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音乐家

2014-02-24余继聪

延河(下半月) 2014年11期
关键词:鸽哨砖瓦乐手

◇ 余继聪

乡村音乐家

◇ 余继聪

我最喜欢的音乐家,是乡间歌手乐手、乡间音乐家,各种各样的乡间生命,各种虫虫鸟鸟。

乡间歌手乐手、乡间音乐家演唱的歌曲,或者演奏的乐曲,地道的天籁之音,是最优美最和谐的音乐。从演奏演唱晨曲开始,乡间乐手、乡间音乐家就分别登场了,直至深夜演奏演唱夜曲,甚至直到露重霜凝都还有乡村小生命、乡村音乐家在演唱演奏。

布谷鸟喜欢演奏晨曲演唱晨歌,也喜欢在午后温暖或者凉爽的水边、宁静美丽的密林里演奏歌唱。春末夏初,布谷鸟春心荡漾,诗情勃发,布谷布谷的唱歌,把世界唱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它们在山脚下的树林里或者河流坝塘边的柳树上鸣唱,欢快悦耳、节奏分明、舒缓、不紧不慢、执著不歇的鸣唱,总能够把乡间万物的激情鼓起来,总能够把乡间万物耕耘播种孕育生长的乐章拉开。

高贵的戴胜鸟,总是喜欢像贵族、公主一样戴着高高的羽冠,在灿烂明丽的阳光里翩翩飞舞,或者高高立于房顶上,展示着它们的羽翅。它们也喜欢在白天的乡野里“哥哥哟——哥哥哟”地唱歌。好像是一位女子,在呼唤一位男子,也好像是一位女子在生机勃勃的乡间唱情歌。其歌声歌词虽然单调,只有呼唤,只起了头,而没有后边的或缠绵或温柔话语,但是因为它们是在美丽的乡野里呼唱,有众多美丽的山花野草庄稼映衬,有众多虫虫鸟鸟山花野草的声音烘托,就显得也很悦耳。

喜鹊和画眉鸟,也喜欢在晨曦朝阳里欢歌飞舞,在乡间天空里飞过来,划过去,好像要把快乐画在天空里一样,或者在村路上跳跃撒欢,好像要把快乐画在地上一样。其歌声节奏短促欢快,自得其乐,也很能够感染人,好像是无意中催人早起,叫人不要辜负了好春光,叫人无法再昏睡赖床懒起。

演唱演奏阵容最整齐庞大的,就是乡间夜曲,但乡间夜曲不是小夜曲,而是大夜曲,宏大得很。乡间夜曲持续时间之长,参加演奏演唱队伍庞大,阵容之整齐,令人震惊,令人叫绝。应该说,春末夏初的乡间夜曲,是除了人之外的全体乡间生命都参与了演奏演唱,也全体充当了听众,其曲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妙不可言。

我很喜欢在远离城市的乡间听乡间乐手、乡村音乐家们表演。在麦田芦苇旁、村寨外、山林溪流坝塘边,或朝阳丽日下,或明月清风里,或宁静黑夜中,静静听村曲乡歌,是莫大的享受。

青蛙们,是最喜欢夜生活、最喜欢参加乡间音乐晚会的乡村生命,也是最活跃、最活泼、最有激情、最欢快乐观的乡间民歌手。其实,在春天的乡间,在美丽广阔博大的乡间,全“民”都是诗人和歌手乐手。只不过青蛙们觉得自己是乡间音乐晚会的主角,嗓门和声音很大,很率性响亮,呱呱呱呱的,节奏很明快,声音很清脆,明显表达出它们的欢快。癞蛤蟆们好像永远很慵懒倦怠,咕——咕——咕的,间隔很久才突然冒出一声,鸣叫鸣唱声永远很慢,他们颇像英国乡间的那些老绅士,永远不急、不欢、不紧、慢慢悠悠的样子。

