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

2014-02-24于峰

建材发展导向 2014年1期
关键词:渠化右转专用车

摘 要:在平面交叉口处由于多个方向的交通流进入,交通量大、冲突点多,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也特别多。因此,文章主要全面阐述目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

关键词: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车流量的迅猛递增,城市交叉口已经是城市交通网络的节点和城市交通的瓶颈,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城市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平面交叉口是各向车流、人流交汇、转换方向的地方,交通冲突较多,极易引起交通堵塞及引发交通事故。故通过对平面交叉口的进行渠化设计,可实现车与车、人与车分道行驶,提高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渠化交通的作用是在通过路口设置各种交通岛、交通标线或分隔带等,将不同方向行驶的车辆进行分隔以及平面交叉口左转、右转和直行车辆按规定的行车道行驶,以利于车辆有秩序地快速通过,避免相互干扰,减少车辆与行人之间以及车辆之间碰撞的可能,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1 采用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原则及优缺点

1.1 采用渠化设计的原则

1.1.1 交叉口渠化设计适用于交通量较大的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主干道与次干道相交的平面交叉口。

1.1.2 平面渠化交通的路口要较宽敞,有足够大的平面位置和空间来设置交通岛并拓宽车道。

1.1.3 平面交叉口范围内是吸引车辆及人流的集散点和车辆出入口尽可能减少,一般应设置在交叉口外。

1.2 渠化设计的优点

1.2.1 渠化设计设置了右转、左转、直行专用车道,车辆行驶方向明确,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车流之间不存在冲突点,便于各种车流集散、变换方向,加快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提高了车辆通行能力。

1.2.2 渠化设计中设置交通岛,使行人、非机动车穿越交叉口由一次穿越改为二次穿越,人行横道线长度的缩短,使行人穿越时间加快,行人、非机动车安全度增加,心理安全感增强,改善司机和行人经过交叉口的通行条件。

1.2.3 在交通岛和绿化分隔带上种植一定规模的观赏花草植物,环境优美,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

1.3 渠化设计的缺点

1.3.1 信号灯间隔时间较长,使车辆排队等候通过的时间较长,影响了通行能力,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交通流量比较大时,容易形成交通阻塞。

1.3.2 由于信号灯相位设置不当,容易使车辆在中心区形成堵塞。

1.3.3 由于行人、非机动车通行较复杂,如遇右转车辆较多时,易引起堵塞。

2 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

2.1 进口道设计信号控制交叉口应根据交通流量、流向确定进口道车道数。进口道车道数应大于上游路段的车道数,有条件时宜分设各流向的专用车道,并应满足交通量所需的车道数要求。

2.1.1 进口道车道宽度进口道每条车道的宽度可较路段上略窄。平面交叉口一条进口车道的宽度宜为3.25m,困难情况下最小宽度可取3.0m;当改建交叉口用地受到限制时,一条进口车道的宽度可取2.80m。转角导流交通岛右侧右转专用车道应按设计速度及转角半径大小设置车道加宽。

2.1.2 进口道专用车道设计进口道展宽段应尽可能为左转、直行和右转车辆分车道行驶创造条件,特别是设置有专用箭头灯时,必须设置相应的专用车道。当高峰15min内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达2辆时,宜设左转专用车道。当右转交通为主流交通,或者横过人行道的行人或非机动车非常多,右转车也非常多时,应设置右转专用车道。进口道设计时右转车道宜向进口道右侧(靠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一侧)展宽,左转车道宜向进口道左侧(靠道路中心线一侧)展宽。(1)进口道左转专用车道设置可采用以下方法:第一,展宽进口道,以便新增左转专用车道;第二,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新辟左转用车道,但压缩后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对于新建交叉口至少应为2m,对改建交叉口至少应为1.5m,(满足行人驻足要要求)其端部宜为半圆形;第三,道路中线偏移,以便新增左转专用道。(2)进口道右转专用车道设置方法:第一,展宽进口道,以便增设右转专用车道;第二,压缩行道树绿带(人行道)宽度,增设右转专用车道;第三,压缩车道宽度,从原直行车道中分出右转专用车道。

2.1.3 进口道长度的确定进口道长度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进口道长度由展宽渐变段长度与展宽段长度两部分组成,展宽段长度应以交叉口转角缘石曲线的端点算起。渐变段最小长度不应少于:支路20m,次干路25m,主干路30-35m。展宽段最小长度应保证左转或右转车不受相邻候驶车辆排队长度的影响。

2.2 出口道设计

2.2.1 出口道车道数出口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口车道数相匹配。相邻进口道设有右转专用车道时,出口道应展宽一条右转专用出口车道。

2.2.2 出口道宽度出口道每条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路段车道宽度,宜为3.5m。条件受限的改建交叉口出口道每条车道宽度不宜小于3.25m。

2.2.3 出口道长度出口道的总长度由出口道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组成。展宽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30~60m,渐变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20m。出口道展宽段长度由缘石转弯曲线的端点向下游方向计算。

2.3 进出口道与公交站做一体化设计公交停靠站应设在交叉口的出口道。改建交叉口在出口道设公交停靠站有困难时,可将直行或右转公交线路的停靠站设在进口道。当公交停靠站设置在出口道上,且出口道右侧展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展宽段向前不少于20m处。

2.4 导流岛设计当交叉口空间较大时,各流向的车辆行驶轨迹范围比较大,因此发生冲突的区域相应增大,不利于交通流的运行控制。如果按照常规交叉口的做法施划交通标线,则常常由于交叉口的面积过大,使得交叉口的交通流呈不稳定状态,追尾及左转车与直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性增加。设计时通过设置导流岛,尽量使停车线靠近交叉口,以缩短停车线之间的距离,减少交叉口面积,并在交叉口内施划导流标线,限制各股交通流的行驶轨迹,既利于交通流平顺行驶,又限制了车辆转弯的任意性。同时,导流岛也可兼作安全岛,方便行人安全过街。当需设右转专用车道而布设转角交通岛时,右转专用车道曲线半径应大于25m,并应按转弯半径大小及设计车速设置车道加宽。

2.5 交通管制措施对于支路(街坊道路)与设计车速较高的主干道相交时,为了减少支路对主路交通的影响,确保主路通行能力,可采用支路右进右出、或单向交通的交通管制措施;对于多路交叉时,也可对某条支路采用单向交通或右进右出,以减少对象交叉口的流入交通量,使交通流单纯化,以减少多路交叉的影响。

3 结语

随着城市交通量的飞速增长,人们需要更安全、快捷的交通环境。在没有大型互通式立交的情况下,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尤为重要,不能让交叉口变为城市交通的瓶颈。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渠化设计,不但可以提高交叉口的利用率,还能使城市交通变得更安全、更快捷,让交叉口融入到城市景观之中。

作者简介:于峰(1981- ), 男,辽宁鞍山人,鞍山市公路勘测设计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

猜你喜欢

渠化右转专用车
基于车让人的右转专用相位设置条件研究
专用车企业首次主导 无人驾驶环卫车上路
城市路口公交优先方案研究探讨
2016年《专用车与零部件》杂志回顾
基于农村主路交叉路口优先右转汽车的碰撞预警系统初步设计
上半年我国专用车销量同比下滑36.2%
一季度我国专用车市场同比下滑严重
浅谈交叉口展宽渐变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