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计量方法在我国高校学科评估中的应用
——以郑州大学为例

2014-02-23

新世纪图书馆 2014年11期
关键词:郑州大学发文学者

信息计量方法在我国高校学科评估中的应用
——以郑州大学为例

张闪闪

通过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建立的科技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SCI-Expanded数据为依据,对2005-2014年郑州大学发表并被SCIE收录及引用的2937篇论文,从论文数量、学科分类、文献类型、来源出版物、合作机构、通讯作者及论文资助情况等10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通过定量数据从侧面反映了郑州大学近几年的科研和学科发展,以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绩效评估提供数据参考和支持。

计量分析郑州大学科研评估SCI-Expanded

0 引言

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产出质量和数量是评价机构、学科、人才、项目等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进行科研绩效考核、学科评估和学术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论文下载量、发文量等则是近年来论文评价的重要指标。随着科学的发展,各高校机构越来越重视论文的发文质量,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都在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此方面的研究[1-7]。

郑州大学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8]。通过统计分析近十年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的学术论文情况,不仅可以了解郑州大学的科研及学术水平状况,为学校制定职称评定、科技奖励相应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可以掌握其读者SCI-E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培训重点,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此外,通过对SCI-E论文收录情况的统计,可以掌握学校的重点学科发展脉络,及时巩固重点学科的发展,同时不断提高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

1 数据来源

1.1 SCI简介

美国著名情报学家Garfield于1955年提出了影响因子(IF)概念,并于1963年创立并出版了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美国科学引文索引[9-10],是世界范围最权威的科技文献索引工具,其SCI-E数据库收录了全世界范围内各学科领域内的最优秀的科技期刊约8700种,其内容覆盖数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以及行为科学等150多个学科,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难点问题,为学术成就的量化评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11]。目前,科研机构论文被SCI-E收录和引用的情况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评价该机构学术地位、基础科研实力与水平和科技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12]。在我国,SCI-E收录及引用论文的统计分析结果现在也成为评价学术单位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依据。教育部每年的高校排名统计,各级科委、高校主管部门的科研项目立项、评奖、职称评聘、博导聘任等都将此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13-14]。

1.2 统计数据来源

本文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xpanded)数据库为统计源,对SCI-E收录的以郑州大学为单位,在2005-2014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统计。检索日期为2014年07月01日。检索策略为AD=("Zhengzhou Univ")AND AD=(450001);Document Type=All Document Types;Language=All languages;Year Published=2005-2014。由于“郑州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英文缩写比较接近,因此,对检索出的包含“Zhengzhou Univ Light Ind”(郑州轻工业学院)的文章逐一核对,去除不符合条件的共检索到文献2937篇。在本次统计的2974篇文章中,所有的检索对象的署名单位都是以标准格式“Zhengzhou U-niv”为检索对象的,如果作者是用其他形式填写的作者单位,那么可能存在漏检情况,当然由于数据库收录与期刊发行时间之间也存在时间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信息的遗漏问题。

2 统计结果及分析

本文主要从科研生产力、科研生产者、科研机构合作情况等方面对郑州大学学者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1 科研生产力分析

2.1.1 发文量分析

2005-2014年,郑州大学共有2937篇科技论文被SCI-E收录(注:论文未区分是否第一作者)。各年份发表论文数量及增长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我们可以得知,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的论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开始呈现出跨越式的加速增长态势,在2007年时增长速度达到最高,为82篇,虽然仅占总发文量的3.26%,但增长率为720%。2009年,论文发表数量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但又迅速回升,在2013年时达到最高,目前为692篇,占总量的23.56%,相比增长率最高的2007年的82篇来说,增加了8倍多,由于2014年数据未收录全,但从现有前半年的数据来看,已经有313篇,大有远超2013年的趋势,从整体上看,郑州大学SCI-E论文的数量近年来维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同时也说明该校的科研实力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综合能力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

表1 郑州大学2005-2014年被SCI-E收录论文数量统计

2.1.2 论文被引量分析

论文的被引次数是考查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如表2所示,郑州大学科研人员“0被引”的篇数为1474篇,“0被引率”为50.2%,这说明,郑州大学的科研人员所发表的论文,有一半以上是未被别人引用的,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是郑州大学科研学者的论文质量较差,也可能是由于目前此类研究较少。当然,被引率与论文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郑州大学在以后的科研发展中,应加强科研素养,提高科学人员的科研水平,提高论文的科研质量。

