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评价
2014-02-21张祥钰董帅
张祥钰+董帅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 方法 将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行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 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BP、MAP及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诱导时各时点OA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VR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定向能力恢复时间、离开术后恢复室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效果显著,且苏醒过程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 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术后苏醒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2-0090-03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 targe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duc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process evaluation
ZHANG Xiangyu1 DONG Shuai2
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Zhangqiu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Zhangqiu 250200, China; 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Zhangqiu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Zhangqiu 250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 targe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duc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proces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ASA Ⅰ~Ⅱ grade electiv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andomly according to balloting, 40 cases each.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inhalation anesthesia, propofol remifentanil group underwent observation targe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DBP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difference of SBP, MAP and HR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groups induction of the indicator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OAAS score at different tim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erioperative VRS score of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targeting capabilities recovery time , leave the recovery room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Remifentanil target-controlled propofo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for cholecystectomy among patients,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and the awakening process is better, it is worth to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clinic.
[Key words] Propofol; Remifentanil; Targe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Postoperative recovery
关于药代动力学的靶控输注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常规的给药方式相比,靶控输注可控性较高,且更为简便精细[1]。该方法是一种主要通过对目标药物浓度的合理控制来对麻醉深度进行有效控制的麻醉给药途径,可按照临床治疗的实际需求,从而对给药系统加以调整[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的8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静吸复合麻醉与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的8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SA Ⅰ~Ⅱ级。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1~72岁,平均(50.02±7.72)岁;45例行腹部手术,26例行盆腔手术,9例行颅脑手术。本组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精神病史以及无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史。将本组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麻醉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推注(1.5~2.0)mg/kg的异丙酚+0.1 mg/kg维库溴铵+2 μg芬太尼,行插管诱导,术中吸入异氟烷。同时采用不连续的方式给予静脉注射维库溴铵以保持麻醉的状态,术后即停止给予麻醉吸入药物。
1.2.2 观察组 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患者在诱导时,将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设置为3 μg/mL,而将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设置为7 μg/mL,当观察到患者的意识完全消失后,给予0.1 mg/kg的维库溴铵,以进行辅助插管诱导,同时维持术中浓度不变,术后即停止给予麻醉药物。
1.3 OAAS评分[3]
分5个等级:①5分:对正常声音呼名反应快速,且处于完全清醒的状态;②4分:对正常声音呼名反应较为迟钝,且语速迟缓;③3分:仅在大声呼名或者反复性呼名后才有反应,且语言模糊,目光呆滞;④2分:对轻推或者轻拍存在一定的反应,且不能清晰地辨其言语;⑤1分:对轻拍或者轻推无任何反应,且处于昏睡的状态。
1.4 疼痛VRS评分[4]
0级未见任何疼痛;1级为轻微疼痛;2级为中度疼痛;3级为非常疼痛;4级为剧烈疼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时点进行方差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情况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BP、MAP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诱导时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OAAS评分对比分析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OA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VRS评分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VR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RS评分比较[n(%)]
2.4 两组患者的定向能力及离开术后恢复室的时间对比分析
对照组定向能力及离开术后恢复室时间分别为(25.58±6.37)、(21.77±5.55)min,均显著大于观察组[分别为(15.39±4.14)、(17.28±3.09)min](t=8.112、6.573,P=0.020、0.035)。观察组定向能力恢复时间、离开术后恢复室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TCI是静脉麻醉给药方法的重要改进,它基于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动力学,通过对目标药物血浆或者效应室浓度的调节来对麻醉深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静脉麻醉的调控更为方便、准确以及精确等[5]。超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异丙酚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麻醉过程中,而阿片类药物盐酸瑞芬太尼由于结构中含有一酯键而极易被血浆以及组织之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所降解,具有药物起效迅速、清除快、持续输注半衰期短以及长时间输注无任何蓄积等方面的优点[6],麻醉诱导以及术中机械通气大剂量使用时不会对术后患者的苏醒状况产生影响,而且其代谢不会受到肝肾功能等的影响。由于靶控输注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可维持相对的血浆药物浓度,因此可达到并维持理想的麻醉深度,从而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各种应激反应等。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DBP最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诱导时的观察组各时点OA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该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提示靶控输注总体上会对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产生一定的影响[7]。因此,在实际的麻醉诱导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血压及心率、心电图等方面的实时监测。本研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使用的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剂量并非为等效剂量,而是参考相关文献中建议的常用剂量,关于两种药物的等效剂量目前尚存争论,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1,8-9]。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1 h及拔管后3 h的OA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上述结果提示靶控静脉输注麻醉对患者意识及疼痛感的影响较常规静吸复合麻醉要小,且恢复时间也较短。综上所述,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效果显著,且苏醒过程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凤梅,魏桂良,张忠.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临床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2010, 17(23):68-69.
