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育思想的重要启示:追求人性的完满
2014-02-21许洪帅
摘 要 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明确要求,回顾借鉴席勒“追求人性完满”的美育思想,全面改进美育教学,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美育的根本目的,找到学校美育改革的落脚点和学校美育评价的基本标尺。
关 键 词 席勒;席勒美育思想;人性;审美
作者简介 许洪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
一、席勒美育思想聚焦在人性的完满
美育思想在人类文化历史上已历经数千年,而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却仅有200多年历史。大多数美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基本确认,“美育”的概念是由德国伟大剧作家、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这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领域的诞生。为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寻求创新发展,重新回顾与理解席勒的美育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有助于我们把握改进美育教学所需的美育价值观、质量观和公平观,持续推进学校美育教学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变革。
(一)关照人的丰满存在和独立自由
席勒的美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美育书简》一书中。席勒认为,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两种自然要求或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即人一方面要求使理性形式获得感性内容,使一切直接呈现于感官的东西成为人的物质存在;另一种是“理性冲动”,即人从另一方面又要求感性内容获得理性形式,使人在无限变化的客观世界中保持和谐的人格并遵从真理、法则和正义。在席勒看来,当面对这两种在本性上相互矛盾的要求时,“如果人孤立地去满足其中一种要求,或者只是一个接着一个地满足这两种要求,他绝不会懂得怎样才是充分而有意义的人”[1]84。
在席勒眼里,只有在人生存的完善状态中才能很好地解决二者的矛盾关系,并在经验世界中通过文化教养,这两种特性才能得到充分结合,实现平衡发展并使二者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同时意识到他的自由并感觉到他的存在,同时作为素材感觉到而又作为精神认识到,在这种情况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情况下,人才具有人性的完整的直观”[1]84,“人就会兼有最丰满的存在和最高度的独立与自由”[1]80。这正是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人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这一辩证关系的预言。
(二)纠正和平复普遍存在的文化危机
席勒之所以抓住人性这两种要求的矛盾发展关系,主要是他看到了“古希腊人的本性是把艺术的一切魅力和智慧的全部尊严结合在一起……以我们时代所没有的那种单纯质朴使我们感到羞愧”[1]48。他认为,古希腊人“既有丰富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在他们身上,正是因为“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的一种完美的人性”[1]49,使这两种自然要求走向统一。但随着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和国家愈加复杂的社会文化变迁,使社会等级和职业更严格的差别成为必然,“人的本性的内在纽带开始出现断裂,致命的冲突使本来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相互矛盾”[1]50。即便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今天,人性在面对片面追求财富和权力的同时,人性的这两种要求在彼此膨胀和局部压制间失衡,在醉心名利和权威屈从中扭曲,导致持续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种种冰冷现实的冲击和不美不雅行为的侵蚀……
席勒为了纠正和平复这一普遍存在的文化危机,创造性地提出了第三种冲动—审美冲动(游戏冲动),试用美育的力量来消除上述两方面的不同压力,使人从“感性的人”转变为“审美的人”,成为不受自然力量支配的自由人,以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间实现自由沟通,回复人性的内在和谐与社会的感性文明。
(三)聚焦“人性的完满”这一重大命题
席勒认为,审美冲动的对象是一切在最广泛意义上被称为美的东西。美是“活的形象”,是“审美的创造冲动”,是作为一座桥梁,将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在狭义与广义的审美体验中实现某种客观联系并统一起来,以此构筑一个充满“欢乐的游戏和形象显现的王国”[1]145。在这个王国里,美能够“使人类摆脱关系网的一切束缚,把人从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强迫中解放出来”[2]348,进而“对纯粹的形象显现进行无所为而为的自由欣赏”[2]347。席勒认为,“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主体的一种状态。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美同时又是生命,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1]130-131。正因为美是物我同一、因人而彰、显现事实、动人无际的意向世界,亦是一个完整且充满意蕴和情趣的感性世界,美才有条件、有能力去实现“实在与形式的统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受动与自由的统一”[1]87,实现人性的和谐完满,使人走向崇高的心灵自由。正如席勒所言: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富有审美;只有当人充满审美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1]90
席勒这一重大命题告诉我们,在人还是健康的情况下,正是审美的实践活动,也只有审美的全面践行,才能使人的精神世界达到完美,才能实现人性的完满,人才能够成为有充分意义的人。从一定程度上讲,如果审美活动缺失或不到位,人的精神世界将难以实现升华,人性的完满自然难以实现,人也就不是充分意义上的人。为此,席勒证明:“美育将会支撑起审美艺术和更艰难的生活技艺的整个大厦”[1]90,其目标是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即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
上述审美思想,正是席勒从“追求人性的完满”这一核心目标出发,站在人文教育的坚定立场,通过鲜活真切的审美实践和精神感化,用审美的深刻体验和精神升华,照亮人性的本真和生活世界的本来面目;用超越实用和功利、理性和物质的审美行为,达成个体充分完全的综合素养,实现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断促进和增强和谐社会的精神凝聚与力量。
二、借鉴席勒美育思想,
