大方、合作、关爱他人,对于小班的幼儿,这些听起来似乎有些不着边际。难道有些幼儿天生就是好人,还是后天可以培养这些行为?其实,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
首先,在环境中激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对小班幼儿而言,通过角色扮演他们能接触到社会中各种角色,通过模仿和练习了解不同角色。如在“理发店”中,幼儿扮演理发师、顾客、收营员。在“娃娃家”中,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照顾宝宝,招待客人……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角色的想法和感受,学、感受关爱他人、移情、合作等的乐趣,初步形成规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教育活动是幼儿形成良好亲社会性行为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丰富多彩的体验性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幼儿形成亲社会性行为。在“我是礼貌好娃娃”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在集体中“说句甜甜话”、“抱抱小伙伴”……在说一说、做一做中,幼儿通过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习并遵守社会生活规则,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形成亲社会行为。
再次,在交往中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从师幼关系的角度讲,幼儿觉得与老师的关系越安全,就会对同伴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对于小班幼儿,教师要善用物质奖励。当教师看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强化。在对待幼儿的个别言行时,教师可以运用移情性评价,对幼儿满怀“期待”。当教师对某个幼儿寄予期望时,对他的行为就会更加关注,有助于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和动机。
从同伴关系的角度讲,同伴群体是幼儿学习亲社会行为的强化场。“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幼儿内心需要同伴与之玩耍,主动找同伴交往,另一方面,“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却使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连连受挫,在一次次的矛盾过程和后果中,幼儿慢慢地、清晰地意识到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慢慢地学会与人相处时所需的宽容、谦让、共享与合作,并逐步地懂得设身处地地为同伴着想。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主动将自己的玩具和同伴交换,学会分享。对于有亲社会行为的幼儿,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引导其他幼儿模仿和学习。同时,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如《大耳朵图图》、《倒霉熊》等,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并表现片中人物的可爱和善良、勇敢向上和助人为乐,从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最后,在亲社会行为方面,幼儿很容易对榜样进行模仿。树立榜样是鼓励幼儿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老师、家长的行为榜样对幼儿都有巨大影响。在平时,教师应细心聆听幼儿的倾诉,作出适当反应;让幼儿看到教师把自己的东西给予有需要的人;为幼儿做分享示范,让幼儿主动和教师分享一个玩具、一个位置或是某个活动。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一个从适应到平衡的过程。教育者必须考虑结合各种方法的优势,采取综合策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同时,教育者必须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的策略。总之,只有全面探索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规律,既考虑到共性,又兼顾个性,才能塑造幼儿健康、完善的人格,才能培养幼儿真正的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美]贝蒂著,郑福明、费广洪译.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0,(6).
[3]吴念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福州师专学报,2002,22(4).
[4]赵章留,寇彧.儿童四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