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术沙龙为平台浅谈研究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2014-02-22张帆ZHANGFan刘梦珂LIUMengke刘丹LIUDan

价值工程 2014年2期
关键词:沙龙导师研究生

张帆 ZHANG Fan;刘梦珂 LIU Meng-ke;刘丹 LIU Dan

(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沈阳 110168)

(School of Management,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8,China)

0 引言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大体包括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熟悉研究领域的科学技术和发展现状、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高研究生素质能力等等。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对研究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是必然选择。各高校的实践表明,对研究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使研究生素质能力多途径、开放式的发展。而学术沙龙作为开展学术文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促进高校学术文化的繁荣和研究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1 学术沙龙内涵

沙龙(Salon)原意为“大客厅、会客室”,这种沟通与融会思想的活动方式起源于法国。起初参加沙龙的人多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等,直至十七世纪中叶,英国逐渐形成科学家们聚集在一起互相切磋各自研究领域的难题或提出自己新学术观点的组织,这一自愿形成的组织被命名为“无形学会”,这就是学术沙龙的雏形。由于学术沙龙有着开放化、气氛活跃、共享性、平等性、深入性和易行性的特点,因此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术沙龙也逐渐演变得更具规模和规范性,并在十七和十八世纪的科学研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术沙龙可以让参与者基于不同视角和思维表达自己观点,从而在沙龙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发创新思维。

2 学术沙龙对研究生素质能力培养的意义

为了促进高校学术文化繁荣,加强研究生学术氛围建设,端正研究生的学术态度,激发学术热情,鼓励研究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中,目前有很多高校都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特点开展了学术沙龙,研究生学术沙龙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思想交流与碰撞的阵地,也是启迪智慧与交融观点的平台,更是闪现创新思维和激发灵感的磁场。

学术沙龙具有“不受参加者身份和研究领域的限制;有较强的学术性和思想性;思想和言论自由”的三大特征,对研究生素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轻松、自由的沙龙氛围中,专家、导师和研究生的身份平等,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有助于新想法和新观点源源不断地产生。研究生学术沙龙架起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平等交流和友谊的桥梁,有利于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也有利于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3 目前学术沙龙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研究生参与度低 研究生学术沙龙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各研究生之间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专家和导师应作为学术沙龙主题的掌控者和讨论方向的引导者,研究生才是学术沙龙真正的主体。然而在目前高校学术沙龙举办过程中,主要是由导师或外聘专家以PPT的方式传授科研成果和科学方法,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观点,研究生只是认真听并记录而很少和导师或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参与度较低,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能力素养的提高。

3.2 学术沙龙体系构建不完善 学术沙龙对于营造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增近导师和研究生、研究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提高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创新思辨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学术沙龙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体系构建不完善的问题,比如沙龙前期宣传不到位、没有及时展示沙龙的开展成果等等。每期沙龙结束时研究生很少对每期讨论的主题和整体框架进行归纳、提炼并撰写心得体会,这使得研究生缺失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的机会。

4 学术沙龙的改进措施

研究生学术沙龙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素质能力,使研究生人才迈上更高层次的台阶。学术沙龙成为了导师和研究生、研究生之间沟通的纽带,不仅活跃了学术氛围,提升了学术文化建设,对研究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和学术能力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针对目前高校中学学术沙龙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4.1 精心选定沙龙主题 学术沙龙质量的高低和主题选定是否恰当紧密相连。学术沙龙的选题应有宏观性和前瞻性,选定与参加者自身的学科背景和科研成果密切相关的、与学科建设和发展有关的热点问题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恰当的沙龙主题能调动参加者的发言积极性,推动知识创新,从而使得学术沙龙的开展更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高校学术沙龙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在选定主题时向研究生下发调查问卷,搜集研究生感兴趣的或研究生认为对学术研究有意义的题目,使研究生有选题自主性和积极性。

4.2 积极宣传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在举办前期一定要积极宣传,否则参与者少也会降低学术沙龙的质量。比如至少提前一周通知沙龙举办的时间、地点和主题等等,通过提前通知本期沙龙主题或共享有关文献资料,可以让参与的研究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才不会在沙龙举办过程中充当看客或听客的角色,当研究生由于思路受限或对某一问题了解不够深入而缄默不语时,导师应积极主动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并启发学生思考,宏观掌控沙龙主题的讨论走向,把讨论主题引向深入,从而真正达到学术沙龙的平等性。

4.3 提高研究生的参与度 由于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有限,目前学术沙龙开展过程中主要由导师选定主题并对讨论过程进行宏观掌控,但是导师应积极培养研究生具备主人翁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参与度。高校的学术沙龙应给予研究生更多平台和机会,比如邀请优秀研究生演讲,分享自己最新的学术成果、研究方法和心得体会,这种贴近研究生自身的主题会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也有利于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学术沙龙结束以后,也可以请学生对当期的学术沙龙开展的优缺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以打分或投票的形式评选出学生认为最受益匪浅的主题,通过这些方法提高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使导师更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心声,并为下一次的学术沙龙做充分准备。

4.4 开拓创新思维 研究生通过参加学术沙龙可以开拓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比如在今后学术沙龙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邀请本学校相关专业领域或其他兄弟院校相同专业的导师和优秀研究生参与到学术沙龙中共同探讨问题,这种学术背景和研究视角的差异有助于拓宽研究生视野,拓展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和其他高校的研究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和素质能力的提高。

4.5 展示学术沙龙的开展成果 虽然大多数研究生在参与学术沙龙的过程中都认真思考、记录,但如果在沙龙结束后不认真整理就不会对新知识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学院应要求参加学术沙龙的研究生坚持撰写发言提纲和记录讨论过程中的研讨成果,并以书面形式总结他人的研讨精华和自己的感悟、理解,也可以开展与沙龙主题相关的征文比赛或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挖掘并激发学术潜能,这样有助于对学术沙龙探讨成果的归纳总结,也有助于训练和培养研究生的书面撰写能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素质能力。

[1]常正霞.浅谈学术活动对研究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05:96-100.

[2]翟长生,闫世强,林坚,李建平.沙龙式学术交流组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05:386-387.

[3]徐贵宝,范文辉,王泰鹏.利用学术活动促进研究生素质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9,06:161.

猜你喜欢

沙龙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MS·CHIC美发沙龙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Blue Mist美发沙龙
V eraW an g
导师榜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