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喘吁吁》的中美文化差异透视

2014-02-25张建凯戴雁辉

电影文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差异

张建凯+戴雁辉

[摘 要] 《气喘吁吁》是由郑重导演执导的一部小众文艺片,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喧嚣不已、百态尽显、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本文对影片《气喘吁吁》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分析了影片的两个主要角色——一位中国人、一位美国人——对影片中出现的类似场景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表现,总结出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特征。具体来说,文章从数字文化、礼仪文化、子女教育和朋友关系四个方面探讨了中美文化差异,并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应该在国际交往中具备中西文化差异的意识,并且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差异。

[关键词] 影片《气喘吁吁》;中美文化;差异

《气喘吁吁》是由郑重导演执导的一部小众文艺片,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喧嚣不已、百态尽显、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影片本意并非要反映中美文化差异,但由于影片以中美两个公司老板的商业接触为主线,因此从两位老板交往中的很多情节,可以发现些许中美文化差异之处。

一、影片简介

Frank是美国一家奶酪公司的老板。公司由曾祖父传到他这一代已经面临破产。女儿Hanna在戒毒所接受戒毒治疗,情绪很不稳定。生活所迫,Frank决定违背良心听从朋友建议,把公司进行包装然后转手他人,自己卷钱跑路,带女儿移居国外。潜在买家李强来自中国,他对收购这家“高利润”公司兴趣浓厚,邀请Frank到北京面谈。

李强在北京经营公司,事业生活两不顺。公司陷入三角债,出现财务危机。要债的天天堵在办公室,欠账的就是不还钱。发福的妻子看到李强在家总是沉着脸,怀疑他同女秘书明辰有不正当关系,没事儿净瞎琢磨。从美国回来的儿子一句话不说,喜欢听一些充满愤怒情绪的朋克音乐。雪上加霜的是李强最近总是头疼,检查发现脑部有阴影,疑似脑癌。还有他一看表就有4,认为这是死亡的预兆,心情极度抑郁。为了给妻儿在自己死后留一条谋生之路,决定筹钱买下Frank的公司。

Frank到北京后看到李强的精神状态,开始怀疑李强收购自己公司的可能性。踌躇之间,偶识宾馆对门房间的煤矿老板白先生。白先生矿上出事故死了人,想要逃亡美国又被拒签,正处于崩溃边缘。他决定收购Frank的公司,条件是Frank帮自己搞定签证。Frank一边应付着李强,一边和白先生进一步接触。

李强倒霉事儿不断,欠自己钱的刘总仍旧不还钱,而向自己要债的老朋友王兆达由于欠债太多自杀了,使他深感内疚。妻子越来越坚信李强和秘书明辰有问题。儿子依然像哑巴一样。

Frank应邀到李强家里参加晚宴,从李强身上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老人就是因为抑郁症自杀身亡的。两人在相处过程中越聊越深,有了朋友的感觉。Frank托人帮白先生夫妇办理了签证,公司转手成功在即。就在白先生预付定金时,警察赶到将白先生带走。最终Frank决定放弃骗局,不再欺骗倒霉透顶的李强,返回美国。

二、中美数字文化对比

在中国,“8”是公认的吉利数字。因为广东话里“8”和“发”谐音,被认为是“发财”的吉兆。中国人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都愿意选“8”,饭店宾馆开业也大都选择有“8”的日子。影片中Frank到北京与李强见面,一下飞机便交上好运:他恰巧是中国第八千八百八十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位入境外宾,接受了媒体采访,受到了一大群人围观。这让Frank无所适从。另一情节中李强在全聚德招待Frank时看到自己房间号是“514”,非常生气,最后换到“518”房间。李强的秘书明辰后来就数字问题向Frank做了解释:“‘8在中国是吉利数字,是发大财的意思……中国人相信数字有魔力,我们对数字有很深的研究。比方说‘6意思是一帆风顺,没有麻烦。还有‘9,一般恋人都喜欢这个数字,‘9意思是长寿和永远……”与数字“8”相反,中国人认为“4”是最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它和“死”谐音。在影片中,李强每次看表都看到“4”,他因而认为自己是命在旦夕。一般来说,中国传统习俗中双数较为受尊崇,有以双数为吉数的数字文化,而在单数的使用上比较谨慎。而美国人常以单数为吉祥数字,认为双数存在分裂的危险而视为不祥。例如美国人总是放入单数的鸡蛋让母鸡孵化。习俗认为放入双数鸡蛋,要么会变坏,要么小鸡难养好。但“13”是个例外,它是美国人公认的不祥数字。在美国楼房不设13层,机场不设13号门,宾馆和医院没有13号房间。数字“13”不祥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源于古代西方神话,也有人认为源于耶稣遇难,还有人认为12是一个“完全”的数字,如一年12个月,黄道12宫,奥林匹斯山12位神,以及耶稣12位传道者等。而“13”超过“12”一点,就是比“完全”多一点,就变得不安定。

三、中美礼仪文化对比

中国和美国在礼仪文化方面也有很多不同,在影片中能反映出来的是中国人习惯“吵”而美国人习惯“静”。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Frank刚到中国就因短暂性失聪进了医院,因为他刚下飞机接受采访时环境实在太嘈杂,他一下子适应不了。中国的“吵”,主要是人们说话嗓门过大。比如Frank在医院治疗耳朵时,李强就在诊室门外大声嚷嚷刘总欠钱不还,外籍医生两次警告也毫无作用。Frank看完医生,李强一边同Frank热情地握手一边又扯大嗓门对Frank说“好好休息”之类的话,Frank一下子又耳鸣了。另一个情节是李强请Frank在全聚德吃饭。和Frank正握手时接到王兆达的电话,马上就扯着嗓门接起了电话,把Frank晾在一边。Frank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当双方举起酒杯时,Frank接到戒毒所女儿的电话,女儿难熬戒毒的痛苦,想和父亲说话。他小声地对女儿说:“我现在不能和你说话,我待会儿打给你。”导致女儿生气挂了电话。这些情节都反映了中美礼仪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喜欢热闹,很多公共场所都是人声鼎沸,一片嘈杂。而美国人在公共场所很注意不制造噪音,免得影响别人。例如,中国人聚餐时喜欢围在一起高谈阔论、让菜劝酒,营造一种热热闹闹、兴高采烈的就餐氛围。而西方人在用餐时,讲究精美的菜单、愉快的心情、动听的音乐和优雅的举止。他们喜欢安静幽雅的环境,可以尽情享受美味佳肴。

