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2014-02-21陈瑛周冬梅陈海娟
陈瑛+周冬梅+陈海娟
[摘要] 目的 了解昌吉市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状况及有关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干预措施。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对2011年及2012年同期内的昌吉市城区工厂、机关、学校及周边农牧区的15~49周岁育龄妇女共计8709人进行血红蛋白(Hb)检测。选取2011年及2012年在我院住院的316例育龄贫血女患者,给予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测定,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活检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同时进行有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所调查的8 709名育龄妇女中,2011年贫血患病率为18.15%,2012年为19.36%,患病率无明显差异;2011年及2012年的昌吉市城区与周边农牧区贫血患病率均无明显差异;但妊娠期妇女贫血患病率均明显高于育龄期妇女。贫血患者中主要为缺铁性贫血。本调查分析与贫血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民族、职业、饮奶茶习惯、月经情况、家庭收入情况、既往有无慢性病史、有无伴随消化道症状、工作压力等。 结论 昌吉市育龄期妇女贫血患病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患病率,但整体人数仍巨大,尤在妊娠期患病率较高,需对贫血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提高育龄期妇女的健康状况。
[关键词] 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2-0113-03
An investigation on anemia among childbearing women in Changji city
CHEN Ying ZHOU Dongmei CHEN Haijuan
Department of General Medicin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ji City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angji 83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ance of anemia among childbearing women in Changji city and related factor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Methods Adopt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o monitor hemoglobin of these 8 709 childbearing women aged from 15 to 49 years among factories, organ, schools and pastoral areas of urban respectively. Chose hospitalized women patients which with anemia in childbearing age in 2011 and 2012, determinated the folic acid, vitamin B12 and ferritin. If necessary we can perform 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 and other tests to clarify the cause. Simultaneously,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In the survey, the prevalenc of anemia was 18.15% in 2011, while the rate was 19.36% in 201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prevalence between 2011 and 2012, so as the Changji city and the surronding pastoral areas. However, the prevalenc of anemia in pregnant wom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ron deficiency anemia was accounted for the mojority of patients with anemia.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anemia were age, nationality, occupation, drinking tea habit, menstruation,family income, previous history of chronic diseases,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working pressure. Conclusion Despite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anemia among childbearing women was low in Changji, but it was higher in pregnancy, so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it and prevan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anemia.
[Key words]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Anemia; Prevalence; Investigationendprint
育龄期妇女是指有生育能力、处于生育时期的女性,一般界定于15~49周岁之间,年龄跨度大,人数众多,需经历月经、怀孕、分娩、哺乳、避孕等特殊阶段,而此阶段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她们的健康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引起重视。近十年来,河北、陕西、上海、广州、青岛等北部、中部、南部及东部地区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育龄期妇女贫血状况不容乐观,患病率约在20%~36%之间不等。但是对于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育龄期妇女贫血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新疆无此方面调查研究,因地域经济水平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其患病率和病因可能有所不同。故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新疆昌吉市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状况,为全区提供基础数据,分析贫血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改善昌吉市育龄妇女的健康状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15~49周岁各民族育龄妇女,包括孕产妇及非孕妇女。本调查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贫血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1年1~3月及2012年同期昌吉市城区与周边农牧区育龄期妇女共计8 709人,范围覆盖了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周边农牧区等不同人群;其中2011年为3 508人,2012年5 201人。第二部分为贫血原因的调查分析,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育龄期妇女贫血患者316例,抽取居住地、族别比例符合第一部分抽样比例,其中汉族223例,少数民族9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制定育龄期妇女贫血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饮食习惯、月经状况、既往有无慢性病史、有无伴随消化道症状及工作压力等多个方面情况。
