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等学生 促进教学提高
2014-02-25柳凤珍
柳凤珍
中等生是一个具有一定共性的群体,他们有着积极的一面:有上进心,向往进步而成为优等生;有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备基本的素质,能在各项活动中应付自如,有时甚至做得较好;学习较认真,具有较大的潜力,某些学科成绩达到上游。同时,他们又有着消极的一面:缺乏恒心,有甘居中游的惰性。他们认为,在老师这一方面,优等生照顾的多一点,学困生是挂了号的,而中等生往往不被重视,而这无疑是在无形中降低了班级的学习成绩。所以说无论是从教育的效率、策略和学生成长的角度,还是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来说,教师都应该更多地表扬和关注这一群体。
首先,从效率、策略和学生成长的角度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当中,经常爱表扬那些优秀的学生,我认为这样做效果并不是很好。一般来说,成绩好的学生总是那几个,也就是说,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优秀学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而对于那些经常受到教师表扬和关注的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表扬的激励作用不甚明显,即连续强化的反应效果最差。相反,往往却能助长这些优秀学生的娇气和傲气,使其心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降低。例如,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某学校的尖子生上了大学后,无法适应新环境,无法忍受自己比别人学习成绩差的事实而终日郁郁寡欢,最后走上了堕落之路。这就是由原来的品学兼优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使他们无法面对困难,更无法解决困难。优秀学生一般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精力充沛,学有余力,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培养广泛的兴趣,使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形成完美的人格,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常表扬优秀学生对中等学生和学困生来说,一方面,他们感到教师的不公正——教师表扬的总是那几个人;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感到这些优秀学生可望而不可及,所以榜样的激励作用不甚明显,达不到我们原有的期望。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证实了这一现象。该理论认为,教师应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但要求的水平应稍稍高于儿童原有的水平才能激发儿童内部矛盾的发展,不断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这样不断发展,推动儿童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教师提出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激发儿童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在目前要达到优秀学生水平是不现实的,要求过高。
在学业方面,过多表扬学困生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师要善于捕捉闪光点,进行表扬和肯定,但在学业方面过多表扬学困生效果往往不是很好。首先,就受表扬的学生而言,也许会想:这就是我所能达到的水平吗?我的智力水平就是这样吗?因为他们往往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对自己缺乏信心。学困生之所以落后,除了个别的是因为先天遗传素质缺陷外,绝大多数学生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信心和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困生来说,重要的是对他们要抱有积极的期望——相信他们身上具有那种自我提高、追求进步的内在需要和倾向,相信他们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可以造就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他们的学习应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和肯定,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学习需要,获得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最终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其次,过多表扬学困生对优秀生和中等生来说,不但不能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热情,相反,还可能滋长一种不思努力的情绪。
经常表扬和关注中等学生的进步,情况则大不一样。首先,尽管经常表扬和关注中等学生,但对中等学生某一具体个体来说,受到教师的表扬仍然是偶然的,不经常的,对偶然获得表扬的中等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一种成功感和成就感,其效果往往会特别好。其次,对中等学生在群体即班级主体来说,会产生你追我赶、个个争取进步的新局面。因为人的强烈竞争意识往往表现在同自己差不多的群体竞争之中。再次,对优秀学生来说,由于中等学生的加入会产生一种危机感,紧迫感,他会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最后,对学困生来说,对中等学生的表扬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和曙光,因为中等学生对他们来说不是可望不可及的群体,他们感到真正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也是有希望的,从而增添了奋斗的勇气和干劲。总之,经常表扬和关注中等学生的进步,会使全班学生学习成绩的优秀、中等、学困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使学生的整体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另外,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看,所谓教育机会均等指“给公民和儿童以同等受到教育的机会”,一般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入学机会均等,二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三是学业成就机会均等。其中,学业成就机会均等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最高层次,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这种均等要依靠教育质量提高来实现,只有教育质量提高了,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水平的教育,获得平等的教育效果。而更多地表扬和关注中等学生,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因为多表扬和关注中等学生,会使班级主体积极主动地发展,同时使优秀学生更加努力,使学困生有了希望,使全班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教师应善于竖起大拇指,给中等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称赞,使班级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相信教师只要坚持多关注中等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会指日可待,更会使所有的学生都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水平和潜力的教育,获得平等的教育成果。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