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下肢寒冷:疾病信号

2014-02-25彭永强

家庭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肢端闭塞性麻木

彭永强

每到冬天,很多老人都会感觉到下肢寒冷。由于人体下肢受到重力影响,同时又距离心脏最远,局部血流相对缓慢,再加上老人抗寒能力较差,冷天时活动相对减少,感到下肢寒冷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时只要注意下肢保暖,加强运动,寒冷就会自然消除。然而,一些老年人下肢寒冷在实施上述措施之后仍然难以消除,就应当加以警惕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初期,一般表现为受寒后感觉脚部发冷、麻木、疼痛,走路时小腿酸胀、乏力。病情加重后会出现间歇性跛足、下肢发凉、麻木、疼痛加剧。

闭塞性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患之一。患者最初表现为下肢发冷、麻木以及间歇性跛足。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患肢皮肤苍白、触觉减退、温度降低、肌肉萎缩、趾甲增厚以及变形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患者,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应警惕此病。

肢端动脉痉挛症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体末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指等四肢肢端阵发性发白、紫绀、潮红以及疼痛等,常常是因为寒冷刺激或者情绪过于激动所导致。

多发性大动脉炎主要表现为下肢寒冷,并伴有下肢疲软无力、麻木、疼痛等。此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动脉炎波及供应下肢血液循环的大动脉,导致下肢缺血低氧并最终致病。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也会表现为下肢寒冷,但常常伴有心悸、气短、多汗、腹胀、头痛、容易疲劳、失眠,以及身体不适感等症状。此病体检时并无体征,应引起患者重视。

此外,一些下肢寒冷的患者也可能是因为精神因素在作怪。例如,癔病患者就可能由于语言暗示导致下肢寒冷感觉,但用心理暗示疗法会有很明显的效果。

由此可见,老年人出现下肢寒冷不应当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疾病隐患。

猜你喜欢

肢端闭塞性麻木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相关指标分析
肢端肥大症与高血压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无题(2)
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联合疗法治愈连续性肢端皮炎一例
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建立及其miRNA表达谱分析
赵坤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经验
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