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伦古湖冬捕 搅热大湖之冬

2014-02-24张炜炜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福海圣火渔民

张炜炜

在农历马年即将到来的腊月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的人们满怀希望来到乌伦古湖畔,伴着喧天锣鼓、宾客声声祝福,渔工们的撒下手中的幸福大网,捕捞新年福运,在冰封的湖面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渔歌。

2014年1月18日,在锣鼓与鞭炮齐鸣,呐喊与欢呼交融中,“中国·新疆·福海县第九届乌伦古湖冬捕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此次文化旅游节围绕展示冬捕渔猎文化、冰雪文化及浓郁的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严冬的冷酷被瞬间打破,欢腾的气氛在雪野里弥漫。你看人山人海,人们热情洋溢,搅热了新疆的大湖之冬。

冬捕,这冰湖上的盛宴,已经成为福海冬日的一个盛大节日。

祭湖醒网 祈鱼满洪福

乌伦古湖位于新疆西北部福海县境内,水域面积1035平方公里,是中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素以“戈壁大海”和盛产鲜美的“福海鱼”而著称。冬季冰上大拉网捕鱼是乌伦古湖的传统捕鱼方式,其作为福海县冬季旅游的特色项目,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已形成了浓郁的节日氛围和独特的冬捕文化。这种冬捕方式目前仅存于我国东北松花江和新疆福海乌伦古湖地区,而福海县的冬捕已然成为一个符号和种象征。说起福海,人们便想到乌伦古湖,想到乌伦古湖,便想到了冬捕。

此前,福海的冬捕节已经举办了8次,乘马爬犁游湖、徒步活动、冰上赛跑、风筝比赛、人拉爬犁比赛、打冰牛牛、滑冰表演、冰上汽车漂移比赛等都是游客热衷的冬捕节项目。而2014年第九届冬捕节更是亮点纷呈。为迎接冬捕节,福海县邀请专业车手在冰面上驾驶汽车进行漂移,轰隆的引擎声中,激起漫天的飞雪,似雾非雾,这是速度与激情的融合,寒冷和热情的碰撞。在福海县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乌伦古湖冬捕文化旅游节越办越好,影响力也是一年比一年更大,在今年更是引来了湖南卫视对冬捕节进行了现场直播,来观冬捕的游客达4万名之多,热闹非凡。

当然,在每届冬捕节开幕式上,福海县都为游客展现了祭祀冬捕的盛大仪式。当日乌伦古湖天高云淡,银装素裹。冬日的乌伦古湖是四季之中最壮观、最豪迈、最富塞北风情的季节。它用富饶温暖着寒冷的冬季,告诉人们这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祭湖·醒网”仪式是乌伦古湖冬捕文化旅游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活动,它意在祭祀天父、地母、湖神,唤醒冬网,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整个祭湖过程肃穆庄严。所表达的是湖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对大自然恩惠的感激,也是乌伦古湖人精心打造的一张民族旅游的特色牌。

在整个祭湖醒网仪式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圣火采集仪式:当地渔民用厚厚的冰凿成凸透镜,借午时的阳光点燃形象大使手上的火炬,美丽的哈萨克族姑娘身着白色民族盛装缓步走向烽火台,然后庄重地点燃圣火。整个过程吸引了无数游客围观,圣火点燃后,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燃烧的圣火是湖区人们的精神寄托,寄托美好愿望,期盼福海人民的生活像熊熊燃烧的圣火一样,蒸蒸日上,幸福安康。

踏雪寻鱼 观冬捕盛景

1958年,阿勒泰地区组建第一支冬季捕捞生产队后,从吉林引进拉网捕鱼技术至乌伦古湖。从此,冬季捕鱼活动成为福海县的重要渔业生产方式,也成了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

其实早在冬捕节开始前一个月,当地渔民们的冬捕活动就已经开始了。此时的福海温度在零下30多度,乌伦古湖的湖面早已结成厚达50厘米的冰层。这个时节的渔民皆是“全副武装”,全身裸露的部位只有眼睛,厚实的衣物用以抵挡四面八方吹来的寒风。捕鱼是在乌伦古湖的湖面进行的,此湖南北宽约30千米,东西长35千米,湖水面积827平方千米,素以“戈壁大海”而著称。湖水有咸味,盛产五道黑、鲤鱼、贝加尔雅罗鱼、河鲈、斜齿鳊、东方真鳊等鱼类。站在冰面,极目远眺,远方仿佛天地相接,连接处连天都染成了雪白色。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捕鱼,当地人有个浪漫的称呼,叫做“踏雪寻鱼”。

别小看了这种“踏雪寻鱼”,绝对是一件技术活。首先得有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根据冬季湖区冰上情况用红旗标定捕捞范围,然后三四名跟网人员用冰钏凿开一个长约2米宽约1米的长方形下网眼,以网眼为中心,再由两个6~8人的小组根据技术人员标定的捕捞范围,每隔约15米凿开一个直径约20公分的“冰眼”,这“冰眼”是为了让一种冰下引网工具进入,在安装200个左右的工具后,终于可以开始下网了。下网的难度依然不小,需要用到“钮峁”“走钩”等工具在冰下进行渔网传递,直到绞网机牵引着左右两侧的拉网合拢才算下网完成,整个过程最短也需要5个小时。

下网的过程是很艰难的,而起网就是值得欢欣鼓舞的事情了,没有比满满一网大鱼更能让渔民高兴的事情了。在开幕式上,渔民们展示了这一激动人心的起网。在绞网机的牵引下,左右各十几名渔民排着队吆喝着将大拉网缓缓拉出,拉出的大拉网长达2公里左右,网上零星挂着小鱼,人们一片雀跃,景象甚是喜庆。如同土地上的丰收,这是福海人湖底的大丰收。

第一网被捕上来的最大、最重的鲤鱼被称为“头鱼”。人们把头鱼拿出来竞拍。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把鲤鱼视为财神的习俗,因鲤鱼的“鲤”与利益的“利”谐音,鱼类的“鱼”与剩余的“余”谐音。抢头鱼,有富裕,享富裕;同时“鲤鱼跃龙门”也是人们对事业有成的美好祝愿。为了大福大吉大利的好彩头,很多游客都会参与到头鱼拍卖的活动中来,这也把整个冬捕节活动推向高潮,随着每次头鱼竞价的飙升,现在气氛也不断地沸腾。今年冬捕节头鱼竞价以5万元起拍,经过数十家企业的争相抢拍,新疆二道桥文化旅游集团福海金海岸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29.8万元的高价抢拍到了头鱼,喜获“福气”。

演绎北国情韵的冬捕,从下网、打眼、走杆、拉网、出鱼,每一个环节,渔工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道风景,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来到这里。乌伦古湖冬季的自然美景,渔工们愉快热闹的工作场景,游客们快乐的笑脸,都在你的眼眸和我的笔下构成一幅画。乌伦古湖真的就是阿勒泰山下的一颗明珠,这明珠就像聚宝盆一样变幻出无穷的财富;她体现出了大自然最原生态的本来面貌,这是一首乌伦古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渔歌。

次日临走再去乌伦古湖,脚踏半米厚的冰冻湖面,一望无垠,天湖合一。冬天的风穿湖而过,凛冽,刺骨,捎来乌伦古湖湖神的祝愿,祝福这片海上福地的人们来年大丰收,牧渔纳福,年年有鱼,马上有福。

猜你喜欢

福海圣火渔民
一个温暖世界的方向
赶会
开春时节
仓央嘉措
分享圣火
分享圣火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圣火传递
看我的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