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
2014-02-25张英
张英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小学中段阅读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它既承载着低段阅读的基础,又是学生迈进高段阅读的一个转折点。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参差不齐、知识水平欠缺、独立阅读能力较差等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较短时间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使他们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平稳地进入高年级阅读阶段。
一、因材施教,缩小阅读能力差异
为了能找准不同层次学生的切入点,更好的提高中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我把学生分为三种情形:一种是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这些学生能把文章完整、准确、流利地读出来,也能掌握关键信息和重要细节,确定文章中心思想,但是对文章蕴含的深意理解得有一定的不足。另一种是阅读能力一般的学生。虽然能把一篇文章完整地读下来,但是找不到文章的中心,更体会不到文章表达的含义。第三种是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识字量较小、语感较差、不会断句的严重问题,致使他们不能把文章准确地读出来。根据不同层面的学生,我设置了不同层级的阅读任务和达成目标,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即让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能通过深入细致地阅读文本筛选有效信息,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梳理文脉,领悟出文本所含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表达出阅读体会和感悟。在此基础上,再引领学生去赏析关键词语和优美语句,分析出文本中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或技巧,以利于他们作文水平的提升。对于阅读能力中等的学生,应筛选有效信息,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文本,领悟出文本的意义,进而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阅读体会和感受。而对阅读能力偏下的学生,应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帮助他们完成最基本的阅读任务,使他们不读破句子,能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也能顺利地筛选出主要信息,总结出各段大意和文本的中心。经过这样的分级教学,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大大增强,阅读能力也逐步提升,阅读层级不断改变。阅读能力中等的学生逐步向阅读能力强转化,阅读能力差的学生逐步向阅读能力较强转化,而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更是在阅读中提升了赏析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激发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读。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和他们一起游戏、聊天,在这一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和科幻题材的文章。于是,我就搜集整理出适合他们阅读的此类文章,设计教学方案、进行专题分类,设置不同层级的问题,带领学生上阅读课。在我精心安排下,学生们逐渐喜欢上了阅读,并在阅读中学到了阅读文本和解答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了写作水平。
根据学生阅读方式的多样性,我主要引导学生养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传授摘录经典句、段、篇的方法。在课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与训练,既能使阅读得以有效延伸,又能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学生在阅读时,教师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列举出来,而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学生遇到把握不好的问题时教师再介入。教师在讲授阅读课文时最好先让学生自己预习,教师不设预习提纲,让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发现不懂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实在不会再与教师探讨。善于启发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最好方法,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加以重视。
三、采取多样阅读方式,做到持之以恒
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样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只是采取传统单一的方法,例如齐读、指名读等的阅读方式,学生们用不了多久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煞费苦心激发起的阅读兴趣的焰火会随着这种简单无味的方法慢慢熄灭,到那时我们所有的努力就可能前功尽弃。针对以上情况,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将朗读、默读、略读、精读等方式穿插到教学当中,根据不同的文本段落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重点段落采用精读和默读的方式,词句优美的段落采用朗读的方式,非重点段落或过度段落采用默读的方式。各种阅读方式的灵活运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效率。
四、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来补充课内阅读的不足。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应按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推荐读物。阅读的课外书籍要适合中年级学生的能力,不能过高、过难。在阅读过程中最好让学生学写读书笔记,记录好词、好句、好的段落或摘抄名言警句,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的能力,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并让他们明确哪些读物可以掌握哪些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中年级学生的阅读重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学会阅读文章并掌握初步的阅读技巧。这样,既能养成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为学生迈进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武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