表2 郑州大学人员发表SCI-E论文在Web of Science中被引情况分析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13年9月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201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进入世界第5位,位次提升1位,提前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所规定的到2015年“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15];而截至2013年9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14.3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92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6.51次提高了6.3%,世界平均值为10.69次[16]。而据在Web of Science上搜索到的数据显示,郑州大学科研人员在2005-2014年所发论文去除自引后的总被引次数为7699次,篇均被引仅有3.15次,这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我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郑州大学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1.3 论文学科分布分析

表3 郑州大学2005-2014年被SCI-E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

根据Web of Science 提供的学科分类统计,郑州大学2005-2014年被SCI-E收录的2937篇论文分布于133个学科主题,学科覆盖面较广;从表3可以看出,2005-2014年间发表论文80篇以上的学科主题有22个,其中论文数量超过100的学科有12个,比例为69.7%,而这2937篇文章中,比较集中的学科是材料科学相关学科,其次则是与化学类相关的学科,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等学科。由此可知,郑州大学的化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整体发展都比较良好,具有较强的实力。进一步分析发现,这22种学科中除了管理学、商务学论文数量超过了90篇以外,文学类的学科几乎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理论类的研究较难实现突破与创新,另一方面郑州大学在此方面重视不够也是影响文史类论文发表数量较少的重要原因。

为进一步分析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将材料科学相关学科的411篇论文进一步细分,发现与材料相关学科交叉的学科有32种,说明目前郑州大学的材料科学学科发展相对比较完善。其中前10种学科占到86.0%,如图1所示。由图1我们还可以看出,纳米科学领域是材料科学重点研究的相关学科,论文量达到58篇,占12.3%。

2.1.4 文献类型和语种分析

从文献类型来看(见表4),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的论文以期刊论文(Article)为主,共2310篇,占78.7%;其次是会议论文(Proceeding paper)571篇,占19.4%,会议摘要(Meeting Abstract)34篇,占1.2%;综述(Review)20篇,占0.7%,其它形式论文(Editorial Material、Correction、Letter)共17篇,占0.6%。文献语种以英语为主有2818篇,占总数的96.0%;其次是汉语有119篇,占总数的4.0%。

表4 郑州大学2005-2014年被SCI-E收录的论文文献类型分布

2.1.5 论文来源出版物

表5 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论文的主要来源期刊(发文数量20篇以上)

来源出版物是评价学校整体科研实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出版物影响因子越高,表明该校学者们的学术影响力越高。对2005-2014年SCI-E收录的郑州大学论文的期刊来源进行统计,被检索到的2937篇文献发表于516种期刊上,其中累计发表篇数大于20篇以上的期刊有12种(见表5)。其所刊登的学位论文数量为584篇,统计结果显示,郑州大学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上的论文数量为174篇,远远超过了发表在其他期刊上的论文,是排在第12位的《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期刊发文量的8倍多,这说明郑州大学科研人员的研究过于集中,经进一步查证,发现该174篇论文中有138篇属于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材料科学相关学科),和上面分析的郑州大学学者发表的论文中,材料相关学科论文数量最多相吻合,而其余36篇论文分属于24门学科。此外,发表在《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和《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OLS A C》这两种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均超过50篇,也是郑州大学发文量比较高的期刊。但是进一步对这12种期刊进行分析,发现郑州大学的学者们所发表的外文会议文献较多,其中发文量最高的《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也主要是收录各种会议论文,排名第三的《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OLS A C》和排名第八的《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都是国际会议论文集,仅这三种期刊发文量为273篇,占前12种期刊的46.7%,说明郑州大学的学者们普遍注重参加国际会议,已经开始加强与国际学者们的思想交流,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的进步,但是郑州大学的学者们也应增强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

