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2014-02-21谢国锋
谢国锋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常熟215500
超声引导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谢国锋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常熟21550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行常规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阻滞起效与维持的时间,并记录比较麻醉后5 min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后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4.86±3.0)、(12.5±2.1)min,而对照组为(5.21±1.0)、(4.4± 0.8)min,但作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详细结果见表1(P<0.05);麻醉后5 min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2.8±10.5)、(74.5±6.4)min,而对照组为(95.6±8.7)、(61.4±4.6)min,心率亦快于对照组,详细结果见表2(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声引导;腰丛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全髋关节主要有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成,近几年国内一直使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髋臼,低强度金属制成的人工股骨头[1]。近几年该手术麻醉方式多采用超声引导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可提高麻醉定位准确度,局部麻醉不仅麻醉药物用量小,而且术后并发症少[2]。本研究主要探讨超声引导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8例,其中19例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在56~78岁之间,平均年龄(66.4±3.2)岁,体重在62~81 kg,平均体重(72.2±3.1)kg;而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在57~79岁之间,平均年龄(66.8± 3.0)岁,体重在61~83 kg,平均体重(73.4±3.3)k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签署麻醉及知情同意书,术前30 min常规肌注地西泮10 mg和阿托品0.5 mg[3];患者推入手术室放置好体位,术前、术中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建立静脉通道后开始麻醉。
1.2.1 对照组常规腰硬联合麻醉,首先患者取侧卧位,穿刺点多选择腰3、4间隙,选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对患者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针内针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75%布比卡因,完毕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观察10 min后进行手术[4]。
1.2.2 观察组患者取侧卧位,屈髋屈膝,在对照组麻醉基础之上,其中腰丛阻滞采用腰大肌间隙入路,采用超声引导坐骨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采用后入路,其中超声探头图像表现为城垛样特征,探头向尾端移动确定骶骨和L5横突的影像,将L3与L4横突间结构置于超声图像中间,超声探头反复扫描定位,在超声探头中间垂直进针,当看到针尖超出横突时,回抽穿刺针尾端接的注射器无血液后注入局麻药,即注射0.5%罗哌卡因30 mL,注药后观察3 min,超声下显示穿刺针旁无动静脉血流指示,确认无不良反应后注入剩余药液[5]。
1.3 观察指标
两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麻醉成功以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及记录、比较麻醉后5 min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1.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慢,其
中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4.86±3.0)、(12.5±2.1)min,而对照组为(5.21±1.0)、(4.4±0.8)min,但作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其中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分别为(389.6±30.5)、(485.8± 34.5)min,而对照组为(290.4±24.6)、(315.6±28.9)min,详细结果见表1(P<0.05);麻醉后5 min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2.8±10.5)、(74.5±6.4)min,而对照组为(95.6±8.7)、(61.4± 4.6)min,心率亦快于对照组,详细结果见表2(P<0.05)。
表1 两组患者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比较(min)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后5min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3 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主要有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熟推广于县级医院,该手术多应用于50岁以上伴有髋臼破坏严重,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人的日常生活的中老年人[6]。本文主要研究麻醉方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影响,其中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受到麻醉界广泛关注,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后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慢,其中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4.86±3.0)、(12.5±2.1)min,但作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后5 min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亦快于对照组。术后患者关节强直、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日常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本研究证实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通过超声引导下能较快地完成腰丛神经阻滞。既往该手术麻醉方式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这种麻醉方式不易掌握麻醉药量及准确度不高[7],本研究证实观察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较对照组慢,但作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后5 min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亦快于对照组。腰丛和坐骨神经是人体下肢最为粗大的神经干,所以在进行神经阻滞时因神经的粗大,需要足够剂量的局部麻醉药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故有一定局麻药中毒的风险[8]。
综上所述,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替代传统的连续硬膜外麻醉,不仅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姜景卫.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0):4509-4511.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337.
[3]吕振江,宋吉昕,张屹阳,等.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2010,32(3):396-399.
[4]郑萍,赵达强,王爱忠,等.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2012,35(12):991-993.
[5]赵达强,朱晓岚,赵霖霖,等.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2011,34 (6):424-427.
[6]莫振科,梁家新.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效果比较[J].医学检验,2013,10(8):108-109.
[7]叶强,黄磊,关洪,等.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危重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41-43.
[8]张玲玲,詹晓光.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80例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9,7(5):855.
R615
A
1672-5654(2014)09(c)-0147-02
2014-07-10)
谢国锋(1977-),男,江苏常熟,本科,职称: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