牛蛙在乡间乐手歌手里声音最大,歌声像牛哞,嗡——嗡——的,听着好像很沉闷,其实在乡间形成的振动或者说共振音很大,响彻乡野,突然冒出一声,很吓人的。这是因为牛蛙个头也很大,大一点的牛蛙,像个小茶壶小铜壶浮在坝塘溪流边,浮在河流坝塘里的水草上。它们的嘴巴很大,身体内的音响、共鸣腔也很大。牛蛙们白天一般也不鸣唱,只喜欢在星辉斑斓的夜空下欢歌。它们喜欢独居,虽为欢歌,其实节奏不快,鸣唱的歌曲,欢而不快,鸣唱出一句,往往就没了下一句,休息很久,以为它们睡着了,才又突然吼叫冒出下一句。

黄莺和画眉鸟,可能永远是在半梦半醒之间加入了乡间音乐晚会的。它们总是突然唱出一句半句,就戛然而止,隔一会儿,然后又会突然唱出一句半句,好像永远是在村外溪流坝塘边芦苇丛中,安乐舒适的巢穴里,突然睁开一缝眼睛唱出一句,又接着迷糊一会儿,打一会儿呼噜。

蛐蛐们,是永远只参加乡间音乐晚会,而不参加晨曲,也绝不在或者日晒或者阴雨的白天演奏歌唱的乡间乐手。其实,准确地说,蛐蛐们是最优秀的乡间乐曲演奏家。

村狗们也喜欢参与乡间虫虫鸟鸟们的乡间音乐晚会,它们喜欢搞接力唱、递进式传唱,像传递烽火一样,把乡间生命的心声、欢快、乡村来客或者来陌生人的信息传递到村子那头或者这头,传递到邻近的其他村庄。

还有很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乡间歌手乐手、乡间音乐家,演唱技艺高超,无法一一列举。它们卑微低调,在乡间生活自足自乐,或者和谐相处,互乐相依。这些乡间音乐家们的生活好生令人羡慕!

做玩具

我很希望现在的孩子们都能够自己制作玩具,像我们童年一样自己制作玩具,自己亲手做一做玩具,哪怕是做一件最简单最粗糙朴拙的玩具,体会一下自己亲手制作玩具的那种强烈幸福,体会一下与小伙伴一起玩自己亲手做的简单玩具的幸福。亲手制作玩具的幸福,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自己做的玩具的幸福,让小伙伴们分享自己亲手做的玩具的幸福,根本不是买玩具玩、玩买来的玩具可以比的。

书法 左权

现在的孩子们,习惯叫大人们给自己买玩具,变形金刚、小汽车、赛车、遥控飞机、橡皮泥、积木等等,而我们那时候的孩子没有叫大人们给自己买玩具的习惯,几乎都从来没有过让大人们给我们买玩具的想法,我们习惯自己制作玩具,习惯让大人们、大一点的孩子们教我们做玩具。自己做玩具,既不用花家里的钱,又培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做玩具的劳动中还能够体验到劳动带给人的快乐。

我们童年喜欢折纸飞机,折纸船,折纸风车。

这是我们在课间就可以自己做,甚至在课堂上就可以偷偷做的玩具。从旧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纸,就可以折纸飞机、纸船、纸风车。我读小学是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三年,我们老家乡村小学里正流行折纸飞机、纸船、纸风车玩,一下课,大家就着迷的折。不会折,就请其他同学教。有时还没折好,上课钟声响了,我们可能还在兴冲冲地埋头折着,或者把没折完的纸飞机、纸船、纸风车塞进桌子空里,两只手躲在书桌空里继续折,那么投入,那么专心,那么全神贯注,那么兴奋激动。一不小心,老师已经走到了面前。