为了进一步分析郑州大学学者们所发表的论文情况,我们加入布拉德福定律,通过布拉德福定律来对学者的学科凝聚力进行判定。

表6 以布拉德福定律确定的核心期刊数量

根据研究核心期刊的布拉德福定律类推分析郑州大学学者所发表论文的核心期刊,表6显示,核心区和相关区的布拉德福常数是4.25,接近理想值5,而相关区和边缘区的常数仅为1.8,虽然不等于布拉德福常数的理想值5,但是通过此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找寻核心著者群。通过表6我们可以得出:(1)三个区域的期刊数量逐区上升,其中核心区期刊数量为40种,相关区期刊数量为170种,边缘区期刊数量为306种;(2)三个区域内期刊的载文量逐区下降,核心区发文量较集中,郑州大学学者们平均在每种期刊发文24.43篇论文,是郑州大学学者们进行分析研究的核心期刊;相关区发文量次之,平均在每种期刊上发文5.74篇论文;边缘区最低,平均在每种期刊上刊载3.22篇论文。

2.2 科研生产者分析

2.2.1 作者人数与作者发表论文数量

为了更精确地统计作者的发文情况,作者统一采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为统计对象。统计显示,郑州大学学者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数量为2138篇,详见表7。

表7 以洛特卡定律确定的核心作者数量

从表7可以看出,郑州大学学者们的发文数量基本符合发文数量增多、作者数量减少的规律。将实际的发文作者数量与洛特卡定律计算出的作者数量进行对比,发现计算出的作者数量与实际数量都略有偏差,如在发文数量3篇、6篇、7篇、12篇等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仅有2138篇以及学科不同的缘故,而从表7也可以看出,郑州大学已经形成了以这部分人为中心的核心著者群。

在发文比例上,2005-2014年期间,共有761名作者以通讯作者的名义发表了2138篇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论文,人均发文量为2.81篇,其中发文量40~49的作者有2人,他们的发文量为85篇,占总发文量的3.98%;30~39篇的作者有3位,他们的发文量为105篇,占总发文量的4.91%;发文量20~29篇的作者有4名,总发文量为86篇;发文量10~19篇的有30名作者,共发文382篇,占总发文量的17.87%;1~9篇的有722名作者,占作者总数的94.88%,发文量为1480篇,占总发文量的69.22%;发文量为1篇的作者共有427名,占总人数的56.11%,但发文量却只占19.97%。

2.2.2 通讯作者

为进一步分析上文所提出的核心著者群,本文将排名前十的作者做了进一步的统计,结果发现,排在第一名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者,而郑州大学的学者只是与其合作,因此为了更精确地分析郑州大学学者的作者分布情况,本文又对Web of Science中收录的通讯作者地址为郑州大学的学者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表8所示。

表8 郑州大学发表论文前十名的通讯作者及其所在院系

从表8可以看出,郑州大学近十年来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论文作者发文量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刘宏民、臧双全、张振中、冶保献和李华五位作者发文数量都超过了30篇,遥遥领先,从其所在学院也可看出,郑州大学的化学和医药专业较为成熟,科研实力比较强。由于Web of Science主要是以理工科为主,因此文科院系的数据统计不全面,在此没有进行文科院系的比较。

2.3 科研机构合作情况分析

2.3.1 合作国家分析

国家间合作是揭示不同国家的学者们在同一个或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学习程度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2005-2014 年郑州大学发表的2937篇SCI-E收录论文中,共计与26个国家(地区)的科研机构进行了合作。如图2所示,合作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共197篇,占6.7%;其次是俄罗斯,合作论文数83篇,占总数的2.8%;韩国、德国的合作数量基本相差不大,分列第三、四位。图2列出了与郑州大学合作论文数量大于10的国家,总共15个,我们可以看出,除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之外,其他的国家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其科技实力都比较强,郑州大学与这些国家的学者合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郑州大学的实力。1982年郑州大学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05年成立专门负责留学生工作的机构——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非洲等31个国家和地区,而从郑州大学的合作国家来看,也基本属于这些国家的[17]。

2.3.2 合作机构分析

表9 与郑州大学合作发表SCI-E论文超过70篇的国内机构

合作机构的分析是揭示郑州大学的学者们在学科间、专业间进行思想融合、观点交互的重要指标。统计数据显示,郑州大学与国内外共322家机构之间产生了合作关系,其中合作发文数量达到70以上的机构有17家。从表9可以看出,郑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的SCI-E论文最多,合作论文数量为200篇,占6.81%。众所周知,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高科学研究机构,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在很多方面都代表着国家的最高科技水平。因此,郑州大学选择与这样的机构合作,不但有利于自身在合作中迅速提高,而且能与这样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合作也反映其自身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实力。其次是与河南工业大学(104篇,3.54%)的合作。河南工业大学是河南省内工科研究实力最强的高校,且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再次是与南京大学(95篇,3.24%)、北京大学(95篇,3.24%)、清华大学(95篇,3.24%)等高校合作,这些高校都是国内著名的重点高校,与他们的合作,表明郑州大学的科研实力得到肯定。

