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15例临床分析
2014-02-25陈圣莲周兰云
刘 利 陈圣莲 周兰云 沃 玲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223900
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是在产时、产后因产科因素导致产妇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而采取的措施。主要针对产科出血、羊水栓塞等危急状况施行。为分析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术中操作特点、注意事项及术后管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15例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15例患者因产科因素施行紧急子宫切除术。年龄27~46岁,平均年龄(36.1±6.1)岁,经产妇14例,初产妇1例,15例患者均有反复流产史。发生在本院的10例,由外院因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转入的5例。出血量在2 000~4 000ml,平均(2 740±727.8)ml,输血量在2 500~8 300ml(包括血小板,冷沉淀),平均(4 646.6±1 313)ml。
1.2 研究方法 对15例患者子宫切除的原因、方式以及临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原因 前置胎盘4例,胎盘早剥1例,胎盘植入1例,子宫收缩乏力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出血1例,羊水栓塞2例(见表1)。前置胎盘4例中孕足月1例,其余3例均为早产,孕晚期出血急诊转入。胎盘早剥1例出现子宫卒中。胎盘植入1例,当地部分剥离后出血转入。子宫收缩乏力6例中5例自然分娩,1例剖宫产术后出血经促宫缩药物应用,子宫背包缝合宫旁血管阻断效果不佳。剖宫产后失血性休克、腹腔出血1例由外院转入,急诊手术子宫切口裂伤。羊水栓塞2例均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表现,其中1例自然分娩后出现不凝血紧急手术,另1例为剖宫产术中出现皮肤青紫、切口渗血,并出现酱油尿,考虑羊水栓塞,紧急子宫切除。
2.2 紧急子宫切除手术方式 围产期子宫切除方式根据出血原因及术中情况而定。全子宫切除11例(73.3%),次全子宫切除4例(26.7%)(见表2)。术中均腹腔放置皮管引流,观察腹腔引流液情况。
2.3 术后情况 15例患者中3例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回病房观察,12例转入重症监护室(ICU),继续输血(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尿量、切口渗血情况及腹腔皮管引流量。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气分析。6例患者出现DIC,输血治疗后改善。15例患者腹腔引流管通畅,其中13例患者腹腔引流量在300~800ml/24h。3~4d后引流量少于100ml予拔管。1例患者术后6h腹腔引流血性液体达1 400ml,伴血压不稳定,腹胀。再次行腹腔探查,见残端创面广泛渗血,予加固缝扎、纱布压迫后好转。1例引流量在1 500ml/24h,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效果不佳转上级医院,后因多脏器衰竭2个月后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治疗好转,1例患者术后腹胀,腹腔引流量少考虑麻痹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后好转(见表3)。
表1 产后出血各类原因比例
表2 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方式〔n(%)〕
表3 产后出血并发症及预后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 是指胎儿娩出24h内失血量>500ml,是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如失血量>1 000ml以上经保守治疗无效,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是治疗产科大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措施和手段[1]。
3.2 加强宣教做好孕期保健 本组患者15例35岁以上8例,最大46岁。均有反复多次流产史。14例为经产妇,反复妊娠及流产使子宫肌纤维及子宫内膜受损,导致宫缩乏力、胎盘前置、胎盘植入。应多做宣教改变生育观念,一旦受孕应定期产前检查。本组患者孕期未正规产前检查,临产后也未及时到正规、有输血条件的医院就诊,5例出现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方由当地医院转入。
3.3 紧急子宫切除原因 产后出血发生后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一边抗休克治疗,一边根据出血原因、出血量采取对应方法。本组产后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40.0%)、胎盘因素(40.0%)、产道损伤(6.7%)和凝血功能异常(13.3%)。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2]。宫缩乏力出血导致休克出现DIC,前置胎盘可伴有胎盘植入,出血量多继发宫缩乏力。突然大量的出血易得到重视,而缓慢的持续出血易被忽视。失血量的计算很难精确,特别对于转入患者,分娩过程及转院途中出血量不易统计。入院后初步判断多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及皮肤穿刺点有无渗血,进而结合各项检验指标进行。