全面改进美育教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并明确“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重点的改革举措。这是党中央立足社会改革发展全局和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决策,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学校美育进入一个新阶段,学校美育发展成果必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学生。
当前,我国学校美育还不适应国家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实际需要,美育教学依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仍是学校教育培养人全面发展最短的那块短板,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学校美育课时与艺术师资配置不足,艺术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价制度缺失,以及围绕艺术教育的学校美育包容性发展方式尚未形成等。究其深层原因,是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校长对美育“追求人性的完满”这一根本目的作粗浅的认识和狭窄的解释,过分紧缩先辈哲人关于美育的人文内涵,甚至对美育促使学生感受到一个有情趣、有意味、有美感的人生,因而对人生产生无限喜悦、爱恋、憧憬和梦想的作用采取漠视的态度。
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在教育系统内、外部改进美育教学,更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美育的根本目的,找到学校美育改革的落脚点及评价的基本标尺,以此深入推进学校美育教学体系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一)学校美育的根本目的—追求人性的完满
席勒在18世纪末用美育追求人性完满的思想去牵手感性与理性,用真善美的同一去实现有充分意义上的完整的人,使人在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审美体验中超越注重实用、功利的“自我”的有限性,把审美情趣的种子深深扎根于人的心中,从而在感官和心理上步入无限自由的意向世界和精神文明高地。
根据席勒的美育思想,学校美育的根本目的,无疑是促使广大青少年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促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和快乐、人性的美丽和光辉,体验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人生的幸福和意味,享受到生活世界的无限爱恋和美好梦想。这种感受、体验和享受的能力以及关联发展起来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恰恰可以通过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等在内的学校美育教学实践全面获得。
美育不是以“致知”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教育,也不完全是纯粹的感性教育、情感教育和德性养成的附庸,而是培养和造就王国维所言的“完全之人物”,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人文教育。这不仅是古往今来我国优秀教育文化继承创新的精华所在,也是世界各国教育适应时代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之需,亦是美育的人文属性在当下中国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更是美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作的积极努力。
(二)学校美育改革的落脚点—突出学校美育的人文属性
为突出学校美育的人文属性,落实以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人为出发点的目标指向,需要我们深入认识学校美育在促使每个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校美育教学在促进青少年审美发展和人文素养上的改进方向。
学校美育的价值主要在于我们的美育教学满足青少年审美需要的属性及程度,可表现为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青少年作为一个有充分意义的主体,满足其自身追求人性完满的需要,促使每个学生成为富有审美眼光、综合素养过硬的有用之才,恰是学校美育价值赖以存在并不可替代的关键因素。
尤其在当下所处的大审美时代,人们在有能力满足个体物质需要的同时,愈加注重追求某种超越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审美及文化价值,致使审美生活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用大审美的经济概念去营造丰满的幸福体验、去实施更加高级的审美管理,以私人定制般的设计去实现全民数字化的体验方式,几乎成为个体生活、企事业单位、政府等社会机构共同的审美追求。这种愈加观照个体化、组织化、大众化的感性需要、社会幸福和精神氛围,正是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文关怀的集中反映。
学校美育人文属性的改进方向表明,在一个社会里,美的重要性,可能还不只在于有多少个画家、舞者、音乐人和影视明星,而更在于所有经过学校美育健康成长起来并投身于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青少年,怎样把美作为一种向前发展的创造力,或者把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创新驱动和增强社会活力的一种和谐征兆。
(三)学校美育评价的基本标尺—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为全面满足青少年审美发展需要,突破以往单纯强调审美认知培养,学校美育应全面确立以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作为衡量学校美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用直接、丰满、持续、高效的美育教学活动,使青少年获得深刻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全面提升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对不同审美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广泛认知参与,形成以艺术教育为学校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和内容的包容性发展机制,确保学校美育内外部协同、德智体美共融合一的综合素质实现方式的达成。
用创新、科学、现代、开放的学生审美素养的评价制度、学校美育评价公示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形成学校艺术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估体系的制度性建设,促进学校美育质量发展方式转向,创新美育教学,优化美育结构和资源配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激发各方面参与改进学校美育教学的积极性,构筑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崇尚追求人性完满的美育梦想,以此让每个孩子拥有更多更丰富的审美发展机会,让每个青少年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学校美育教学,成为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84.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348.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