折纸飞机,折纸船,都很简单,方法也极其相似,把一张纸对折横过来,再对折。第二次对折,向中间折成三角形,准确说是梯形,不要全部,留一部分,然后折合起来,初具飞机形态。再次向两边折,折出飞机翅膀。折纸船的工序,只是从第三步开始才与折纸飞机不同。这样,一架最简单最粗糙的纸飞机,或者一艘小小的简单纸船,很快就折好了。虽然很简单粗糙,却给过我们那时候的很多孩子很多快乐,给过我们那时候的很多孩子无数对远方和美好生活的遐想,激发过我们那时的无数童年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一等到下课,我们就满教室、满操场(也就是晒谷场)开纸飞机玩,男生女生们都使劲把纸飞机冲向蓝天,也冲上去一个个乡村儿童或者小小少年自己的一个个不太明确的高远的梦,或者就举着套在一根芦苇小棍上的纸风车冲出教室,满球场、满村路去飞,去旋转,旋转出一路的、满世界的朦胧七彩美梦。或者一放学,我们就奔向上学路半路上的小溪边,去放自己折的纸船,同样也放飘一个个乡村儿童或者少年奔向远方、奔出连绵无尽的温柔山脉山臂的梦,或者举着风车飞奔向回村的路,让风车与快乐的笑声旋转飘散满一条条乡间小路。

做竹木马木偶人玩具,比较复杂一些,但是玩起来就更有趣。我们乡间山村,多细细的那种金竹,砍几竿来,小心地用牛角刀顺着竹节处划切下来,竹节皮上还可以划刻上精美或者简单朴拙的图文,用一根根牢实一点的棉线穿过竹节心,把一节节竹子串起来,串成竹木偶人的大腿小腿手臂,还可以用竹子制作木偶人的头和脚,甚至给他制作头盔,给他的一只手里制作一柄斧一把竹子的宝剑等等武器,给他的另外一只手里制作一面竹篾的盾牌。

这样,我们两个小孩,就会找一张桌面上开了大裂缝的桌子,玩竹木偶人打仗作战的游戏。好在那时候村小学的几乎每一张书桌面上都开满大裂缝。想要在任何一张这样的书桌上找一小块铅笔不容易划破作业本的桌面写字,都十分不容易,但是却方便了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在密布在这些桌面上的大裂缝里拉扯操纵竹木偶人开战。把这样的竹木偶人手里头上串着的一根根绵线穿过桌面,我们双手在桌面下、桌空里拉扯棉线,顺着桌面上的一条条裂缝拉扯木偶人,控制、指挥、操纵着两个竹子的木偶人张飞、赵云、关羽、曹操、司马懿等等相互冲杀作战,或者操纵着两个竹子的木偶人岳飞金兀术、项羽、刘邦相互冲杀作战,可以顺着桌面的裂缝前进冲杀,也可以顺着桌面的裂缝后退防守……我们玩着自己亲手做的玩具,评价着谁做的玩具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真的快乐无比。今天的孩子们,玩着积木、橡皮泥、变形金刚、小赛车、遥控飞机等等,哪里会有那时的我们快乐?

那时候,我们还自己制做鸽哨,自己削做陀螺。

生产队时期,我们村里就修了一孔土窑,做烧砖瓦卖。我父亲曾经当过村里这个砖瓦场的做砖瓦师傅两三年。上学前、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我们都喜欢去砖瓦场看父亲们用简单的模子手工制作砖瓦。在我们眼里,大人们就是在玩,就是在做玩具。看得多了,就也很想创作一个什么。趁父亲们歇气的时候,我们也会去手工制作几片砖瓦。到后来觉得没新鲜感了,就要求父亲们教我们制作鸽哨。父亲叔叔哥哥们,大都各自用尽想象力,使出浑身解数,教过我们做过各种形状各异的泥鸽哨。做鸽哨,用的是与做砖瓦一样的泥巴,水牛踩踏出来的泥巴,很化很粘很细腻,只是没有模子,得用手工捏做。捏做鸽哨,最难的是做鸽哨的肚子胸腔和表面的小孔,烧做出来以后能否吹奏出清脆悠扬的声音曲子,全看做鸽哨的肚子胸腔和表面的小孔这一步。看一个个鸽哨,做鸽哨的人手工的精巧或者朴拙,不言而喻,但是能否吹奏出清脆悠扬的声音曲子,却要等烧制出来之后吹了看。捏做好了鸽哨,像晾晒做好的砖瓦一样晾晒干了,装砖瓦进土窑里准备烧制的时候,我们小孩趁机把晾干的鸽哨放进土窑里,放在砖瓦上边。大人们烧砖瓦,无意中也就帮我们烧好了鸽哨。等到土窑熄火后几天,可以出砖瓦了,我们就赶紧去土窑里拿自己的鸽哨。拿出来,就迫不及待地胡吹乱吹。虽然不一定能够吹成曲调,但是我们快乐朴拙的心声在乡野天空里飞得很高很远。

