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移动学习提高学生时空应用能力路径探讨
2014-02-22程迎新杨宇飞
姜 辉,程迎新,杨宇飞
(1.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辽宁锦州,121013;2.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信息技术背景下移动学习提高学生时空应用能力路径探讨
姜 辉1,程迎新1,杨宇飞2
(1.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辽宁锦州,121013;2.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移动学习引发了又一次学习革命,必将促进学习的泛在化和终身化。移动学习以其自身的特点天然成为外语辅助教学的最佳手段,它具有情境多样化,时空泛在化,操作便捷化,学习个性化和协作化的特性。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多种路径,并构建了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为特征的外语教学时空域。
移动学习;外语应用能力;路径;泛在学习;学习型社会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从不为人知到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取得了广泛且令人瞩目的成就。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几乎任何内容的学习,从而使人们重新思考知识的本质和意义。移动学习通过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又把以往的大众知识消费者转变为高度分化的知识生产者。从传统纸质书本学习到利用电脑进行E-learning,再到移动学习的M-learning,再到将来的泛在学习U-learning。移动学习可谓是承前启后,是学习的革命,而且是学习的革命的革命,也终将是颠覆知识、学习和人与人社会关系总和的革命。
15年来我国学者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还是在各学科领域都对移动学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2000-2007年主要是探讨移动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的定义、理论基础、本质及对远程教育的影响。叶成林从非正式学习、情景学习、境脉学习、活动学习和经验学习等方面梳理了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余胜泉从知识、认知、情景三个层面研究了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2008-2014年注重移动学习的资源开发和应用模式研究。黄荣怀等提出了MLADM学习活动设计模型。李云飞等提出了整合多种学习模式结合,如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以个人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及以小组为中心的集体学习模式。
相关学者在各学科领域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王军明的虚拟医院;张林横的网上应用商店;庞超的邮政远程教育学习;姜曾贺的学生计算机培训。但是在万方数字化期刊网上以“移动学习”和“外语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论文仅二十余篇,研究成果极为有限。2009年张增良提出了四种外语移动学习模式,但由于技术发展和时代进步,他所提出的利用短信、浏览器、无线internet、mp3/mp4已为智能手机和ipad所取代。后续学者如杨丽娜、陆映波对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外语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索,但他们均从宏观阐述,并未涉及具体如何利用移动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等外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因此本文通过移动学习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践,探讨移动技术在外语学科中的优势,并研究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有效路径。
1 移动学习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天然优势
国内外学界对移动学习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在2013年Routledge公司出版的第一本整合多个国家移动学习研究成果的专著——《移动学习手册》中将移动学习定义为“通过社会和内容的交互、使用个人电子设备进行跨情境学习。”书中还指出移动学习包括三个要素:情境、社会交互和内容交互、使用个人电子设备。这些特性造就了移动学习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天然优势。
1.1 情境多样化
迈克·沙普尔教授指出“移动学习的本质是技术支持下的情境化学习,而不是技术本身。”移动设备作为数据交互和收发终端,能够获取和响应对应于特定环境、地点和时间的虚拟或真实的数据,从而可以营造多样化的移动情境。
1.2 时空泛在化
正如Vavoula和Sharples所说“从空间来说,学习是移动的,学习可以发生在工作场所、家里,还可以发生在休闲场所;从时间来说,学习也是移动的,可以发生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也可以发生在工作日或周末”。外语学习有着极强的实践性,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移动学习以其便携性、情境多样性使得外语学习在时间上anytime,空间上anywhere。
1.3 操作便捷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等PDA有着强大的操作和处理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能够显示与电脑一致的网页,有相当强的扩展和兼容性、能方便随意地安装和删除各种应用程序。更重要的是新近开发的一系列软件为外语学习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条件。如电子书功能,海量原版经典小说可以随时下载;美剧、电影可以随时下载观看;有道词典提供扫描查单词功能,不用输入轻轻一扫即能录入单词进行查询;智能手机自身所带词典还可以将查过单词整理成生词本,以备复习;微电台使得随时收听外语广播成为可能;大量外语学习网页更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专门的学习阵地。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先进个人电子设备的便捷性。
1.4 学习个性化和协作化
移动学习的情境多样化、时空泛在化以及操作便捷化都为学习的个性化提供了可能。根据维果斯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在移动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方式、进度都掌握在学习者的手中,可以依据学习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在具有个性化的同时移动学习也能很好地促进协作学习。例如QQ群支持文件上传,学习者可以共享学习资料;微信支持语音传输,可以将口头作文上传供学习者分享;与相机媲美的千万像素可以拍下英文习作上传让学习者互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移动学习通过内容交互和社会交互进行协作学习的特性。
2 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路径
无论是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还是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理论都强调了外语习得中大量输入和输出的重要性。而作为第二外语我们又往往缺乏足够的语言习得环境。但是,凭借能听、能看、能录(音、相)、能输入、未来能对话,各种个人手持移动学习设备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创造了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个人语言习得环境。而且又凭借QQ群、微博、微信、贴吧、人人网等为语言习得创立了协作学习环境。移动学习不只能做到语言技能的单项训练,更能做到双项训练甚至多项训练,下面就教学实践加以阐释。
2.1 听