1.2.2 实验室方法 本研究流行病学调查部分,对每一位被调查者采取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值(Hb)、血细胞比容测定、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含量;血红蛋白测定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贫血诊断标准:按张之南第3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中贫血诊断标准:女性Hb<110 g/L为贫血,孕妇为<100 g/L,其中Hb值在(90~110)g/L之间为轻度贫血,(60~90)g/L之间为中度贫血,<60 g/L为重度贫血。第二部分选取本研究期间住院的育龄期贫血妇女给予网织红细胞计数、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浓度测定,必要时骨髓穿刺、活检及溶血性疾病测定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贫血的影响因素,P < 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在所调查的8709名年龄15~49周岁育龄妇女中,2011年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6.08±17.20)g/L,2012年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5.27±15.34)g/L,2011年贫血发病率为18.15%,2012年为19.36%,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 > 0.05)。2011年及2012年昌吉市城区与周边农牧区贫血患病率均无明显差异(P > 0.05),见表1。但2011年及2012年妊娠期妇女贫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育龄期妇女(P < 0.01),见表2。
表1 昌吉市育龄期妇女贫血患病率
表2 昌吉市妊娠期妇女贫血患病率
不同年龄组贫血患病率不同,15~19岁组为10.64%,20~29岁组为24.92%,30~39岁组为22.43%,40~49岁组为18.46%,经统计分析,15~19岁组贫血患病率最低,与其他三个年龄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 < 0.01)。
育龄妇女贫血患者中绝大多数为缺铁性贫血。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16例育龄妇女贫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缺铁性贫血235例(74.36%),巨幼细胞性贫血16例(5.06%),溶血性贫血12例(3.79%),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3.79%),急性白血病8例(2.53%),多发性骨髓瘤3例(0.95%),地中海贫血4例(1.26%),遗产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例(0.63%),蚕豆病2例(0.6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0.95%),继发性贫血(肾性、癌性贫血等)19例(6.01%)。
研究发现与育龄妇女贫血患病有关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民族、职业、饮奶茶习惯、月经情况、家庭收入情况、既往有无慢性病史、有无伴随消化道症状、工作压力等因素为育龄妇女发生贫血的相关因素(回归系数β分别为-1.595、-1.832、-1.765、-2.140、-2.273、-0.256、-0.307、-1.163、-0.568,P均<0.05)。未发现居住地、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与育龄妇女贫血发生有显著联系(回归系数β分别为0.077、0.124、3.734,P均>0.05)。
3 讨论
国内研究对于育龄期妇女贫血患病情况报道较多,资料显示中国育龄妇女的贫血患病率约为21%~28%[2],但地区差异很大,其中西部地区育龄妇女为贫血及其他营养素缺乏的高危人群[3]。陕西报道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为36.4%[3],河北为31.3%[4],浙江舟山为22.37%[5],部分县、市也有各自相异的报道。但本研究调查显示新疆昌吉市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2011年为18.15%,2012年为19.36%,并不高于全国平均患病率,且两年中发病率无明显增长。这可能与我市近十年来地域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关,亦与我市居民喜好肉食、注重餐饮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职业、饮食结构、民族、饮奶茶习惯、月经情况、家庭收入情况、既往有无慢性病史、有无伴随消化道症状、工作压力等因素为育龄妇女发生贫血的相关因素[6-8],其中饮食结构、月经情况、家庭收入情况较为重要。研究发现素食者、月经量多、有妇科疾病所致异常阴道流血的育龄妇女更易罹患贫血,这是由于铁摄入不足及丢失过多导致了缺铁性贫血。企业职工及个体经营者、牧民贫血患病率较高,可能与不同职业的劳动强度差异和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有关。有慢性病史及消化道症状的育龄妇女发生贫血几率略高。此外,汉族贫血患病率低于少数民族[9]。少数民族中,哈萨克族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更高、贫血程度更重,可能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不同有关[10]。我市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均有饮奶茶习惯,尤其哈萨克族居民普遍嗜饮奶茶,有些甚至以饮奶茶代替饮水,乳制品(如奶酪、酸奶疙瘩)同样也是他们喜爱的食物,故日常饮食结构单调,新鲜蔬菜及肉食较少,尤其牧民在放牧期饮食极不规律,常常一天中仅有晚饭一顿正餐,导致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引发缺铁性贫血。分析表明,妊娠期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育龄期妇女,这是因为妊娠期间铁需求量相对增加,而妊娠反应及其他消化道症状致摄入不足所致。其他社会经济及家庭因素等方面分析显示出贫血的发生与居住地、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无显著联系,这是因为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差别已不显著、妇女经济地位提升所致。endprint
由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昌吉市育龄妇女贫血发生率总体较低,但在妊娠期较高,应引起重视。育龄妇女贫血病因主要为缺铁性贫血[11,12],所以有关部门应积极干预,给予育龄妇女、尤其妊娠期妇女定期行铁蛋白的监测并制定补充措施。而在中重度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上,静脉注射铁剂的疗效优于口服铁剂,且副作用更小,宜于推广。对月经不规律者注意预防和及时诊治贫血的发生;对于少数民族居民,尤其哈萨克族居民,应注重健康教育,改变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注意增加饮食中铁含量。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S]. 第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
[2] 王陇德.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年综合报告[R].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41.
[3] 党少农,颜虹,邢远,等. 陕西省城乡20~49岁育龄妇女血红蛋白分布及贫血患病状况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5):515-516.
[4] 张英奎,李中秋,陈会岩. 河北省育龄妇女贫血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2994-2996.