缠抽陀螺,应该是我们那时候的孩子最疯狂刺激也最快乐的游戏。刮削制作陀螺,我们是把它当作制做英雄们用的箭镞来用心刮削的,也像科学家们制做火箭一样精益求精,带着无限激情和憧憬,真的是精雕细刻,慢中出细活。下课后,一群群一伙伙孩子们,就在晒场上、村路上、一小片空地上快乐地缠抽陀螺,各自快乐地挥舞着鞭子,像放牧牛羊一样,把一只只、一群群陀螺远远缠抽、抽送出去,然后时不时再次抽送一下,补充点外力能量,让陀螺们快乐地奔跑、滑翔、旋转,同时也带着我们这些乡村小孩自己的快乐心情,不停地奔跑、滑翔、旋转,把我们的快乐和梦想带着奔跑、滑翔、旋转到一个朦胧陌生美好的远方。

治印 左权

那时候,乡间人家拥有一小面镜子是一种奢侈,大概只有新娘子和年轻少妇可以拥有一小面神奇的镜子。哪里找到的一小块碎玻璃,在背面涂上墨或者油漆,晒干了,就做成了一面小镜子,可以拿着满世界照,照亮远处的阴暗角落,照亮爷爷的眉毛胡子,照亮祖母的白发……那一种做出一小面神奇镜子并且拿着想照亮哪里就照亮哪里的快乐,也远非如今的孩子们买一面小镜子甚至是大镜子可以比。

那时候,制作一把神奇的小锄头,一只神奇的锛斧、板斧或者推刨,也是我们的理想。我们把这些可以创造出快乐的神奇农具和木工用具也当成了玩具,希望自己也可以做出一件这样的神奇玩具。长期生活于乡间,生活于众多的农民农具和木匠木工用具中间,我们看过无数次做农具和木工用具的过程,我们把制做农具和木工用具看成了制做伟大神奇的玩具,把劳动和创造当成了玩乐。我亲手做过很多把粗糙朴拙的小锄头小镰刀,亲手参与木匠爷爷和二伯父做过推刨锛斧,并且挥舞着锛斧推刨加工新建瓦房时候的梁柱。

我们的童年自己做玩具,亲近自然,现在的孩子们很少自己亲手做玩具,远离自然,没有手机电脑等等就觉得无聊,创造性思维能力越来越低,手也越来越笨了。

我真的很希望现在的孩子们都能够自己制作玩具,像我们童年一样自己制作玩具,自己亲手做一做玩具,哪怕是做一件最简单最粗糙朴拙的玩具,比如一架小小的纸飞机、一艘小小的纸船、一个小小的风车、一个小小的纸风筝、一枚简单朴拙的陀螺等等,哪怕是做一副小小的弹弓,不为打鸟打小松鼠,只为把自己的憧憬和美梦发射出去一个遥远新鲜神秘的地方。

猜你喜欢

鸽哨砖瓦乐手
鸽哨 循声一瞥 原来是它
陶瓷砖瓦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发布
鸽哨
鸽哨
神奇的鸽哨
论民乐合奏中指挥对乐手的纵向听觉培养
舞台迷宫
地铁中的乐手
捉迷藏的种子
许秦砖汉瓦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