2.3.3 论文基金资助情况

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在期刊选题、组稿甚至稿件的评审中均占有一定的地位。在期刊评估中,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被认为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这项指标在国内三家文献检索及统计机构已经公布的统计报告中均有采用[18]。

统计发现,2005-2014年,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的2937 篇科技论文共得到395个资助机构的资助,有11家机构资助发表论文的数量超过40篇,占67.38%,其中50篇以上的有7家机构,所占比例高达61.32%,这说明这7家机构是郑州大学的战略合作机构。表10显示,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为1304篇,占总数的44.4%,其次是中国科学院,资助发表论文124篇,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发表论文121篇,说明这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科研项目的资金资助对郑州大学科研及科研论文发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表10 基金资助超过40篇的基金机构

3 结语

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目前郑州大学的科研实力与水平。郑州大学的优势学科是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生物学、数学和药理学等学科,在今后的发展中,郑州大学应保障这些学科向着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同时郑州大学在加强与外校科研人员合作的同时,也应注重本校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能一味地只注重合作。此外,科研人员还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总体上来讲,近十年来,郑州大学的科研实力有显著的提高,但与国内的其他比较著名的高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说明郑州大学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1]任胜利.特征因子(Eigenfactor):基于引证网络分析期刊和论文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3):415-418.

[2]赵鸿雁.2009年《情报科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2(12):70-72.

[3]张雯.SCIE收录华南师范大学科技论文统计分析:以1999—2011年统计为例[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19-23.

[4]曾磊,安钟利,王璐瑶.SCI论文奖励制度对高校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10-112.

[5]张玲,赵宁,王秋.SCI收录高校学术论文情况统计与分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1):192-195.

[6]夏志锋,李秋实,周秀会.SCI收录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与学科评估研究: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2):37-40.

[7]张威,王宗亮.电子期刊库对于高校化学学科科研的文献保障状况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用户近五年SCI收录论文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2(2):108-111.

[8]郑州大学介绍[EB/OL].http://www.zzu.edu.cn/gaikuang. htm.

[9]Garfield E.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J].JAMA,2006,295(1):90-93.

[10]蒋宇.基于Web of Science收录统计评价研究:以宁夏大学2001—2010年SCI论文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97-300.

[11]李瑞芹,刘芸杰.2005—2009年SCIE收录山东农业大学论文统计分析[J].情报探索,2012(1):48-50.

[12]张雯.SCIE收录华南师范大学科技论文统计分析:以1999—2011年统计为例[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9-23.

[13]胡兵,王昌度,许颖.从SCI看我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地位[J].图书与情报,2001(1):27-29.

[14]彭晓东,张洁,魏群义.采用SCI-E对重点高校学术研究的统计分析:以重庆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6):105-110.

[15]201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EB/OL].[2013-10-10].http://www.istic.ac.cn/ScienceEvaluateArticalShow. aspx?ArticleID=95277.

[16]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跻身世界前五[EB/ OL].[2013-09-27].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9/27/c_117539394.htm

[17]郑州大学网上新闻与公告[EB/OL].http://www16.zzu.edu. cn/msgs/vmsgisapi.dll/onemsg?msgid=09092810122723 39795.

[18]吴国雄,赵庚新,张英杰.基于SCI数据库的机构科研能力分析: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3(4):122-125.

张闪闪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博士研究生。北京,100190。

Application of Bibliometric in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Articles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ang Shanshan

Taking 2937 SCIE papers publish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rom 2005 to 2014 as the source data,which are searched from SCI-Expanded of Web of Science published by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this paper statistically analyzes the numbers of SCI-E papers,subject categories,document types,source publications,cooperative nations and agencies,reprint authors,funds of those published papers.It reflects from the sid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and subject development,which can provide data references for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Bibliometric analysis.Zhengzhou University.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SCI-Expanded.

G250.252

2014-06-05 编校:刘明)

猜你喜欢

郑州大学发文学者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北塔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刘佳坤设计作品
关于郑州大学开设钓鱼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者
尊重
郑州大学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