四、中美子女教育对比

影片中李强的儿子李心红和Frank的女儿Hanna都是问题青年。李强的儿子在家一直不说话,经常听朋克摇滚音乐。李强为了了解儿子就翻译了一首儿子听的英文歌曲,结果发现歌词中充斥着“自杀”“地狱”等他认为很堕落的词汇。他认为儿子的人生观出了问题,就对儿子大喊大叫地训斥,后来还动手打了儿子。Frank的女儿吸毒,正在戒毒中心接受治疗,经常打电话向Frank诉苦,还不时对Frank发脾气。Frank总是耐心地安慰她,鼓励她,尽量给予关怀和帮助。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中美家庭中存在截然不同的子女教育观。中国的家庭关系构建于儒家文化思想。儒家思想宣扬“长幼有序、父子有亲”“父为子纲”等理念以维护家庭秩序,因此父亲在家庭中占据统治地位,是绝对权威,同时也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子不教父之过”,一旦孩子出现问题,人们一般会谴责家长没有教育好孩子。在中国家庭中,父母会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训斥甚至打骂他们认为出现问题的子女。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人们更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利益,更注重个人的权利。他们认为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平等的,都有追逐自己所向往的自由的权利。因此在美国家庭中,子女和父母是相对平等关系。子女大都直呼父母的名字,而父母也不能任意限制子女的自由。西方国家甚至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其中规定父母不能打骂孩子,否则就被视为虐待他人,要受到法律制裁。影片中Frank女儿在和父亲的电话中因为生气使用了很多“fuck”等词汇发泄对父亲的不满,这在中国家庭中是难以想象的。而后来李强和Frank聊到自己儿子,就问Frank为什么儿子喜欢听这么愤怒的音乐。Frank说:“因为他年轻。年轻人容易暴躁。”李强继续问:“为什么?”Frank说:“没有为什么。你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不也那样吗?”李强回答说:“不,我那时候非常快乐。”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对待问题子女的不同思维,这必然形成不同的教育观。

五、中美朋友关系对比

影片中李强第一次请Frank吃饭时说:“在我们中国,做生意之前先交朋友。什么叫朋友?three cup(三杯)!”然后将三杯酒一饮而尽。这个情节很形象地勾勒出中国人眼中什么是朋友。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注重人情。朋友关系强调重义忘利,为朋友应该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为了朋友的情义,人们甚至会无视法律。影片中李强和他的债主王兆达就是30年的老朋友,当年一起下乡插队。李强欠王兆达的钱还不了,但每次和王兆达沟通时都非常地理直气壮,不仅一句好话没有,还骂王兆达逼得太紧。李强能这样做,凭的就是多年的朋友关系。而王兆达最后因为自己欠的债务太多,最后宁可选择自杀,也没有难为李强。在另一个情节中,Frank在李强家过夜,一清早起来,看到几个陌生人来到李强家。他们看到李强正在客厅沙发上酣睡,就没有惊动他,而是把带来的一大堆农产品放在茶几上,然后悄悄地离开了。Frank感觉这些人行为怪异,李强醒后向他解释说是乡下来的朋友,是自己30年前插队时的乡亲。影片中李强多次表现出对那段时光的向往与留恋,可见朋友对中国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与中国人相反,美国人注重法律,认为法律值得信赖,它是解决一切纠纷的依据。因而他们在处理朋友关系时都是以法律为基础,不会像中国人这么注重人情。影片中Frank了解到白先生非常有钱的时候决定帮助白先生办理赴美签证,他告诉他的律师朋友:“事成后我会付你两倍的钱,但甭打算要什么预付款,我一分也不给。我会建一个共管账户……一旦我朋友的护照上盖上了那个美丽的戳子,我便放款,一分也少不了你的……”这就是美国人之间处理问题的方式:虽然彼此熟识,但仍公事公办。

六、结 语

影片《气喘吁吁》中李强与Frank的行为和思想的差异只是中美文化差异的几个体现,而文化差异是一个大课题,其内容十分广泛,存在于中美两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交流和交往越来越频繁,而文化差异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和障碍,因此我们应该抱着虚心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态,广泛了解美国或西方其他国家与我们的文化差异并给予理解,这样的话在国际交往中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参考文献]

[1] 曹容.中西数字的文化观比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 雷晴岚.从《当幸福来敲门》看中西文化价值观[J].电影文学,2013(08).

[3] 王葵.从影片《刮痧》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J].电影文学,2013(11).

[4] 王文丽.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0).

[5] 张丽平,郝素珍.论中西数字文化内涵之迥异[J].河北学刊,2010(01).

[作者简介] 张建凯(1978— ),男,河北栾城人,硕士,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戴雁辉(1976— ),女,河北怀安人,硕士,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差异
“再见”和bye-bye等表达的意义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法观念差异下的境外NGO立法效应
构式“A+NP1+NP2”与“A+NP1+(都)是+NP2”的关联和差异
论言语行为的得体性与礼貌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