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政治传播多了感性魅力

2014-02-20

环球时报 2014-02-20
关键词:传播者感性领导人

张涛甫近日,媒体传出一组以“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主题的新闻图片,其中充满萌味的习总书记漫画尤其引人注目,获得众多网民的围观、喝彩。由此可见,政治漫画并不是纯属负面的政治传播形式,也不是中国领导人形象传播的禁地。事实证明,中国领导人有信心并确实经得起政治漫画的幽默考验,其传播效果也有目共睹。政治漫画作为政治传播调味品,可让政治变得更为感性,富有人情味。中国领导人成为政治漫画的主人公,是中国政治传播的一大“增量”。一提到政治,人们可能觉得它应与幽默绝缘,经常是冷冰冰的,正襟危坐的。我们总是条件反射地认为,政治是严肃、紧张的,而不是感性、活泼的。其实,政治也有感性的一面。上述案例绝不是一个孤例。感性政治正逐渐成为政治传播的一种常态。此前由“复兴路上工作室”推出的领导人卡通片,新华社推出的中国领导人系列特写中的感人细节,还有中国领导人生动形象的说话语态,如“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等,无不流露出领导人感性政治的魅力。从这一系列表现中可以看出中国领导人政治传播理念的一些变化,中国领导人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传达他们的政治理念和施政思路。看得出,中国领导人在政治传播方面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他们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让政治传播越来越接近民众,更加深入民心。中国领导人主动把一些“有料”的信息推送给民众,也敢于将自己的真性情和趣味直接表露在世人面前,甚至把自己家人和个人一些鲜为人知的信息公布于众。这样大尺度的信息公开,空前拉近了领导人与民众的距离,也获得了中外舆论的喝彩。这种主动走近民众的亲民秀,是顺应新传播时代潮流的顺势之举。在以受众为“主场”的新传播时代,如果一味以传播者自我为中心进行单向度传播,赢得的掌声只会很稀少。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人都有可能“直通中南海”,要赢得民众的关注和认同,必须充分尊重受众的期待和诉求。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在政治传播上的一系列积极作为,包括一串串可圈可点的感性细节的展露,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在政治传播上的精到落地。显然,民众已从这种感性政治中尝到了甜头,且期待传播者继续给力。▲(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传播者感性领导人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22日,美俄领导人分别发表讲话
夏朝
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者权力问题的分析
1927年至1937年湖南省炎陵县红军标语的发展
法治媒体如何讲好法治故事
感性理性不拔河
国家领导人与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