[2] 侯文莲,许式恒. 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J]. 浙江医学,2007,29(3):263-265.
[3] 宋丹丹,张铁铮,夏东亚,等. 硫喷妥钠与二异丙酚混合应用时对二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1):127-128.
[4] 李蕾.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 吉林医学,2012,33(36):7902.
[5] 黄中华,包延丽,梁宁,等. 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09,31(2):194-196.
[6] 兰晓丈,史会芹,何健超.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对比[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8):2682-2685.
[7] 朱平增,刘晓明,窦林彬,等. 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1):19-20,23.
[8] 黄敏,农丕地.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用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46-48.
[9] 耿志宇,宋琳琳,许幸,等.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1):14-17.
(收稿日期:2013-10-25)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的8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SA Ⅰ~Ⅱ级。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1~72岁,平均(50.02±7.72)岁;45例行腹部手术,26例行盆腔手术,9例行颅脑手术。本组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精神病史以及无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史。将本组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麻醉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推注(1.5~2.0)mg/kg的异丙酚+0.1 mg/kg维库溴铵+2 μg芬太尼,行插管诱导,术中吸入异氟烷。同时采用不连续的方式给予静脉注射维库溴铵以保持麻醉的状态,术后即停止给予麻醉吸入药物。
1.2.2 观察组 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患者在诱导时,将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设置为3 μg/mL,而将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设置为7 μg/mL,当观察到患者的意识完全消失后,给予0.1 mg/kg的维库溴铵,以进行辅助插管诱导,同时维持术中浓度不变,术后即停止给予麻醉药物。
1.3 OAAS评分[3]
分5个等级:①5分:对正常声音呼名反应快速,且处于完全清醒的状态;②4分:对正常声音呼名反应较为迟钝,且语速迟缓;③3分:仅在大声呼名或者反复性呼名后才有反应,且语言模糊,目光呆滞;④2分:对轻推或者轻拍存在一定的反应,且不能清晰地辨其言语;⑤1分:对轻拍或者轻推无任何反应,且处于昏睡的状态。
1.4 疼痛VRS评分[4]
0级未见任何疼痛;1级为轻微疼痛;2级为中度疼痛;3级为非常疼痛;4级为剧烈疼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时点进行方差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情况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BP、MAP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诱导时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OAAS评分对比分析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OA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VRS评分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VR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RS评分比较[n(%)]
2.4 两组患者的定向能力及离开术后恢复室的时间对比分析
对照组定向能力及离开术后恢复室时间分别为(25.58±6.37)、(21.77±5.55)min,均显著大于观察组[分别为(15.39±4.14)、(17.28±3.09)min](t=8.112、6.573,P=0.020、0.035)。观察组定向能力恢复时间、离开术后恢复室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TCI是静脉麻醉给药方法的重要改进,它基于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动力学,通过对目标药物血浆或者效应室浓度的调节来对麻醉深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静脉麻醉的调控更为方便、准确以及精确等[5]。超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异丙酚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麻醉过程中,而阿片类药物盐酸瑞芬太尼由于结构中含有一酯键而极易被血浆以及组织之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所降解,具有药物起效迅速、清除快、持续输注半衰期短以及长时间输注无任何蓄积等方面的优点[6],麻醉诱导以及术中机械通气大剂量使用时不会对术后患者的苏醒状况产生影响,而且其代谢不会受到肝肾功能等的影响。由于靶控输注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可维持相对的血浆药物浓度,因此可达到并维持理想的麻醉深度,从而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各种应激反应等。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DBP最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诱导时的观察组各时点OA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该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提示靶控输注总体上会对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产生一定的影响[7]。因此,在实际的麻醉诱导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血压及心率、心电图等方面的实时监测。本研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使用的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剂量并非为等效剂量,而是参考相关文献中建议的常用剂量,关于两种药物的等效剂量目前尚存争论,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1,8-9]。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1 h及拔管后3 h的OA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上述结果提示靶控静脉输注麻醉对患者意识及疼痛感的影响较常规静吸复合麻醉要小,且恢复时间也较短。综上所述,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效果显著,且苏醒过程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凤梅,魏桂良,张忠.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临床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2010, 17(23):68-69.
[2] 侯文莲,许式恒. 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J]. 浙江医学,2007,29(3):263-265.
[3] 宋丹丹,张铁铮,夏东亚,等. 硫喷妥钠与二异丙酚混合应用时对二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1):127-128.
[4] 李蕾.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 吉林医学,2012,33(36):7902.