[5] 高卫安,薛宏怡,杨序春. 中国东部海岛育龄妇女贫血发生状况调查[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2, 39(2):108-109.
[6] 中国儿童、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 中国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患病率调查[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11):653-657.
[7] 王临虹,赵更力,陈丽君,等. 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流行病学杂志,1996,20(3);158-161.
[8] 杨小兰,钟琼莲,叶宏. 800名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1(3):101-102.
[9] 徐上知,靳蕾,叶荣伟,等. 江苏和浙江省六个县级市1993-2003年婚前医学检查妇女贫血状况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1):34-37.
[10] 陈瑛,陈海娟. 昌吉市哈萨克族缺铁性贫血患者68例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190.
[11] 尹承丽. 汶上县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3):189-190.
[12] 黄桥粱,胡晓抒,袁宝君,等. 江苏省太仓、常州市妇女贫血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813-815.
(收稿日期:2013-10-28)endprint
由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昌吉市育龄妇女贫血发生率总体较低,但在妊娠期较高,应引起重视。育龄妇女贫血病因主要为缺铁性贫血[11,12],所以有关部门应积极干预,给予育龄妇女、尤其妊娠期妇女定期行铁蛋白的监测并制定补充措施。而在中重度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上,静脉注射铁剂的疗效优于口服铁剂,且副作用更小,宜于推广。对月经不规律者注意预防和及时诊治贫血的发生;对于少数民族居民,尤其哈萨克族居民,应注重健康教育,改变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注意增加饮食中铁含量。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S]. 第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
[2] 王陇德.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年综合报告[R].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41.
[3] 党少农,颜虹,邢远,等. 陕西省城乡20~49岁育龄妇女血红蛋白分布及贫血患病状况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5):515-516.
[4] 张英奎,李中秋,陈会岩. 河北省育龄妇女贫血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2994-2996.
[5] 高卫安,薛宏怡,杨序春. 中国东部海岛育龄妇女贫血发生状况调查[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2, 39(2):108-109.
[6] 中国儿童、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 中国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患病率调查[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11):653-657.
[7] 王临虹,赵更力,陈丽君,等. 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流行病学杂志,1996,20(3);158-161.
[8] 杨小兰,钟琼莲,叶宏. 800名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1(3):101-102.
[9] 徐上知,靳蕾,叶荣伟,等. 江苏和浙江省六个县级市1993-2003年婚前医学检查妇女贫血状况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1):34-37.
[10] 陈瑛,陈海娟. 昌吉市哈萨克族缺铁性贫血患者68例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190.
[11] 尹承丽. 汶上县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3):189-190.
[12] 黄桥粱,胡晓抒,袁宝君,等. 江苏省太仓、常州市妇女贫血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813-815.
(收稿日期:2013-10-28)endprint
由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昌吉市育龄妇女贫血发生率总体较低,但在妊娠期较高,应引起重视。育龄妇女贫血病因主要为缺铁性贫血[11,12],所以有关部门应积极干预,给予育龄妇女、尤其妊娠期妇女定期行铁蛋白的监测并制定补充措施。而在中重度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上,静脉注射铁剂的疗效优于口服铁剂,且副作用更小,宜于推广。对月经不规律者注意预防和及时诊治贫血的发生;对于少数民族居民,尤其哈萨克族居民,应注重健康教育,改变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注意增加饮食中铁含量。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S]. 第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
[2] 王陇德.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年综合报告[R].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41.
[3] 党少农,颜虹,邢远,等. 陕西省城乡20~49岁育龄妇女血红蛋白分布及贫血患病状况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5):515-516.
[4] 张英奎,李中秋,陈会岩. 河北省育龄妇女贫血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2994-2996.
[5] 高卫安,薛宏怡,杨序春. 中国东部海岛育龄妇女贫血发生状况调查[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2, 39(2):108-109.
[6] 中国儿童、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 中国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患病率调查[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11):653-657.
[7] 王临虹,赵更力,陈丽君,等. 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流行病学杂志,1996,20(3);158-161.
[8] 杨小兰,钟琼莲,叶宏. 800名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1(3):101-102.
[9] 徐上知,靳蕾,叶荣伟,等. 江苏和浙江省六个县级市1993-2003年婚前医学检查妇女贫血状况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1):34-37.
[10] 陈瑛,陈海娟. 昌吉市哈萨克族缺铁性贫血患者68例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190.
[11] 尹承丽. 汶上县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3):189-190.
[12] 黄桥粱,胡晓抒,袁宝君,等. 江苏省太仓、常州市妇女贫血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813-815.
(收稿日期:2013-10-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