2.1.1 听---写
活动1。让学生下载短对话mp3,并听写出文本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精听,训练学生听懂每一个单词,并能准确地书写出来。教师课前留作业,课上听完每个短对话后由学生读出文本,再由老师讲解知识点。
活动2。学生课前下载听力短文mp3。课上每名学生通过移动设备播放器听写其中任意两句话,教师将学生听到的内容整合讲解。不但训练了学生精听,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难点,有的放矢地讲解。而且真正做到了个性化学习,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调整速度、反复甚至多次播放不理解的地方。相比较以往教师只能统一播放,以中等水平学生为限,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活动3。教师还可以在串讲完短文后给出关键词,再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写出文章大意。锻炼学生听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也是对所学词汇的巩固。(课堂教学实践效果出奇地好,让学生写两句话,多数学生都写了全篇)
在每一项活动中都尽力凸显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起到信息来源,教学活动组织、设计,目标语言示范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但并非主体。让学生在大量语言输入后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输出,努力增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比重。如表1所示:
表1 移动学习听力教学活动
2.1.2 听---说
活动1。让学生课前下载mp3。课上两人一组,选取一个短对话,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尽量模仿说话人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训练学生语音。这就将以往各自疏离的听力课堂转变成为对话的、协作的课堂,而且打破了以往听说课只听不说的现象。
活动2。除了可以训练学生发音外,还可以让学生收听微电台广播,如CNN、BBC慢速、北京外语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台等,然后让其课上用英语播报新闻。教学活动如表2所示:
2.2 说,利用QQ群和微信的语音功能在QQ群或微信中
(1) 每天安排一个天气预报员,用英语播报天气,其他同学也可以用英语回应。
(2) 给同学留口头作文,让同学用移动设备录音后在QQ群或微信中上传。
移动设备带给每个学习者一个随时随地的录音机和麦克风。人人都有发声的机会,人人都是参与者同时又是评判者。
2.3 读---写,利用电子书功能
让学生每学期下载一部英文经典小说进行阅读,并用英文写出经典美文推荐,上传到QQ群文件中,上传的文档只写学号,不写姓名。同样发给学生一张只有学号没有姓名的习 作评价表,让同学互评作文,并选出一篇最佳美文推荐。
2.4 看---写,利用视频播放器功能
同样让学生一学期下载一部美剧或电影,写出推荐传至QQ群文件。让同学进行互评。样表如表3所示:
表3 移动学习学生写作互评表
移动技术支持下的移动情境使得以上种种都成为可能。通过每学期一部英文小说和美剧/电影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利用写英文推荐提高了学生英文写作水平同时增强了学生对西方生活及文化的了解;利用同学互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了解到的小说和美剧等也几何倍地增加;将学生互评结果纳入期末平时成绩,在终结性评价中增加了形成性评价,也提高了学生对评价的参与度,评价也更为客观。
2.5 写,利用拍照功能
将学生习作拍照传至QQ群中,由同学共同点评。指出哪些句子写的好,又有哪些错误,同样的意思怎么表达更地道。课上教师可以根据QQ群中同学的评论讲解范文,会更有针对性也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图1 移动设备提高外语应用能力路径
3 小结
以移动教学设备为辅助的外语教学活动形式多样,途径各异,以上只做了一些列举。还可以进行配音、演讲、角色扮演等等,不一而足。移动设备以其便携性、功能完备性、操作便捷性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宽泛的路径,如图1所示:
移动数字技术使得学习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和协助学习的融合,课上和课下的融合,虚拟和现实的融合,教室以及everywhere的融合,真正体现了情境的多样性,时空的宽泛性,使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泛在学习乃至更深远的终身学习创造了可能。移动学习使得外语教学时空域无限延展,如图2所示:
图2 移动学习下的外语教学时空域
4 结语
随着移动数字技术的发展,人机能够对话,人与环境能够对话,移动学习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外语学科乃至各学科,真正实现学习的革命。它以其情境多样化,时空泛在化,操作便捷化,学习个性化和协助化天然成为外语辅助教学的最佳手段,为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提供了宽泛的路径。
移动学习是下一代的学习,从哲学意义讲人类社会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移动学习正是应和了人类社会不断学习进步这一内在诉求。也正是不断的学习才使人类社会走进今天的辉煌。可以预言,随着移动学习的广泛应用它必将促进学习泛在化和终身化,推动学习型的人类社会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1] 李玉顺,马丁.移动学习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3):9-11.
[2] 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 [J].中国电化教育,2009,(7):36-41.
[3] [16]魏雪峰,杨现民.移动学习:国际研究与展望---访英国开发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1):4-8.
The Discussion of M-learning Enhancing Students capability of Implying Time and Spa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ang Hui1,Cheng Yingxin1,Yang Yufei2
(1.Bohai University,Liaoning Jinzhou,121003,2.Chang’an University,Shanxi Xi’an,710000)
M-learning arouses one more time of the study revolution and it must enhance U-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M-learning becomes the best way of assist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Th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various circumstances,ubiquitous time and space,convenient operation as well as personalized and cooperated learning.By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we conclude multiple routes of improving students’ foreign language competence and construct the time and space scope of autonomic and cooperated learning.
M-learning;foreign language competence;routes;U-learning;learning society
2014辽宁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准慕课时代下移动学习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模式构建及实证研究”;省社科联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5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姜辉,渤海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