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4-02-25马汝勇
马汝勇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重要载体,但在初中阶段的课本里,学生接触到的文言文数量有限,再加上内容与学生所处时代相距甚远,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古板陈旧,使得不少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得文言文学习遭遇尴尬,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要传承和光大优秀的民族文化,就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一、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学生通过自读,正字、正音、了解词意,通过跟读把握节奏,然后大声朗读。朗读的目的是理解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文言文中有大量的文字障碍,如多音字、多义字、生僻字、通假字、异体字等,所以,在引导学生自读时,首先,应把字音读正确,只有这样才能流畅地读课文,进而熟读成诵。其次,应读准句子的朗读停顿,特别是在读一些比较长的句子时,往往要在一句之中表达一个概念或意思的地方有一些小的停顿,停顿读得正确与否,对句意理解至关重要。如《狼》中“其一/犬坐于前”,如果读成“其一犬/坐于前”,意思就完全错了。又比如《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准这个长句的节奏,在有节奏的诵读中领会莲花的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形象之美。最后要读出感情,着重对语气、重音的处理,读出作者的思想和写作意图,再现文章的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无意识的心理特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或环境,从而引起学生情绪产生积极反应的形象整体。在教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应根据文本的实际需要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尽管文中的人或事离今天很遥远,但只要教师以趣味性导入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就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质疑,培养兴趣
只有疑才能使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许多教师担心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投入文本中体会感悟,同时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往往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权力,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在教学时,除了事先预设的问题,学生还会提出很多疑问。例如,桃花林那么美丽,渔人以前为什么没有发现?桃花源那么美好,渔人为什么还出来?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了那么久,为什么“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些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四、展开想象,提高兴趣
想象可以使人的精神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翱翔在想象所开启的天空中。如《小石潭记》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描绘了一幅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动的画面,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石潭的四周。学生展开这样的想象,定会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完全比让学生死记硬背翻译更受他们的欢迎。
五、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培养综合能力
根据中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的故事情节,这样既能使学生准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以《石壕吏》为例,我采用模拟情境、上台表演的形式组织教学:请五名学生分别扮演老妪、老翁、两位差吏、文中的“我”。学生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故事,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添加了对人物性格的独特理解,入木三分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效果,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在文言文有效教学方面迈出更坚定的步伐。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