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牛场常见传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2014-02-24,,,
,,,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山东牛场常见传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岳瑞超,程子龙,李宁,刘思当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2013年7月到2014年1月,从山东省济南市某奶牛场、济宁市某肉牛场、莱西市某奶牛场随机采集牛血清共266份,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及ELISA试验进行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应用口蹄疫A型、亚洲I型、O型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3个血清型口蹄疫抗体水平。应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gB抗体及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病抗体。结果显示,山东省某些奶牛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菌感染,总阳性率高达10.5%,肉牛群阳性率为0;不同牛场三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差异明显,口蹄疫A型、亚I型和O型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5.4%、70.3%和77.8%;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抗体阳性率为27%,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抗体阳性率为38.3%。针对以上血清学检测结果,对牛场上述疫病的防控进行了分析。
布病;口蹄疫;传染性鼻气管炎;黏膜病;抗体检测;防治
2003年我国公布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将口蹄疫列为一类第一位烈性传染病,布鲁氏菌病、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列为三类动物疫病。为及时了解当前山东省布病、传染性鼻气管炎、黏膜病的感染状态,对口蹄疫的免疫状况,以便为山东省规模牛场主要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2013年7月到2014年1月,从山东省3个不同地区3个规模化牛场共采集266份牛血清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及试管凝集抗原均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鲁氏菌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gB抗体检测试剂盒、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抗体检测试剂盒均购于IDEXX公司,口蹄疫A型、亚洲I型及O型液相阻断ELISA诊断试剂盒由内蒙古金宇集团提供。
1.2 方法
布病抗体检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T18646 -2002)操作[1],布病、口蹄疫、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抗体检测均按照ELISA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对济南148份奶牛血清及济宁76份肉牛血清、莱西42份奶牛血清进行布病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表2;口蹄疫抗体检测见表3,表4;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检测见表5;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抗体检测见表6。结果显示,山东省被检奶牛群的布鲁氏菌阳性率高达10.5%,肉牛阳性率为0;在被检的牛群中,口蹄疫抗体水平合格率分别为:口蹄疫A型65.4%,亚洲I型70.3%,口蹄疫O型77.8%;传染性鼻气管炎以及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7%,38.3%。
表1布鲁氏菌检测结果
表2布鲁氏菌检测汇总
表3口蹄疫检测结果
表4口蹄疫检测结果汇总
表5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检测结果
表6黏膜病抗体检测结果
3 分析
3.1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以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流产、不育、死胎为特征。本病可通过正常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 ,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传染[2]。我国目前对牛群不实行布鲁氏菌病疫苗的接种 ,而是定期对牛群进行血清学检测 ,剔除布鲁氏菌病阳性牛 ,保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目前国家法定的布病检测方法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通过试管凝集试验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认。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用时短等优点,适合于田间大规模检测,但是特异性和灵敏度都不高。试管凝集试验准确性高,但是操作烦琐,用时较长。ELISA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而且操作简便,用时短,而且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IDEXX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与试管凝集试验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因此可以作为布病确诊的辅助方法。本次调查结合三种方法对山东省济南、济宁、莱西三处牛场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肉牛群为阴性,可能与肉牛的生长周期短用,还未达到易感年龄有关。