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2014-02-23杨琳琳
杨琳琳
河南省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河南新乡 453003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杨琳琳
河南省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河南新乡 45300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54例,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采取常规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50.5±17.5)min,术中出血量为(50.4±14.5)mL,术后排气时间为(1.3±0.4)d,住院时间为(4.5±2.7)d,常规组的手术时间为(108.7±43.6)min,术中出血量为(121.3±31.5)mL,术后排气时间为(3.1±1.2)d,住院时间为(8.5±1.9)d,腔镜组的各项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开腹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临床疗效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临床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常见,但对于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一直存在争议[1],故该研究选取2011年 1月—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资料为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都经彩超证实为子宫肌瘤。根据患者的意愿将108例患者分成两组,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54例。腔镜组54例患者年龄31~58岁,平均年龄(44.7±1.6)岁。子宫肌瘤的个数3~6个,平均个数为(2.9±0.7)个。子宫肌瘤的直径为3~8 cm,平均直径为(4.8±1.6)cm。开腹组54例患者年龄32~57岁,平均年龄(44.5±1.5)岁。子宫肌瘤的个数3~7个,平均个数为(3.1±0.4)个。子宫肌瘤的直径为2~7 cm,平均直径为(4.86±1.5)cm。
1.2 方法
腔镜组的手术方法如下:常规准备腔镜手术器械,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于肚脐上缘做一横切口长约1 cm,进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压力为12 mmHg,气腹完成后腹腔镜置入,常规探查后在患者左右麦氏点位置直视下穿刺置入两个 Trocar,尺寸大小分别为 1 cm,0.5 cm,明确患者子宫肌瘤具体情况,包括位置、大小、个数等。肌瘤蒂部注射6 U垂体后叶素,用单极电钩在瘤体突出处电凝一凝固带长约肌瘤3/4,切开假包膜深达瘤体,肌瘤剔除后由子宫旋切器粉碎后放入病理袋取出,送病理检查。1-0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缝合关闭瘤腔,缝合浆肌层尽量使创面光滑。冲洗腹腔,排空腹腔内气体,缝合关腹。开腹组按《妇产科手术学》[2]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操作,具体方法如下:麻醉消毒同腔镜组,选择下腹正中纵切口,逐层开腹后探查肌瘤的位置,大小等情况,根据肌瘤的具体情况进行剔除,剔除后确认无异常后缝合子宫,然后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②术中出血量;③排气时间;④住院时间;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5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50.5±17.5)min,术中出血量为(50.4±14.5)mL,术后排气时间为(1.3±0.4)d,住院时间为(4.5±2.7)d,开腹组的手术时间为(108.7±43.6)min,术中出血量为(121.3±31.5)mL,术后排气时间为(3.1±1.2)d,住院时间为(8.5±1.9)d,腔镜组的各项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注:与开腹组相比,P<0.01。
组别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 住院时间腔镜组(n=54)开腹组(n=54)t值50.5±17.5 108.7±43.6 3.0 332 50.4±14.5 121.3±31.5 4.5 795 1.3±0.4 3.1±1.2 3.4 785 4.5±2.7 8.5±1.9 2.1 808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开腹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在腹腔镜技术出现以前,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或者开腹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效果一般不佳[3],很多患者的子宫肌瘤会越来越大,数量也可能会增多,导致不规则流血或月经量增大,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还可影响受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开腹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性较大,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游柳婵等[4]研究显示,开腹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15.31%,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该次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有很多学者研究显示[5],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会出现肩背部疼痛,且疼痛剧烈,甚至超过伤口的疼痛。许学岚等[6]通过对13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其结果显示,手术成功率100%,但术后有28例患者出现肩背部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0.29%,且患者的疼痛程度剧烈,应用止痛剂后方缓解。而该研究中仅3例患者术后出现肩被部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56%,且未作任何处理后缓解。分析其原因在于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会以CO2为气腹基础,从而使膈肌上抬,膈下穹窿扩张,膈下神经纤维受到牵拉出现反射性的肩背部疼痛[7]。针对此原因,在该研究中,我们严格控制CO2气腹压力在10~13 mmHg,不过度追求手术中视野开阔而设定过高的气腹压力,从而减轻了对膈肌纤维的牵拉;同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毕尽可能将腹腔内气体排空,从而大大降低了腹腔镜术后的肩背部疼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黄富英等[9]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都明显低于常规开腹组,该次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分析其原因在与,腹腔镜能将视野放大,镜下解剖层次清晰,操作者更容易将肌瘤剥除和利于创面止血,因此手术时间比开腹手术短,术中出血量少。同时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切口较小,术后恢复时间比开腹手术短。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姜丽,祝亚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优势及争议[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2(3):158-159.
[2]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8-210.
[3]买尼少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8(24):114-116.
[4]游柳婵,罗笑卿,叶菀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2,6(18):18-21.
[5]兰慧.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3,4(23):232-233.
[6]许学岚,张娟娟,王春平,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性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7):8-10.
[7]郑伯双.腹腔镜下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1-47.
[8]徐虹,钱小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31例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5(13):391-392.
[9]黄富英.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5(6):78-82.
R737.33
A
1674-0742(2014)08(a)-0049-02
2014-05-07)
杨琳琳(1973.8-),女,河南温县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腔镜,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