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就一个抢

2014-02-25伊尔汉

当代工人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门口公平乘客

伊尔汉

公交车上,后面乘客问前面一位乘客:“下车吗?”答:“不下!”又说:“让让。”然后挤过前面乘客站到了车门中间。

是的,这就是中国人。

咱中国人活得不容易啊。想想现在这些活跃在这个国家的街道、马路上的大爷大妈们,他们都是经历过困难时期的人啊。“抢”是他们从懂事开始,就融入血液中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晚一步,连树皮都让邻居给扒没了。慢一点儿,连菜汤都让战友、同事、兄弟姐妹给蘸馒头吃了。

后来,中国人终于吃饱了。但是,红卫兵来了……当年下过乡的中年人,都深深的懂得,什么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抢,你就回不了城;不抢,你就去下岗!

终于,被这样的成年人养育的小孩子们,还没出生就开始“沐浴”在一股热火朝天的胎教气氛中。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让新一代孩子们一降生,就调制到“战斗状态”。

幼儿园接孩子的队伍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甚至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弱小的孩子大声的质问:“他欺负你,你怎么不打他呢?你不会抢过来啊?这孩子,窝囊!”

查查中国字典,只要是跟“抢”有关的词,多半都是褒义词,比如百舸争流、激流勇进、奋勇争先啥的。哪怕是巧取豪夺,在现代国人看来都有那么一股土豪金的霸道。

可惜,中国人的奋斗,往往都是一只眼看着别人怎么走。从小到大,“别人家的孩子”成了无数人心中永远的痛。成家后,“别人的老公”成了中国男人心上的一座大山。单位开会,领导一句“你看XXX”,成了员工心头说不出的郁闷。一句话,别人有的,你也得有。这里的别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而是组团来的。

张三买了房,李四买了车,王二麻子去了趟台湾。得,这就逼得认识他们仨的人,必须得同时买房、买车、去台湾,不然,就会闹心得连觉都睡不踏实。换句话就是:中国人的争抢,是因为骨子里有种“见不得别人好”的基因。

前不久,美国发生了一桩惨案,一个华人家庭的五口包括四位孩子和母亲被杀,凶手竟然是亲小叔子。理由也非常中国:见不得哥哥一家过得比自己幸福。

世界公认的一件事是: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勤劳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以目前中国的成绩,岂不是侮辱我们智商的一句高级黑?

表面上看,中国人起早贪晚、争先恐后,其实都是给别人活着的。不能让单位同事看扁、不能让同学瞧不起、不能让邻居看笑话……“别人”在中国人这里非常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没有“别人”,自己就不知道怎么办好了。于是,相爱,必须得表白;升官,必须得包二奶;吃饭,必须得发微博……

中国人一直为了别人的世界而忙活。你要问他你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大多数人都会怪怪地看你,然后从鼻子里哼出一股怪调,说:多大岁数了,还问这么幼稚的问题!其实,大多数的中国人,终其一生,都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要做什么样的人?看看周围,不就知道了,切!

事实上,中国人的争抢模式就像在女厕所等位,本来如果大家都在大门口等,不但保证公平,还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折磨。但是,大家非要抢到具体的门前等,不但鼻子遭罪,而且还经常遭遇因运气不好,隔壁走了3个,自己等的这个还没开门的情况。但是,即使如此,大家还是舍不得都退回到大门口去,因为大家等的其实不是公平,而是万一自己这个门能先打开,就能占到一分钟左右的便宜。

于是,为了这个所谓的便宜,每个人都自愿捏着鼻子,看着隔壁一次又一次的先开门。

猜你喜欢

大门口公平乘客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风的乘客”
笨柴兄弟
停车原因
必须公平
在深色的面纱下她绞着双手
生菜有道
公平的决定
要死在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