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生物教学散记

2014-02-24莫飞

求知导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氨基氨基酸习题

莫飞

一、关于“节外生枝”

现今的有些教辅资料往往都是“集各家之大成”的拼凑产物,往往忽略了本身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因此,老师的教学往往需要“节外生枝”才能勉强应付。每节课除了完成新授课的内容还得做一些内容上的扩展,这样一来课堂内容就显得臃肿,重点知识和知识轮廓不够清晰,学生也不见得能掌握和消化。当然从长远的学习目标来看,“枝”还是要生的,但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循序渐进,课堂上应用多元化的手段使学生尽可能对新知识深入理解加深印象,对习题做适当删减,“生枝”的时候最好先以问题的形式给出,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个别超出现阶段能力水平的“枝”不生也罢,与其学成“一潭浑水”不如先让学生把握知识框架,对主干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可以在习题课时慢慢渗透。

二、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

在前两年的教学过程中自己有时会出现缺乏耐心的现象,如新课进行前总要对上一节所学内容做一个复习提问,但往往出现学生答不出来的情况,有时甚至是同一问题一连几个人都答不出,特别是当单独叫到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依然未果的时候,想到自己付出的心血毫无回报难免怒从心中起,便会很严厉地训斥学生一番,反而影响了授课的情绪,课堂气氛也会陷入沉闷状态。我在课下针对这一问题作了分析,学生答不出无非出于这样几种原因:一是内容太多,没有记住;二是课下没有及时复习回顾;三是时间间隔太长遗忘所致;四是由于紧张,大脑出现空白;五是讲授没有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或强调的次数还不够。当时自己只关注了学生的原因,却忽略了老师的态度因素,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也常常会出现遗忘、懒惰、心不在焉的时候,被老师提问也会有答不出的情况,想到这些就能够用更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件事了。后来我做过这样的尝试,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我说“看来这个问题我还没有讲清楚,没关系我再说一遍吧!”而后我的讲述学生听得很认真,教学效果也有很大改观。

三、多借助图形手段服务教学

在一些章节的教学中,我发现文字性板书的效果远不如图形效果好,特别涉及一些抽象或过程较为繁琐的内容时效果尤为明显。例如在有关肽链的计算问题中,有这样的结论:“对于一条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若有多余,则位于某些氨基酸的R基中。”若只用文字表述,学生一时很难想明白,若给出以下图形效果就会好些:

图中的每个 代表一个氨基酸,而 之间“—CO—NH—”代表肽键,下方字母R代表R基,由于每个氨基酸的中心C上都连接有一个

“—COOH”和一个“—NH2”而在进行脱水缩合反应时,相邻的氨基酸之间是由上一个氨基酸的羧基提供羟基,下一个氨基酸的氨基提供氢原子形成肽键相连的,所以肽链中间是没有多余的氨基或羧基的,只有位于肽链最两端氨基酸的中心C上各自剩下一个

“—COOH”或一个“—NH2”,若有多余的氨基或羧基的话,只能存在于氨基酸中的R基了,此外学生也能较为直观地看到当数目庞大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后N、O主要存在于肽键中,而且该图也能很清晰地反映出单条肽链中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目的关系。

四、调动学生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

新授课时,总会讲到一些科学探索先驱们的故事,我通常会在课前把它布置给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精炼语言并限时三分钟以内在课前展示。有的学生甚至会做出短小而精彩的幻灯片或下载一些视频片段,效果很好;再比如讲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我通常会带来两个纸盒、一定数量的黑白棋子让不同组的学生实际动手体验记录整个过程,通过亲身参与将有利于学生建立对分离定律较为深刻的理解;对光合作用反应过程的学习我通常会将整个过程图展示给学生,点出其中几种学生不熟悉的物质名称,通过学生组内讨论如何完整、准确地表述这一过程,而后会请一些同学上到讲台上试着表述,每一位同学说完后我会请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点,我会做简短的补充,对一些同学叙述中的亮点我会及时作出肯定,如此反复三到四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较为完整地说出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了。而后再通过撤去图示让同桌之间相互聆听的方式强化记忆,把图尽量印在脑海中;习题课中我往往先不给出答案,而是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内部统一一部分习题的答案,个别有疑问的题目再通过随后的组间交流、评价、纠错实现对绝大多数习题的解决。总之当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课堂中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氨基氨基酸习题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氨基葡萄糖有什么作用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科学解读食物中的蛋白质如何分“优劣”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补氨基酸不如吃鸡蛋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合理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