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带来的新期待
2014-02-20王俊秀
王俊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 来,由于其改革举措与百姓利益密 切相关,让人们对未来的生活有了 很多新期待。
期待一:经济活动主要交给市场而不是“市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的 步伐稳步前进,一些改革措施陆续 实施,尤其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 放权为突破口,取消和下放了100 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激发了 市场和社会活力,这些都为全面深 化改革作了铺垫。但政府职能转变 仍需进一步推动。
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 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 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看来,围绕着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最重要的还是 政府职能转变,不该管的要坚决不 管,该管的要坚定不移地管好、管 出水平。从三中全会的公报来看,在这些方面都作了全面部署。比如 说,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后 面,特别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 能,而且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 效的政府治理。
期待二:从运动反腐到制度反腐
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 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 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 为,三中全会公报把反腐倡廉提到 一个很高的高度。“三中全会非常 强调制度建设,反腐倡廉上最大的 一个部署也是用制度来反腐败。因 为运动是一波一波的,不是常规 的,不具有持续性,现在强调制度 反腐,那就是常态化了,而且是程 序化的”。
期待三:政府多服务,少收税
关于财税改革的呼声一直很 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现在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 政和大量的地方债务,都与财税体 制本身不合理有关。
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事权和 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 论教研部主任周为民认为,财税体 制改革需要着眼于整体的、长期的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有利 于促进民间经济成长的举措。政府 扩大支出很重要一条是减税。
期待四:城乡二元结构解体,户籍改革破题
“三农”问题是三中全会最浓 墨重彩之处。全会指出,城乡二元 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 要障碍。
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 心主任易鹏认为,三中全会公报中 提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镇 化体制就是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回 应。“户籍是名,公共服务均等化才 是实。这是首次提出“公共服务均 等化”概念,主要解决医疗、教育、 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不均衡的问 题”。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所教授毛寿 龙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从正面角 度破解了很多难题。“这是个非常 巧妙的提法,破解了很多问题,也 为未来政策的出台提供了更好的 发展空间。下一步是如何改革身份 制度问题,让农村人更好地融入城 市,让城里人更好地去农村投资”。
期待五:放开土地市场降房价
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 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其中包 括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主要 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 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
中金公司发布报告称,三中全 会推出的改革蓝图可能会加速房 地产泡沫的破裂。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认为, 过去十多年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 的经济社会基础是地方政府土地 供应垄断,财税扭曲,金融压抑,社 会保障不平衡带来的收入差距扩 大和储蓄率上升,以及货币信用支 持投资扩张的增长模式。此次结构 改革正是针对这些扭曲因素。
期待六:法律监督权力
三中全会提出,要维护宪法法 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 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 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 为:“目前我们对权力的制约监督 还是不够有力,不够到位,效果也 不太好。原因就是我们的司法、监 察这块的权力不够硬,有的不好 管,也管不好。所以,这次三中全会 特别强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 权检察权,这样才能真正公正地行 使权力监督。”
期待七:环境保护不再让位于GDP
新一届政府提出建设美丽中 国,强调GDP的增长质量。三中全 会首提生态环境———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 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 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 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 护管理体制。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 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此次会 议将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放在一个 非常重要的位置。会议明确了保护 生态环境的纲领性提法,接下来应 密切关注各部委出台的细则将如 何理解和执行。他认为,进一步推 进资源价格改革也是题中应有之 义。通过政府主导,厘清生态环境 污染责任,利用财税和价格杠杆进 行调控、治理。
(邱宝珊荐自《青年商旅报》)endprint