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国金融文化生态环境

2014-02-23尹海英张若丹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金融环境生态

尹海英,张若丹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 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吉林 长春 130028;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 100142)

探析中国金融文化生态环境

尹海英1,2,张若丹3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 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吉林 长春 130028;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 100142)

金融发展在历经了经济金融阶段、政治金融阶段后,进入了文化金融阶段。金融文化对金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金融文化理论研究并未充分指导实践,未对保障促进金融业积极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构建先进的金融文化,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分析中国的金融文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生态;金融文化;内环境;外环境

一、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

文化生态理论,是借用生态科学的概念、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文化现象的理论。根据生态学研究的两个视角,整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生态问题的研究成果来看,文化生态的研究也有两个视角,即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主要研究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和文化哲学(主要研究文化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的视角。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研究文化生态,其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揭示出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态与社会经济、政治的矛盾互动关系,以及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联,把文化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因子,探讨人的文化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影响文化生存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自然地理状况等因素。研究认为,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环境适应的概念构成了文化生态学的全部基础,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路径;而相异的生态环境则造就了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路径的差别。由于世界上存在多种生态环境,所以由此形成了世界上多种文化形态及其进化道路。[1]

文化哲学视角下文化生态的研究侧重文化与文化的关系,研究文化与以及文化本身构成成分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的辩证关系,总结不同时代、民族、地域、领域的文化间相互接触、冲突、融合、创新的一般机制与特点。从更加宽广的视野认为文化生态应是指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各种具体文化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文化哲学视角的文化生态研究,

试图把特定社会的总体文化构成,看作是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科技文化、道德文化、宗教文化等互相联系的多个子文化的有机集合,注重它们之间的融通和互动,并以此为解读文化演进和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这些不同特质、不同品种的文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和其它文化相互比较而存在,相互吸收而发展。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合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并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有机整体,这就是我们理解的文化生态。[2]

图1 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

综合上述两个研究角度的观点,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生态学在研究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时,所说的环境主要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是指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自然地理状况等;内环境是指文化范围内的各种不同文化,如不同民族、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等。如图1中所示,文化主体、内外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文化生态系统。[3]纵观人类文化的发展,在人类早期文化的发展阶段,因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自然环境等外环境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曾是一种主要的影响力;而现在人类并不是简单而消极地适应环境,文化发展的实际过程更多地受到内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文化形态间的内部矛盾、文化传播、文化惰性等。所以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更多地在于人类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更高层次需求的本性。

二、从文化生态的视角下分析中国金融文化环境

如同许多研究一样,金融文化的研究至今未形成统一的金融文化概念,但无外乎从广义文化观和狭义文化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阐述金融文化的涵义。狭义的金融文化就是“人在主导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精神反映”(2011,唐双宁)。广义的金融文化除精神文化外,还包含表现为货币、证券、票据等由金融物化劳动产生的符号与工具的物质文化,为保证金融正常运转而认为制定、设计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的体制文化,为发展金融而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条例的制度文化等等。[4]

综合第一部分的观点,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金融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与金融领域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以地域(民族)传统文化为根源,在金融领域文化的具体体现。一个地域(民族)的传统文化决定或影响着其范围内具体领域的文化,可以视为金融文化生态系统的内环境;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看,金融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构建,都会受到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影响,这可以视为金融文化生态系统的外环境。由于内外环境差异而导致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差异,所以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金融文化各具特色。

(一)中国金融文化生态系统的内环境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不乏“仁、义、礼、智、信”等优秀因子。但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做了太多的自我批评,以至于妄自菲薄而丢失了自己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导致我们对民族文化失去了信心。今天我们的很多行为和信念与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是相违背的,其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轻视信用、轻视法规,认识不到诚信是金融之本、法规是行为准绳,为抢市场份额,不讲信誉,一锤子买卖,一些机构及从业人员在市场竞争中心存侥幸,没有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文化呈现多元性,而且传统文化的主流不够明确,反映在金融领域表现为不是学为己用,而是搬为己用。

三是不善于从战略、和全局考虑问题,缺少忧患意识。在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上、在金融危机中视野狭窄,盲目乐观。

综上所述的金融文化问题,许多是社会问题,也是民族文化在金融领域的反映。

(二)中国金融文化生态系统的外环境

内环境对金融文化的影响比较直接、作用较大,但外环境对金融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1.决定文化的经济环境

中国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目前中国以出口和投资跃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体。但正处在增长阶段转换和寻求新平衡的关键期的中国经济缺乏足够的内生增长活力,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稳定、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尤其是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凸显出来,虽然依靠政策刺激经济出现回暖,但仍缺乏脱离振兴措施实现内增长的活力。在经济刺激措施存在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了产能过剩、通胀预期等诸多问题。一方面,经济成果的取得振奋人心,另一方面,经济问题的存在降低了信心,这对传承传统文化和学习异域文化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2.与金融文化发展相关的法律环境

中国的法制建设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已做到“有法可依”,各项事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各类法律在维护经济建设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加快了各种法律的立法工作进程,使中国的法制建设以及法律环境与世界接轨。[5]但在法律实施方面并未完全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这将是我国未来法制建设的工作重点。“把纸面的法律变成生活当中的法律,把这种规范条文上的抽象的法律,变成现实当中的法律,(这是)一个很艰苦的转换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但我们深信,随着各

项法律法规的有效施行,未来中国的法治环境将日益健全和完善。

3.中国金融文化生长的自然环境

概括来说,一方面,这是一种幅员辽阔,相对封闭、复杂的内陆自然环境,加之古代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使中国人逐渐养成安土重迁,不喜远涉的传统;另一方面,中国地大物博,农业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黄土高原、中原平原等地因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而成为人类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行为封闭性很深,缺乏忧患意识和全局长远的观念。这种环境自然会造成金融文化有着强烈的封闭性和短视性的属性。

三、构建金融文化的策略

综合以上论述,中国金融文化的生态环境是复杂的、特殊的。在漫长的文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这些环境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产生精华的同时也会产生糟粕。我们都要正视这个现实,重新构建先进的能促进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金融文化,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6]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金融文化自身的构建出发,重要的是改变内外环境。金融文化的构建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在推进经济发展、完善法律体系的同时,不断吸收整合异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进而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只有如此,中国金融文化的构建与完善才能最终实现。

[1]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6).

[2]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王东昕.环境与文化互动关系的文化生态学反思[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6).

[4]唐双宁.关于金融文化的十个观点[J].中国金融,2011,(6).

[5]陈洁菡.中国法律环境与金融发展:国际比较[J].法制与社会,2010,(3).

[6]唐双宁.加强金融文化建设——实现由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向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转变(下)[J].中国金融家,2011,(11).

[责任编辑:耿传辉]

Analysis of Financial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YIN Hai-ying1;ZHANG Ruo-dan2
(1.Financial 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 130028,China;2.Department of Finance,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Changchun 130028,China;Economic Publisher of China,Beijing 100142,China)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stepped into the cultural financial stage after experienced the political and financi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age.Financial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but the research on financial culture theory in our country is not sufficient to guide practice, cannot guarantee to promote posit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at constructs advanced financial culture and analyzes China cultural ecological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 in the view of cultural ecology.

culture ecologic;financial culture;inner environment;outer environment

F830.22

A

2014-06-20

1671-6671(2014)03-0060-04

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指南项目[2012A07];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3]第54号;吉林省社科基金[2013B265];吉林省教育厅[2014]第489号

尹海英(1980-)女,吉林松原人,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金融。

猜你喜欢

金融环境生态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环境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