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蜗牛的奖杯》课题的导入
2014-02-24窦丽
窦丽
一篇文章,题目是“文眼”,是阅读文章的关键。一堂好课,导入是“课眼”,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如果能把握好文题,用心打磨好“导课”的艺术,往往能事半功倍,下面以《蜗牛的奖杯》一课为例,谈谈导入的优化。
一、 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刚刚起步,需要从心理、能力的角度把生活这个资源引进课堂,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要重视课题中的重点、难点词语,联系生活,突破学生认识上的薄弱环节。我们来看一位教师的导入片段:
师:哪位小朋友来读读课题?(指名读)
师:出示插图,这就是蜗牛,看到过的请举手。
师:奖杯是什么东西呢?(教师在课题旁边画一个问号)
生:奖杯是一个大大的杯子。
师:是个普通的杯子,能喝水吗?
生:奖杯用来表扬选手得到好成绩的。
师:小朋友一般拿到的是奖状,得到奖杯需要有突出的成绩,比如重大的比赛。我们接下来观看一段视频。(播放刘翔获得110米栏田径奥运冠军的片段)
师:知道奖杯是什么了吗?你知道怎么拿吗?
生:双手起来拿举头顶。
很显然《蜗牛的奖杯》一课的重、难点就在“奖杯”一词,全文都是围绕“奖杯”来描述。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没有见过,理解不容易。这里,通过视频植入生活元素,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奖杯”的概念,也为课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 引导质疑,走进文本
有了“奖杯”的概念还不够,因为在上面的导入中,学生在头脑中建起了需要突出成绩的概念,这与蜗牛联系不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导入第二步——质疑。我们来看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质疑的。
师:《蜗牛的奖杯》,从题目上看我们就知道,蜗牛有了奖杯,一定是参加了什么比赛,你有什么想问蜗牛的吗?
生:我想问蜗牛你参加什么比赛的?
生:我想问小蜗牛你是怎么得到奖杯的?
生:我想问小蜗牛你喜欢奖杯吗?
师:老师告诉你们,蜗牛参加的是飞行比赛,你觉得奇怪吗?这个时候,你还想问什么呢?
生:蜗牛没有翅膀怎么飞啊?
生:蜗牛有过能飞的翅膀吗?
师:(出示一张蜗牛飞行的图片)参加飞行比赛,你能想得出谁的翅膀最厉害吗?
生:老鹰的翅膀最厉害,老鹰能飞到白云的上面。
生:大雕的翅膀厉害,你看它的翅膀多大啊。
师:老师告诉你,最后蜗牛得到了奖杯,你又有什么问题想要问?
生:难道蜗牛的飞行本领比老鹰还厉害?
生:蜗牛怎么能飞得比老鹰、大雕厉害的呢?
不少教师都会让学生根据题目进行质疑。很多学生常就题简单设问,比如上面片段中学生问的:“蜗牛你参加什么比赛的?”“你是怎么得到奖杯的?”“你喜欢奖杯吗?”这样的问题其实没有多少价值,只要一读课文就迎刃而解,算不上实质问题。如果老是让学生这样问,其实起不了质疑的目的。但是,学生还没有读课文,也难怪他们提这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及时介入,告诉同学们蜗牛参加的是飞行比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疑惑更大了。教师引导他们继续质疑。于是,“蜗牛没有翅膀怎么飞啊?”“蜗牛有过能飞的翅膀吗?”这样的疑问就自然而出。教师继续引导:“蜗牛原来是有翅膀的。参加飞行比赛,你能想得出谁的翅膀最厉害吗?”老鹰、大雕这些飞行重量级动物就在学生的嘴边。教师再次介入,告诉学生是蜗牛得了冠军。学生们的疑惑更大了,这个小不点能得冠军?怎么比老鹰、大雕厉害的呢?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奖杯”“翅膀”一步步质疑,一步步深入,在自主设疑中逐步树立起“蜗牛得到奖杯很不容易”的概念,为接下来进入文本对话、探究做了铺垫。这样的质疑才是有效的,能引领学生思考、提升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快速进入文本的学习。
三、 读文扣题,触摸文本
在紧扣课题训练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学生将目光关注到这一组关键句上:
师:(出示句子1:“它长着一双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然后出示一张蜗牛爬行的图片)获得奖杯之后的蜗牛变成了这个样子,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生:蜗牛明明有翅膀,怎么又变成今天的样子呢?
生:蜗牛的翅膀跑哪儿去啦?
生:那奖杯到哪里去啦?
师:(出示句子2:“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同学们,根据这两句话的提示,你们一定着急想知道蜗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让我们去读故事,到文中找找答案吧!
这时,让学生打开课本,寻求答案,学生们就会积极地朗读、专注地思考,接下来精彩的对话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导入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立体化、综合化的概念,直面学生的学习,紧扣课题,联系生活,突破难点,聚焦矛盾,展开质疑,生成问题,彰显个性化阅读方式。这样的导入才最有效能。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