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怎么用?

2014-02-24钱晓丹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文本语文教师

钱晓丹

教育要直面生命,语文课堂需要关注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而语用教学的特质是要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探讨、运用,习得如何使用好语言的方法,达成交际目的的素养和技能,这正是教育的生命价值的体现。

一、 利用字词句段,渗透语用意识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读到的每一本教材,都不乏文质兼美的好范本。毫无疑问,书本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主要来源。在语文“类结构”教学研究中,我们也发现语文教材在语言文字、篇章结构、文章体裁等方面都设计得独具匠心。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注重语文课堂的品词析句,以培养学生提炼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目标,将语用意识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1. 选择有价值的语用资源。一篇文章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好词好句比比皆是,基于课堂的四十分钟,教师如何才能独具“慧心慧眼”,选择文本中有价值的语用训练资源呢?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要到位,能发现文本的语言形式与核心价值,并依据学生生活经验以及发展所需进行多元思考,对文本进行有机而系统地研究整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从而得以提升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高度的语文敏感性,去发现文本中极富含义的字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其深刻内涵,掌握其使用方法,根据具体的学段目标设计活动。

例如,苏教版五下《爱如茉莉》一课,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文中比较典型的两个段落,读后谈体会,并引导发现一些字词使用的“反常”,如阳光“探”进房间,花香“钻”进心田,从而了解这些都是字词活用中“借用”的手法。

苏教版二下有一篇典型的儿童诗《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写了“我”想变成的七种事物,每一“变”都奇趣无比,但教师偏偏只选择了“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这一句来想象体会,是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关照儿童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小雨滴,在绿叶上,在摇床上,“睡”出不同凡响的有趣滋味。举一反三,辐射带动对语段篇章的学习,以一句话为例,引导学生发现整首诗歌的写作方法,设计了语文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尽情地来变一变!模仿“我想变成 , 。”来进行说话训练,在说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写,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初步的语感、文感。

2. 设计有活力的语用情境。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实验中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读书、作文、习字、听话、说话等活动是语文课程的主体。语用教学离不开生动的情境创设,而好的情境可以带动和推进语文实践活动。基于生活,高于生活;真实丰富,不乏思维空间。将重心下移,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情境中学习并运用语言文字。

六上《最后的姿势》一课,讲述了汶川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的感人事迹,教学目标中提出“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局限,很难真正感受到地震的可怕,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先请学生以生活中的类似感受谈起,他们的体验和智慧让人惊喜。“坐过山车时,当我来到最高点,听着车轮和轨道摩擦发出的咔咔声,车身也好像在晃动,我的心情绝望到了极点。我想地震应该比这个恐怖一百倍!”“幼儿园时老师带我们做过地震逃生的游戏,虽然落下的‘水泥砖块都是塑料做的,但躲在桌子底下的小朋友们还是胆战心惊。”

教师此时再给学生观看地震视频,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场灾难的可怕,结合文本中不同的人对谭千秋老师的缅怀之语,捕捉文章侧面烘托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自主体会谭老师的伟大精神,并学以致用,进行拓展和迁移,设计写的训练:“事隔多年,人们都没有忘记这位英雄的名字。2013年,四川雅安又爆发了可怕的地震,听到这个消息,谭老师的女儿会对父亲说_________;当年获救的学生会对谭老师说_________;救援人员会对谭老师说_________。”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二、 通过听说读演,体现语用价值

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的内涵是丰富的,语文能力重在综合,它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道德思想、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即在生活中有运用语文,并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适应生活需要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听说读演,实现语用的价值。

1. 利用空白听说演。关注留白并合理利用,也是语用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的一种视角。《蜗牛的奖杯》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用极其简练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小蜗牛由于太在意自己的奖杯而丧失飞行能力,背上重重的壳,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的故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文章只用两句话描写了蜗牛得到奖杯后的表现,简单的描述给同学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想象空间。蜗牛到底有多在意它的奖杯呢?笔者在执教时,设计了想象表演活动。

师:(出示三幅图)这就是成天背着奖杯的蜗牛,遇到了谁?小蝴蝶会怎样邀请它?再看,蜻蜓飞来了,它们又会说什么?到了晚上,萤火虫又会和小蜗牛进行怎样的对话呢?请你和同桌选择最喜欢的一幅图,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展开想象说一说。(学生热情高涨,表演精彩纷呈)

生1:小蜗牛,你可以教我练习飞行吗?

生2:不行,我得背着奖杯呢,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是飞行冠军。(学生做出得意的表情)

生1:(小朋友作哀求状)就一小会儿嘛!

生2:好吧!(试着扇动翅膀飞行,却发现飞不起来)哎呀,我背着奖杯,飞不动啊!

生1:那就把奖杯放下来吧!

生2:那可不行,万一被别人偷去了怎么办?