3.4 紧急子宫切除时机 严重产后出血被称为濒死性事件,为挽救产妇生命需当即立断行子宫切除,以免延误抢救时机。如没经过充分的保守治疗又会给患者造成终生遗憾[3]。对于宫缩乏力出血如药物治疗无效决定手术可先采取宫腔纱布填塞,子宫背包缝合,或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观察出血量是否减少及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本组6例宫缩乏力出血患者4例术中采取保守治疗但出血无减少决定子宫切除,2例因生命体征不稳,立即直接子宫切除。完全性前置胎盘术前备血,术中胎盘剥离看是否胎盘植入,如伴有胎盘植入,且出血较多应尽快行子宫切除。发生胎盘早剥应判断早剥程度,如合并子宫卒中,出血不凝伴有DIC时应及早切除。本组胎盘早剥1例,胎盘剥离面积>2/3,子宫表面紫蓝色,宫缩差,背包缝合效果差,紧急行子宫切除。刘峰峰等学者认为如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往往出血凶猛,勿过度保守治疗[4]。如产后出现不凝血,失血量与休克不符高度怀疑羊水栓塞,应立即抗过敏治疗及时手术。本资料2例患者,1例自然分娩后出血不凝并出现血压下降,立即手术切除子宫。另1例剖宫产术中皮肤青紫,宫缩乏力出血不凝,尿液呈酱油色,考虑羊水栓塞紧急子宫切除。如何把握子宫切除有学者认为以下四点值得注意:(1)患者基本情况;(2)产后出血病因及出血速度;(3)血源的供应量及速度;(4)参与抢救人员的能力及经验[5]。
3.5 紧急子宫切除方式 确定子宫切除后采取哪种手术方式也需根据患者年龄、出血原因做出决定。次全子宫切除不需处理宫旁组织,也不用过多下推膀胱,降低输尿管损伤几率,且手术时间短,故首选次全子宫切除。术后也可以有少量周期性出血,保证妇女生理和心理要求[6]。但应根据具体病因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本组15例中4例采取次全子宫切除,其中1例胎盘植入,1例子宫切口裂伤,2例宫缩乏力。11例采取全子宫切除,其中2例出现羊水栓塞,4例宫缩乏力,4例完全性前置胎盘,1例胎盘早剥子宫卒中。全子宫切除时要充分下推膀胱,特别是前置胎盘附着面出血水肿,不易暴露术野,应避免盲目操作,防止损伤输尿管。由于失血性休克时血液灌注不良,组织水肿,缝扎残端后应待血压回升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再清点纱布关腹,同时放置腹腔引流管。
3.6 腹腔引流皮管的放置 严重产后出血往往导致DIC的发生,术后腹腔渗血,组织水肿,缝合线结松动,手术中原痉挛血管断端回缩,放置引流管能及时观察腹腔有无出血。首先要保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引流速度。本组资料13例术后有暗红色液体,300~800ml/24h,经输血、补充凝血因子引流液减少。1例引流量较多6h内1 400 ml,红色,考虑腹腔内出血,再次手术探查,创面广泛渗血加固结扎残端,纱布压迫,继续输血改善凝血功能后好转。另1例腹腔引流量较多但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转上级医院2个月后因多脏器衰竭死亡。腹腔引流量能提示有无腹腔内出血,但也应结合腹围变化、生命体征变化、血红蛋白变化及B超[7]。腹腔引流管的放置还有助于疾病的鉴别,1例患者术后3d仍然腹胀,血压平稳,引流量少,排除腹腔内出血,结合相关检查考虑肠梗阻,对症治疗后康复。
3.7 加强术后支持防止多脏器损伤 术后患者因失血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凝血功能异常、手术创伤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围手术期支持治疗也尤为重要。术后有条件转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测生命体征,维持血压稳定,成分输血,红细胞与血浆比例至少应为3∶1,众多输血指南中对红细胞﹑鲜冻血浆﹑血小板的比例作了明确规定:如10∶10∶1(单采)或6∶4∶1(单采)[8]。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抗菌素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应根据其出血原因、出血的量及速度用各种不同的止血方法进行抢救,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急诊子宫切除是抢救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9]。子宫切除方式应根据出血原因、病情等选择适合手术方式。术中放置皮管引流观察病情变化,术后生命支持,预防并发症发生,以保证术后产妇的康复。
[1] 朱坤仪,梁心玲,梁晓阳,等.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7):388-389.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7):554-557.
[3] 丁新,范玲.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49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2):116-118.
[4] 刘峰峰,漆洪波.围生期子宫切除70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8):674-677
[5] 苏春宏,陈敦金,王天红.紧急子宫切除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1,32(18):2430-2432.
[6] 龚琼华,曾丽,邵勇.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35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9):1934-1936.
[7] 戴满花,刘慧姝,陈敦金,等.围产期子宫切除术后再次行腹腔探查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围产医学杂志,2011,14(1):34-38.
[8] 刘燕儒,王山米.产后出血抢救成功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10(4):243-244.
[9] 李华.12例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4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