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

2014-02-24罗清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5期
关键词:证法课堂教学课堂

罗清华

(福建省将乐县高唐中学,福建 将乐 353301)

【民主教学】

以人为本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

罗清华

(福建省将乐县高唐中学,福建 将乐 353301)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在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的诸多障碍中,我认为最大障碍在于:学习的被动性,主动参与的意识差。他们把学习单纯地作为被动接受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这些年,我在初中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力争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主动参与;氛围;学会学习

一、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从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看,不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而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课堂教学就是将教材中体现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我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每个环节,尽量让学生养成勤学多思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呢?我在这点上的做法是把学生吸引到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堂活动是由众多的个体活动组成的集体活动,培养全班同学的学习愿望。想方设法使大部分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的机会。比如在练习课上,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认为不懂的题目(即使很简单)提出来,而我并不急于讲解,我把问题展示出来,请那些思路明了的学生上台做“小老师”,大胆讲清自己的思路,这样已懂了的同学就有了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使它们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激起他们想学得更好的欲望。而台下的学生此时就带着“看看你讲的,我能不能听懂,我来评价下你讲得好不好,对不对?”的心理听课,这无疑提高了听课效率,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此时作为执教者的我不仅要当好虚心求教的“学生”,而且要做好导演工作,及时加以启发、评点,调动好课堂的学习氛围,避免出现“你讲你的,对了与我无关,错了我也不管”的局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我在讲解习题:已知D是ΔABC一边AB上的中点,求证:ΔABC是直角三角形。

就为了评析这样一道题,整整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而且都由学生主讲。三位学生都清晰地表述了自己的各不相同的证法。证法一: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法二:作DE⊥BC垂足为E;证法三:延长CD至E,使得DE=DC,得四边形ACBE。当时的课堂气氛相当热烈,我们师生合作体现得淋漓尽致。然后我让学生归纳比较出该题又快又简洁的证法。往往这种氛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良性循环。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课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如果教师能设计出有趣的问题,特别是新课引入时,往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好奇参与课堂教学。如在上《事件、随即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这一节课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进行引入:“某书店2008年8月各类图书的销售情况是:数学40万册,自然科学30万册,文化艺术20万册,生活百科10万册。”

1.四种类型的书籍中哪一种所占的百分比最大?哪一种最小?

2.如果说进书店买书,买哪一种书可能性最大?买哪一种书的可能性最小?

3.进书店有可能买到蔬菜吗?为什么?

以上各问题的设计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特别是第三问,学生觉得搞笑、有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在问题的引出、探求、论证等每个环节都精心设问,让学生寻求知识的思维状态下学习。在提问的过程中,我努力使问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启发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他们任何中的一个成为学习的局外人。在提问时,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不同问题,力争为每个学生都创造成功的机会。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始终是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在学生取得进展有所收获、有所发现时,我都及时对他们的创造性才能予以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兴奋感、自豪感。这对学生无疑是巨大的鼓励。事实证明:成功的机会越多,兴趣越大,动力也就越足。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功之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是解决了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他们也会像完成了一个重大科研课题一样,由衷地感到高兴,继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了亲切之感。此时,必然在他们心中产生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这样就可以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在于:营造一种和谐、活跃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奋发向上,使学生“乐学”。在这一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下两个原则:其一,鼓励性原则。鼓励能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它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只要我们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我们就会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因此,在课堂上,凡是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的学生都会得到我做出的相应的评论,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发言后“两手空空”地坐下。例如,在学生较为圆满地回答了问题后,我常会说“好,非常好”、“妙极了,你的回答很精彩”等语言。这时被表扬的学生是那样的满足和愉悦,眉宇之间又平添了几分自信和专注,对于那些回答问题欠妥或基本不会的学生,我一方面给予适当的提示,另一方面,我会说“别灰心,还有机会”、“再想一想,好男孩永远都不会放弃”、“别着急,下面同学的发言一定会对你有启发”……其二,信任性原则。信任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信任的奥秘在于启发自尊。我们是农村初中,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掌握知识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差、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我始终对他们充满信心,力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他们跟上集体的步伐,与同学们共享成功的喜悦。我知道,教师任何一句轻蔑的语言,哪怕一个不信任的眼神,都会深深地伤害学生的心灵。2008年我任课的班级学生小英,从小父母离异,父亲下岗,这些不利的外部因素,造成该生性格内向,不善交流,语言木讷。加之其脑子慢,基础差,自卑感极强。尽管如此,我仍相信教师的爱心、诚心、信心、耐心一定可以点燃她心中的火花。在教学和平时的交流中,我首先做到充分地尊重她、信任她,课堂上,我尽力为她创造发言的机会,并耐心地倾听她每一次发言,同时在课下鼓励她与同学们多接触、多交流,在一次次的努力中,使其找回自己的信心和自尊。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小英同学的脸上开始出现笑容,逐步融入到集体当中。其在性格改变的同时,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学习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

要培养学生养成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的良好习惯,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法指导,掌握“教贵在导”的诀窍,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学习数学,通过重新发现来学习数学,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摆脱应试教育,从而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合格人才。

G633.6

A

1674-9324(2014)35-0218-02

猜你喜欢

证法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数列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
R.Steriner定理的三角证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