因为有关文献表明,动物的易感性是随性成熟年龄接近而增高,犊牛在配种年龄前不易感染;两个奶牛群布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8%和9.5%,由于不清楚这两个奶牛场是否免疫过布鲁氏菌疫苗,也不知道奶牛的来源(是否从免疫过布氏杆菌疫苗的地区调牛),因此抗体阳性牛并不能说明是布鲁氏菌感染,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2 农业部规定口蹄疫抗体的标准为阳性率(抗体滴度≥1∶64)大于等于70%,本次口蹄疫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与莱西市两个被检牛场口蹄疫亚洲I型与O型抗体阳性率均为90%左右,A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和66.7%。亚洲I型与O型高于国家口蹄疫免疫的标准要求,说明该场在O型和亚洲I型口蹄疫的防疫上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免疫效果,但A型口蹄疫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免疫合格率标准;济宁市的被检肉牛群血清亚洲I型与O型、A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1%,50%,94.7%,该肉牛群亚I型与O型阳性率远低于国家口蹄疫免疫规定标准,而A型阳性率则高达94.7%。3个牛场均进行过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但不同厂家所用疫苗的类型、厂家,以及所执行的免疫程序不尽相同,致使3个牛群三型口蹄疫的免疫状态有如此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三型口蹄疫的整体免疫水平均不理想。所以,我省规模化牛场的口蹄疫免疫有待于规范,监控力度有待于加强。
3.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坏死性鼻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及气管黏膜发炎、呼吸困难、流鼻汁等,还可以引起生殖道感染、结膜炎、脑膜炎、流产、乳房炎等多种病症[3]。张鹏飞等(2007)报道,内蒙古地区的血清阳性率为46.62%[4]; 王延涛等(2008)报道,北京、内蒙古等国内11个省市IBR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6%[5]; 王永艳等(2009)报道,山西荷斯坦奶牛的血清阳性率为41.6%[6]; 季新成(2010)检测的新疆地区血清阳性率为54.1%[7];邹世颖等(2011)检测的山东地区血清阳性率为46%,河北28%,河南86%,内蒙58%,新疆68%,北京40%[8]。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济南、济宁、莱西的抗体阳性率20%,40.5%,23.8%,也与相关文献基本一致。本次被检的牛群均未接受免疫接种,抗体阳性牛实际上就是本病的带毒者,说明我省依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控制本病,势在必行。
3.4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V)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中的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感染牛引起的一种以发热、消化道黏膜糜烂溃疡、白细胞减少、腹泻、咳嗽、免疫耐受与持续感染、怀孕母牛流产、产死胎或畸形胎为临床症状的传染病。王新平等(1993) 在长春、内蒙古地区运用双抗夹心ELISA检测BVDV,阳性率为16.5%~89%[9]。邱昌庆等(1998) 对山东、河南和河北等部分省份的规模化牛场进行BVD的流行病学监测,中和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6.2%~65.0%[10]。2006—2008年,杨得胜等对福建省规模化牛场和散养户的牛进行BVD的流行病学监测,调查发现,2006、2007和2008年,散养户牛BVDV 的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12.3%、21.4 %和18.5%;规模化牛场BVD的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92.4%、96.5%和80%[11]。本次山东省的调查结果显示,济南、济宁、莱西三市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15.8%,90.5%,总阳性率38.3%,与相关资料基本一致。被检牛场均未接种过相关疫苗,说明我省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BVDV感染,而且个别地区已相当严重,达到90.5%,不得不引起重视。
4 防控措施
4.1 布鲁氏菌病是国家二类重大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对公共卫生安全有重大威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实验室检出的布病阳性牛立即进行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对整个牛场进行3次彻底清扫消毒,严格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对阴性牛进行隔离观察,再经过2次检测之后,若未发现布病阳性牛,方可作为健康牛群进行饲养。
4.2 提倡牛场自繁自养,确需引进奶牛时,要严格把好检疫关,要从布鲁氏菌病阴性场购买牛,查看检疫证明,严格执行检疫。牛购回后隔离饲养观察45天,同时,进行2次布鲁氏菌病的检查,阴性时方可混入原奶牛群[12]。
4.3 鉴于济南市和莱西市被检牛场A型口蹄疫抗体的阳性的合格率低于70%,济宁市被检牛场亚Ⅰ型、O型阳性率较低,均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建议济南市和莱西市被检牛场尽快进行一次口蹄疫A型疫苗注射,济宁市被检牛场注射一次亚Ⅰ型-O型二联灭活苗,以提高牛群口蹄疫抗体水平,降低发病风险。注射疫苗2周后再进行一次口蹄疫抗体跟踪检测,看是否达标,并建议牛场重新考查疫苗选购及免疫程序。
4.4 由于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侵入牛体后可潜伏于一定部位,导致持续性感染,并引起免疫抑制、延缓育肥牛群的生长、降低产奶量甚至停乳、流产等,因此发病时,应立即隔离病牛,要对牛舍、场地及一切用具进行紧急、严格、彻底、全面的消毒,不留死角,粪便及污染物要做无害化处理,以杀死病原体,防止疫情扩散。对健康畜圈舍要每日进行消毒,防止疫病传播。病畜采取广谱抗生素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再配合对症治疗以减少死亡[13]。
4.5 对于病毒性腹泻发病的牛场,没有特效疗法。应用收敛剂和补液疗法可缩短恢复期,减少损失。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可减少继发性细菌感染。在国内进行牛只调拨或交易时,要加强检疫,防止本病的扩大或蔓延。国外主要采用淘汰持续感染动物和疫苗接种进行预防,但活疫苗不稳定,且能引起胎儿感染,诱发免疫抑制;灭活苗对妊娠母牛安全,通常需多次免疫[14]。
4.6 对奶牛场每年实施2次布病、口蹄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黏膜病的定期抗体监测,掌握奶牛重大疫病的免疫防控及感染状况,做到未雨绸缪。