[5] 黄中华,包延丽,梁宁,等. 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09,31(2):194-196.
[6] 兰晓丈,史会芹,何健超.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对比[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8):2682-2685.
[7] 朱平增,刘晓明,窦林彬,等. 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1):19-20,23.
[8] 黄敏,农丕地.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用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46-48.
[9] 耿志宇,宋琳琳,许幸,等.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1):14-17.
(收稿日期:2013-10-25)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的8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SA Ⅰ~Ⅱ级。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1~72岁,平均(50.02±7.72)岁;45例行腹部手术,26例行盆腔手术,9例行颅脑手术。本组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精神病史以及无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史。将本组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麻醉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推注(1.5~2.0)mg/kg的异丙酚+0.1 mg/kg维库溴铵+2 μg芬太尼,行插管诱导,术中吸入异氟烷。同时采用不连续的方式给予静脉注射维库溴铵以保持麻醉的状态,术后即停止给予麻醉吸入药物。
1.2.2 观察组 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患者在诱导时,将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设置为3 μg/mL,而将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设置为7 μg/mL,当观察到患者的意识完全消失后,给予0.1 mg/kg的维库溴铵,以进行辅助插管诱导,同时维持术中浓度不变,术后即停止给予麻醉药物。
1.3 OAAS评分[3]
分5个等级:①5分:对正常声音呼名反应快速,且处于完全清醒的状态;②4分:对正常声音呼名反应较为迟钝,且语速迟缓;③3分:仅在大声呼名或者反复性呼名后才有反应,且语言模糊,目光呆滞;④2分:对轻推或者轻拍存在一定的反应,且不能清晰地辨其言语;⑤1分:对轻拍或者轻推无任何反应,且处于昏睡的状态。
1.4 疼痛VRS评分[4]
0级未见任何疼痛;1级为轻微疼痛;2级为中度疼痛;3级为非常疼痛;4级为剧烈疼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时点进行方差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情况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BP、MAP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诱导时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OAAS评分对比分析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OA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VRS评分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VR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RS评分比较[n(%)]
2.4 两组患者的定向能力及离开术后恢复室的时间对比分析
对照组定向能力及离开术后恢复室时间分别为(25.58±6.37)、(21.77±5.55)min,均显著大于观察组[分别为(15.39±4.14)、(17.28±3.09)min](t=8.112、6.573,P=0.020、0.035)。观察组定向能力恢复时间、离开术后恢复室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TCI是静脉麻醉给药方法的重要改进,它基于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动力学,通过对目标药物血浆或者效应室浓度的调节来对麻醉深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静脉麻醉的调控更为方便、准确以及精确等[5]。超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异丙酚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麻醉过程中,而阿片类药物盐酸瑞芬太尼由于结构中含有一酯键而极易被血浆以及组织之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所降解,具有药物起效迅速、清除快、持续输注半衰期短以及长时间输注无任何蓄积等方面的优点[6],麻醉诱导以及术中机械通气大剂量使用时不会对术后患者的苏醒状况产生影响,而且其代谢不会受到肝肾功能等的影响。由于靶控输注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可维持相对的血浆药物浓度,因此可达到并维持理想的麻醉深度,从而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各种应激反应等。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DBP最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诱导时的观察组各时点OA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该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提示靶控输注总体上会对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产生一定的影响[7]。因此,在实际的麻醉诱导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血压及心率、心电图等方面的实时监测。本研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使用的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剂量并非为等效剂量,而是参考相关文献中建议的常用剂量,关于两种药物的等效剂量目前尚存争论,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1,8-9]。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1 h及拔管后3 h的OA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上述结果提示靶控静脉输注麻醉对患者意识及疼痛感的影响较常规静吸复合麻醉要小,且恢复时间也较短。综上所述,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效果显著,且苏醒过程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凤梅,魏桂良,张忠.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临床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2010, 17(23):68-69.
[2] 侯文莲,许式恒. 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J]. 浙江医学,2007,29(3):263-265.
[3] 宋丹丹,张铁铮,夏东亚,等. 硫喷妥钠与二异丙酚混合应用时对二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1):127-128.
[4] 李蕾.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 吉林医学,2012,33(36):7902.
[5] 黄中华,包延丽,梁宁,等. 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09,31(2):194-196.
[6] 兰晓丈,史会芹,何健超.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对比[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8):2682-2685.
[7] 朱平增,刘晓明,窦林彬,等. 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1):19-20,23.
[8] 黄敏,农丕地.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用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46-48.
[9] 耿志宇,宋琳琳,许幸,等.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1):14-17.
(收稿日期:2013-10-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