……

这是一个自主获得体验的过程。文本留白是作品留给读者再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对于靠形象思维来思考的儿童来说,能捕捉留白,揣摩出文字世界后隐藏的“秘密花园”,才能促使他们更好地走进人物内心,能规范合理地表达,促使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是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的。

2. 利用对话听读演。在叙事性的课文中,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及展开故事情节,是常用的写作手法。语文教学应该关注语言内容,也应该关注语言的形式和规律。“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正是对语用价值的强调。了解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在关注人文性的同时,注重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也正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倡导的。薛法根老师在执教《鹬蚌相争》一文时,巧妙地利用文本中的人物对话,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而促进朗读,加深体会。

师:鹬和蚌是怎样争的?(分两组进行角色朗读后,再请一男一女两名学生进行表演读)

男生:(扮演鹬)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女生:(扮演蚌)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蚌,吵不出个结果来,你还吵吗?

女生:我绝不认输!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用手指着对方,语气愈加强烈)

师:鹬啊,她吵得这么凶,要不你就认输吧?

男生:不行!我还要吵下去!你不松开壳儿……(双方吵得更凶了)

师: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妥协,这就叫做“相持不下”。

同样的对话,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出了递进的层次感,薛老师的手中仿佛有一根魔法棒,他启发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想象,自读自悟,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带入到文本情境中,与文中角色融为一体,读出自己的体会。学得主动,学得愉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本真的发展。

三、 抓住学法规律,激活语用功能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最核心的价值是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应当在语文课堂上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鉴赏、研究、提炼和表达的能力。他们应该有独立的思维方式,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作为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谋求发展的重要铺垫。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重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语用功能。

1. 加强归类意识,发挥语用实用性。关于“归类”,词典上的解释是: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置于一定的地方或系列中。学习活动一样需要归类的意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语文学习中注重对学生归类意识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方法的渗透,有助于学生不断提高归类总结的能力,以利于今后更好地进行学习,发挥了语用的实用价值。以低年段的识字教学来谈,识字记字的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拆字法,换部首法,新旧对照法等。偏旁可以代表某种含义,如虫字旁的字跟动物有关,三点水的字跟水有关,月字旁的字跟身体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渗透这种归类学习法来帮助学生识字辨义。一般而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就能很熟练地掌握并应用这种规律了。

笔者在执教《雷雨》一课时,先出示词语“蝉 蜘蛛 蛙”,学生不难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都跟小动物有关,继而提出疑问让学生来猜:生字“虹”为什么也是虫字旁呢?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受到已掌握的识字规律的影响,大多数回答都能与动物联系起来。“因为彩虹是有七种颜色的,很漂亮,小虫子也有很多种颜色,所以‘虹也是虫字旁。”学生妙趣横生的回答,把大家学习的热情推上一个高潮,越来越多的学生跃跃欲试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一番热烈讨论之后,教师出示“龙”的篆书,引导学生继续想象,通过展示汉字演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古时候的“虹”字,就是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兽——龙。追本溯源“虹”的造字法,也是由象形到形声,的确是与动物有关的,和学生的猜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放眼整个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再遇到类似的生字,学生就会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主动搜索学习这一类字适用的方法,在自主探究中提升自学能力,也使所学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个小型的系统。

2. 深化问题意识,体现语用个性化。“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于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否成功开展,跟学生是否能就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息息相关。

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自身的情感、追求、价值观,而同样的文章,不同的人读起来感受必定不一样,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能将自己独特的感受转化为问题,无疑是一种非常积极且富有智慧的,具有个性化的语用。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往往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起其他语文能力来说显得相对薄弱。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有主张,会思考,能学习的人,只有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为他们提供开放的环境,有效的启发,才能改变学生思考浮于浅层,提问趋向单一的现状,才能激发学生敢想、爱问的热情。

作为一线的教师,每天都要站在三尺讲台上,拥有教学实践的美好平台,在教学新课时,我乐于留出几分钟时间,请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相机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来推进教学过程的展开。经过两年多的磨炼,学生已经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尝试解决。

例如,在教学《水》一课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作者写道‘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润滑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从身上淋下来的水真的能被身体吸收吗?那为什么我们洗完澡,浴缸里的水还是那么多呢?我觉得这样写是不科学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声音开始回复他:“我也做过实验,水是不会被身体吸收的,倒下来多少最后流到地上还是多少。”“也许是因为作者的家乡特别特别缺水,在身体极度干燥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我觉得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随着问题的提出、解决,学生在质疑、探讨,甚至是争论的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获得了积极的体验,更触摸到了文坛名家遣词造句的精髓。语文课堂教学中“语用”的魅力得以彰显。

“语用”充实了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回归到了最本真的状态;“语用”为同学们带来了“乐学”的美妙滋味,让儿童做回儿童。还记得《放牛班的春天》中,终于放声歌唱的皮埃尔·莫昂克曾让我们泪流满面。马修老师用音乐打开同学们的心房,发掘出他们潜藏的天赋,电影也以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充满阳光般温暖的人文情怀,成为了世界人民的“心灵鸡汤”。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语文教学也是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猜你喜欢

文本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圆我教师梦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