4.7 加强平时的卫生防疫消毒工作,健全生物安全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如在养殖场或养殖小区门口设立消毒池或消毒间,每月进行一次全场消毒,包括饮水槽也要清洗干净,及时清理剩余的饲料。普通的消毒药如1%~3%的石炭酸溶液3min就可杀死布鲁氏菌,2%的福尔马林溶液15min可将其杀死。另外,使用3%的漂白粉溶液,20%的石灰乳、苛性钠溶液消毒效果都很好。对被病牛或阳性牛污染的场所、用具和物品要进行严格地消毒。饲养场的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牛场场地,可采用20%石灰乳、10%漂白粉乳剂,圈舍可用3%来苏儿喷洒消毒。流产胎儿、胎衣应深埋或烧毁,被污染的圈舍、场地、用具等用以上药液进行彻底消毒,粪便经生物发酵消毒[15]。
[1] 姚火春.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6-49.
[2] 蔡宝祥. 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75-81.
[3] Siegl G. The Parovovirus[M].New York:Plenum Press.1984:363-388.
[4] 张鹏飞,霍蕾,易建钢,等. 内蒙古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J]. 中国动物检疫. 2007(4): 42.
[5] 王延涛,李国军,周玉龙,等.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分离鉴定[J]. 中国兽医杂志. 2007(5): 30-31.
[6] 王永艳,王仲兵,郑明学,等.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情况与相关因素的调查[J]. 中国畜牧兽医. 2010(6): 194-197.
[7] 季新成,王振宝,王文,等.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血清抗体检测试验及结果分析[J]. 中国动物检疫. 2008(9): 37-39.
[8] 邹世颖,何倩妮,刘蕾,等. 中国北方六省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兽医杂志. 2012(2): 47-48.
[9] 王新平,任文涉,朱维正,等. 双抗体夹心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1995,15(3):246-249.
[10] 邱昌庆,高双娣. 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流行状况监测[J]. 中国兽医科技. 1998, 28(8): 15-16.
[11] 杨得胜,林芬,魏良宇,等. 福建省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血清学调查[J]. 中国动物检疫. 2008(12): 36-37.
[12] 杨仕标,信爱国,赵文华,等. 云南奶(水)牛口蹄疫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及防控措施[J].中国奶牛.2011(24):42-44.
[13] 王永艳,王仲兵,郑明学,等.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与防控[J]. 动物医学进展. 2010(1): 112-115.
[14] 陈敷言. 兽医传染病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75-278.
[15] 刘红光. 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9): 91.
Serological survey and analysis of bovine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s some cattle farms in Shandong Province
Yue Ruichao,Cheng Zilong,Li Ning, Liu Sida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an, Shandong 271000)
From July 2013 to January 2014,266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dairy farms in Jinan and Laxi, and a beef cattle farm in Jining. Rose 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and ELISA were conducted to detect Brucellosis Antibodies;The serum antibody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was tested by liquid blocking ELISA test kits; IBR and BVD 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by IBRV gB antibody and BVDV antibody ELISA test k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me dairy herds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infected with brucellosis in various degrees,and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reached 10.5%,while no positive rate was detected in the meat cattle herds;The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FMD types antibody positive rate were signifcant:the average positvie rates of A,Asia I and O were 65.4%,70.3% and 77.8%;The positive rate of infectious rhinotracheitis antibody was 27%,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antibody was 38.3%. Accordingly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re discussed.
Brucellosis;FMD;IBR;BVD-MD;antibody detection;prevention
S851.31
:B
:1005-944X(2014)06-0058-04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资助(SDAIT-12-011-04)
刘思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