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人如何看中国
2014-02-24
古巴《哈瓦那时报》2月22日文章,原题:一名古巴人的15年在华生活 伊希德罗·埃斯特拉1995年首次赴华,从事西班牙语新闻校勘工作,6年后返回古巴。2005年他又独自回到中国,先后就职于多家中国媒体。他在华已共生活15年之久。以下为对他的访谈。 问:中国人如何看待古巴人? 答:1959年前古巴对中国无足轻重。当卡斯特罗决定承认新中国时,我们才对其具有重要意识形态和战略意义,因为我们在美国家门口。如今中国人以同情和某种程度的优越感看我们。他们来到古巴时会说:“很像开放前的中国。”他们认为我们很穷很散漫,需要“治疗”,如进行中国式改革。 问:你说在中国汇钱曾遇到问题? 答:几年前美国将古巴列入恐怖主义国家名单时,与美国有业务来往的中国机构以别样的眼光对待古巴护照。他们客气地告诉我,按美国财政部的规定不能为我提供服务。但此类插曲并没有悖于两国友好关系。中国寻求与全世界友好,无论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或封建主义。他们已摘下意识形态的面纱。他们渴望与古巴友好,但认为对美关系更重要。 问: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对中国有何影响? 答: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儒家思想。中国人相信能通过自上而下建立“纵向民主”,认为没有稳定就将国之不存。他们乐意通过逐渐让步而被视为“正常国家,”但不会抄袭西方模式。 问:中国人的历史思想和远见如何与现代生活产生交集? 答:许多40岁以下的中国年轻人得不到精神满足。中国人不愿谈政治,他们大多对改善个人经济条件更感兴趣。 问:中国还有免费福利吗? 答:为使社会更具人情味,中国最近5年规划制定了避免社会创伤的总体目标,意在降低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这已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政府称社会将以人为本,正尽力摆脱意识形态术语。一切皆有可能,但都无法摆脱中国文化和独特性的影响。▲(作者迪米特里·普列多等,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